成都:天府新區首次出現大規模紅嘴鷗越冬

2019年2月13日,天府新區鹿溪河生態區,近百隻紅嘴鷗在水面上覓食,這是天府新區首次發現數量眾多的海鷗越冬現象。

成都:天府新區首次出現大規模紅嘴鷗越冬

從候鳥看生態,從自然看文明

由於候鳥在遷徙過程中對棲息之地的環境、水質和安全進行比較和選擇,因此候鳥棲息之地,也是生態優良之地。從往年的幾隻、十幾只到今年的幾百只,鹿溪河也成為成都新晉的一處候鳥棲息地。

紅嘴鷗屬於一種親人的鳥類,遊人多了,它們自然也會組團過來,喜歡遊人拋撒的麵包等食物,此次紅嘴鷗棲息鹿溪河,連續數日與遊客互動,也不難看出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在加強。

成都:天府新區首次出現大規模紅嘴鷗越冬

乍暖還寒,一隻只紅嘴鷗在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鹿溪河面上撲騰著翅膀,爭相搶著遊客扔出的食物,不遠處的樓房和植被倒映在水中,紅嘴鷗撥弄著水面,水上水下的公園城市一下活了起來。

2月12日,天府新區鹿溪河畔數百隻紅嘴鷗的出現,引來了眾多遊客的觀光,紅嘴鷗集群越冬在天府新區尚屬首次。

當地林業園林部門相關人員表示,紅嘴鷗這類親人鳥類在鹿溪河集群越冬,與此地生態環境從紅嘴鷗集群越冬來看,鹿溪河已成為新晉的候鳥棲息之地。

成都:天府新區首次出現大規模紅嘴鷗越冬

城市畫卷再添一筆

你看那飛翔的紅嘴鷗,上天下水,好不快活,越冬的候鳥,離城市和人如此之近

往年,雲南滇池、瀘沽湖是紅嘴鷗的重要越冬棲息地,而今年它們也在天府新區覓得一塊新晉越冬棲息地。網友感嘆,“以後不用去滇池,不用去瀘沽湖,在成都就能看到紅嘴鷗齊飛的場景了。”

成都:天府新區首次出現大規模紅嘴鷗越冬

公園城市美不勝收,52種上萬隻野生鳥類來成都“度假”,市內各濱水綠道頻頻上演群鳥齊飛壯觀場面

每年的11月開始,成都就會成為大規模越冬候鳥遷徙的“驛站”,群鳥齊飛的壯觀場面,在成都市內各濱水綠道頻頻上演。

最高峰時,興隆湖的野生鳥類有52種,雁鴨類水鳥單次統計的最大數量為3500只以上,更有全球極瀕危鳥類青頭潛鴨前來光顧……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鹿溪河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吸引群鳥,人保護野生動物意識加強,紅嘴鷗與人互動

紅嘴鷗集群越冬的現象,與鹿溪河生態環境和水質的改善密不可分。

鹿溪河在原有的生態基礎上增加了一系列工程設施建設,隨著河邊挺水植被的栽培,形成了生態的自然駁岸,對地表和地下水徑流、開放的野生動植物生境具有保護功能,同時也提升了鹿溪河生態的多元化。

2019年春節,綠道、橋樑等設施完善的鹿溪河生態區,已經開始成為市民休閒、散步的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