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趙樸初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總結的人生九大定律,含金量特別高,每天讀一遍,成就不煩人生~~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一、因果定律——厚道,才有厚報

原文: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當然也遵循這個定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個一直有爭議的話題,因為大家見多了善無善報、惡無惡報的事情,究竟該不該信?對此佛教和道教給出的答案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儒家給出的答案則是《易經》裡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善惡之報極有可能是報在家人、家庭和家族上的。

你得罪了人,別人可能報復你的父母妻兒;你施恩於人,別人對你的父母妻兒也常常抱有感激,願意回報;這點屢見不鮮,誰都感受過,可見是非常可靠的。所以別的暫且不論,僅憑這點,也足以作為人們深信因果的理由了。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二、吸引定律——你相信什麼,就會發生什麼

原文:人的心念(思想)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實相互吸引。

一個人的心念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一個人的心念是積極的善良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積極的或者善良的。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專注於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

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運修造的基本思路。

所謂心誠則靈,心誠,就是深信。一個深入骨髓的信念,就如同生物學上的基因,從根本上決定著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只不過信念是逆向的——反過來徹底地改造一個人。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運修造的一大原則。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三、放鬆定律——越是求,越得不到

原文:人只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態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將帶來不良結果。

什麼心態是最佳心態呢?答案是越清明無念越好!把目標瞄準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際關係和理想生活等等東西上,然後放鬆心態、精進努力,做你該做的,不要老惦記著這些東西什麼時候到來,則這些東西的到來有時候能快到令你吃驚。 

相反,如果你對結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道家言“求而不得,不求而得”,老子又言“無為而無不為”,道理也在這裡。出世與入世的圓融,這就是核心的樞紐。唯無慾無求者,方可謀天下,他順應的只是天道、承接的只是天命。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四、當下定律——心境變,處境即變

原文:人不能控制過去,也不能控制將來,人能控制的只是此時此刻的心念、語言和行為。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只有當下此刻是真實的。

所以修造命運的專注點、著手處只能是“當下”,舍此別無他途。根據吸引定律,如果人總是悼念過去,就會被內疚和後悔牢牢套在想改變的舊現實中無法解脫;如果人總是擔心將來,人的擔心就會把人不想發生的情況吸引進現實中來。

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不管命運好也罷壞也罷,只管積極專注於調整好做好目下當前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則命運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展。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那麼人為什麼會迷失在過去和未來呢?因為過去關聯著執念——放不下,未來關聯著慾念——有所求。放不下人心就會沉重、陰鬱,有所求人心就會焦灼甚至扭曲。想想我們每個人,是不是經常甚至不自覺地處在焦慮之中,耗著精神、毀著身體、對現實和遭遇只剩抱怨,而從沒以安詳之心面向當下過?
按照吸引定律,人的生活處境和平生遭際,就也難免帶有這樣的色彩。要化解和脫離此境,只有活在當下。而要做到,需要實實在在一切放下,了知一切皆為虛幻。哪怕還不能完全領悟,也並不妨礙這樣去做,而且這正是一種修行。

改造命運,需要從改造自己的心開始。心為根本,不從此處下手,一切的努力必然仍是造作,沒有抽身的一天。佛家言“境隨心變”,這並不只是因為你的心怎樣,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樣;還因為你的心怎樣,是能夠實實在在帶動現實的改變的。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五、80/20定律——心能篤定,成功便是一定

原文:人在達成目標前80%的時間和努力,只能獲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後20%的時間和努力獲得。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由於久久不能見到明顯的成果於是失去信心而放棄。

須知命運修造是長久的事,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預期前80%的努力會有很大收穫,只要不放棄,最後20%的努力就會有長足及本質的進步(量變才能到達質變,為什麼成功的人總是少數的,因為能堅持的人總是少數的)。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假如明確地告訴你,奮鬥之路上什麼時候是80%的時間點、什麼時候是20%的時間點,能夠堅持下去的一定是大多數。只可惜沒人告訴我們,所以我們總是會懷疑自己的路是不是走錯了——也的確存在這種可能,於是就放棄了。
這就是80/20定律作為反面教材的大多數人的心理機制。正面教材那極少數人的心理機制又是怎樣的呢?答案正是深信定律、當下定律和放鬆定律——他們深信自己所做的事的意義,並且堅信一定能夠做成;因此他們只管做好每一個當下,而根本不在意結果什麼時候到來;最終這個結果反而會更快、更好地到來,因為不走彎路、水到渠成。
所以要擺脫80/20定律的魔咒,正是要從深信自己所做、堅定自己的信念開始,在心無旁騖地做好每個當下中完成。這樣才能不動搖、不懷疑,於是不放棄。而不是要靠壓抑和強制自己,況且這也做不到,一切不是心甘情願的事情,都註定不能持久。

六、應得定律——你自己值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原文:人得到應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雲谷禪師對了凡先生所說的“擁千金者值千金,應餓死者必餓死”,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命運修造者,必須要提高自我價值,自我價值提高則人應得的不管質和量都會提高。

淺釋:應得定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值得定律”。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自己值多少,才能得到多少,趙樸初“人得到所應得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麼?想想吸引定律吧,人的自身價值和所獲得的外在價值,一定是存在著感應關係的,沒有這種感應,或者感應比較弱,就貼不上去或者無法維持。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如今有些人老想著結交人脈,掐人尖,攀高枝,妄想一步登天,不僅荒謬,而且就算運氣好一時得到了,也註定是不能持久的,弄不好還會搞得身敗名裂、不得善終。人與人核心的關係是交換,無論利益還是情感,沒有這種交換就無法建立關係,則是其中最樸實的道理所在。 

為什麼可口可樂的老闆說哪怕將可口可樂的所有資產付之一炬,可口可樂也能在很短時間內重新崛起?因為可口可樂這個百年品牌自身的價值在那裡。為什麼褚時健從人生巔峰跌入谷底,淪落到鋃鐺入獄、一無所有,出獄時儘管年邁卻仍能重新取得事業輝煌?因為褚時健的能力在哪裡——他的自身價值。
對此最生動的表達,就是電影《1942》裡張國立飾演的角色所說的那句話:“地主之所以是地主,長工之所以是長工,是有原因的。我知道怎樣從窮人變成富人,只要活著到陝西,給我十年,我還是地主。”

所以想成為人生贏家,就必須從提升自我價值開始。只要自身價值足夠大,按照吸引定律,人脈、圈子等其它因素就都是不費力的,不必刻意經營也能聚集身邊。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七、間接定律——不懂給予,不成大事

原文:要提高自我價值(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必須通過提高他人價值間接實現。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須通過首先提高別人的自尊間接實現。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過成就別人間接達成。

淺釋:老子言:“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又說:“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真正的高人,一定是通過給予來得到的。因為他掌握了一門最高明的智慧。

這種智慧就是:只想去得到,所得到的頂多只是想得到的東西;而給予,得到的是人心,得到人心則什麼都能得到,因為可以把人聚集起來,需要的時候再組織起來,去共同完成一些事情,需要眾人完成的則必定是大事,最大的獲利者則一定是作為組織者的自己。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想想古往今來那些成大事的人,是不是都是這個套路?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是有著大道理、大智慧在的。打天下、治國如此,做事業同樣如此——人脈的實質,不就在這裡嗎?
劉邦曾問謀士陳平:我與項羽有什麼區別?陳平回答說:大王粗野傲慢,項王謙遜有禮。劉邦又問:那你為什麼棄項羽而歸我?陳平說:對於有功之人,大王不吝惜賞賜,項王則很少封賞。
正是因為項羽不願意與有功之臣分享天下的利益,也就沒有多少人願意追隨他,最終就是一個“獨利則敗”的結局。而劉邦則把自己的所得利益與部下共享,得了人心,才得了天下。所謂“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八、寬恕定律——人最該寬恕的,是自己

原文:一切利他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的開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並真心喜愛自己。只有這樣,你才能愛別人,才能愛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歡喜、安定和無畏,才可能有廣闊的胸襟。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淺釋:人的一切痛苦,都來源於不接受——沒有取得好成績,沒有考上一個好大學,沒有找到一份好工作……失去了一個心愛的人,失去了一份好工作,失去了一個好機會……因為不願接受、心有不甘,痛苦因之而生。
不接受,從根源上則不是不能接受那些事,而是不能接受自己,因為人有無數的慾念,最大和最深的慾念則是“自我”,它是所有慾念的總司令。一切因得失而生的痛苦,都源於自我受到了傷害——覺得是自己無能、卑微、怯懦、幼稚……所以不能接受。

而一旦接受了那些不能接受的事,心便能立刻歸於安寧。一旦接受了自己的不足,心便能登時萬念俱息。想要出離痛苦、超脫執念,這就是那個最徹底、最妙的法門。當你寬恕了自己,也便寬恕了全世界。
接受不是放縱,放縱和寬恕的差別正在懺悔。沒有懺悔的接受是放縱,有懺悔的接受才是寬恕。寬恕的實質,是承認自己的不足,但是放下,以全新的姿態,去追尋更好的自己。否則,便是違背當下定律的。

萬法陰陽,沒有失就沒有得,沒有錯就沒有對,這是天道本來、萬物常態,沒什麼不能放下,也沒什麼不能寬恕。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九、負責定律——你只需對自己負責,天自會對你負責

人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負責,當人對自己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時,人就會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麼;人如果依賴心重,就會往後看,盯著過去發生的、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長吁短嘆。事實上,對你負責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趙樸初:人生九大定律——建議每天讀一遍(珍藏)

趙樸初的九大宇宙定律,歸結到最後就是以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做好人、行善事、走正道,自己的命運,只能是自己把握。從修造自己這顆心開始,就是最本質的修造命運之途。佛不渡人,唯人自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