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綜合考核全程管控 要“結果”更要“效果”

近年來,為解決綜合考核重考核結果、輕績效提升的問題,我市針對綜合考核事前、事中、事後的不同特點,健全完善綜合考核全過程管控體系,實現了年底考核向平時考核的延伸、“考績”向“增效”的遞進、從“出結果”到“要效果”的轉變,切實發揮綜合考核作為績效考核的管理職能,綜合考核的引領導向、工作助推作用進一步得到強化凸現,為推動全市轉型發展、全面振興、走在前列提供了有力保障。

事前抓細則質量 確保考得準考得服

科學制定考核細則,確保考核工作質量,是綜合考核全過程管控體系中的關鍵。考核細則就是“考卷”,定的是考什麼、怎麼考,關係到各級各部門在工作上幹什麼、怎麼幹。為此,我市從細則制定管理入手,突出抓“早”、定“準”兩個方面,著力提升考核質量。

一方面,考核細則發得“早”。只有立得“早”,考核的引導激勵作用才能發揮得好。創造性地提出在考核細則制定上“考什麼”與“怎麼考”兩步走,先把“考什麼”告訴大家,明確考核工作的重點,讓區縣、部門工作起來有方向、有重點,待省裡下發考核方案後,在進一步充實完善考核細則的基礎上,定好“怎麼考”。

另一方面,考核方案定得“準”。一是堅持開門定辦法,堅持考大家、大家考。市考核辦把考核的重點、原則、底線提出來,怎麼考由考核責任部門單位,在歷經几上幾下廣泛聽取意見、會商研判的基礎上,研究制定考核方案,杜絕閉門造車、一廂情願,確保考核的公開性。二是實行考核方案制定“八步工作法”,從工作流程上規範考核方案的制定。結合工作實際,要求考核方案制定必須經過責任部門提出建議、考核辦初審、廣泛徵求意見、責任部門修訂、考核辦再審、責任部門集體研究、報分管市領導審籤、考核辦核發等8個環節,用必要的形式和制度確保考核方案客觀公平。三是開展考核反向評估,讓考核者也接受考核。以往的單向考核,時間一長考核者“說了算”的心態嚴重,工作中難免獨斷、教條,考核工作的活力和創新打了折扣。對此,在綜合考核中創新實行雙向考核,既激發了工作活力,又確保了考核工作的嚴肅性,強化了考核者的責任和擔當,為被考核者開闢了“較真”和“維權”的路徑。

事中抓日常管控 以平時考核抓推進要成效

為充分發揮好綜合考核過程管控的管理職能,自2017年起,我市創新建立了以季度“預考核”為主線,以情況調度、分析研究、結果反饋、會商研判、跟蹤督導為手段的“1+5”工作模式,每季度對考核指標運行情況、目標任務推進情況進行調度分析、全面體檢、會診研判。

每季度“預考核”各有重點:一季度重點看各項工作是否實現了“開門紅”;二季度重點看任務推進能否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三季度定位於對照全年考核目標任務找差距的“黃金節點”,重點看是否能預期完成好省、市各項考核任務。橫向上,對標兄弟市,聚焦工作差距;縱向上,看指標運行態勢,找準努力方向。

針對季度“預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和工作的短板弱項,及時組織相關責任部門單位開展會商研判,查不足、找原因、定措施、抓落實,並對整改推進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充分發揮好季度“預考核”的預警提醒、過程管控作用。通過季度“預考核”力求把情況掌握在日常,把問題解決在平時,精準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市委、市政府綜合施策、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事後抓結果反饋 以工作整改促績效提升

以前到了年底,有的區縣和部門拿到考核結果後,考得好的興奮一陣子,考得不好的難受一陣子,當熱乎勁過去後,就把考核結果束之高閣,不分析、不研究,自身優勢不清、短板不明,更別說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了,考核的作用僅僅成了定定位、排排隊,考核的績效管理功能打了水漂,考核工作成了“半拉子”工程。針對這一現象,我市堅持問題導向基礎上的目標導向,踐行“一線工作法”,著力打造考核情況“面對面反饋”工作機制,推動考核向增效延伸,讓考核結果在提升改進工作中實打實地發揮作用。

面對面反饋中,相關市直考核部門與區縣對口溝通交流,針對區縣在考核中反映出的短板弱項,雙方當面鑼對面鼓,你來我往、答疑釋惑、會診研判,找準癥結、明確措施,為區縣下一步工作整改提升傳授方法、明確方向。負責考核的市直部門主動上門服務,變考核前的“不講人情”為考核後的“一腔真情”,通過聽取區縣對考核工作的意見建議,為不斷優化考核工作夯實基礎。通過這個“戰場”,讓考核公開、透明的原則得到了彰顯,打造了綜合考核由工作到考核、再回到工作的閉路循環,使考核結果的運用效果實現了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