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地震、海嘯、風暴……人類在享受地球給予諸多恩惠的同時,也隨時要面臨著地球偶爾暴躁的脾氣。

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2011年3月,日本本州島發生9.0級地震,導致6152人受傷、2562人失蹤、15894人喪生;2011年7月,熱帶風暴登錄泰國,造成3人失蹤,815人死亡;2018年9月,印度尼西亞發生7.5級地震和海嘯,導致2085人遇難,680人失蹤、1.07萬人受傷。

我國由於幅員遼闊,地理、氣候條件複雜,自然災害也時有發生。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和發展,我國應急管理綜合能力已經能夠有力、有序、有效的應對各類重大突發災難和事件,最大幅度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例如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7.0級地震發生後,24小時內,當地政府結合相關部門就搭建起覆蓋陸路、空中、多部門、多方向,政府和社會合力完成的"生命轉移網",累計轉移6萬餘名遊客和災區百姓。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在隨後的幾天裡,道路、通信、供電、供水等設施基本恢復,災區人心安定、社會穩定。迅速及時、高效快速、專業科學的綜合救援不僅阻止了災害的升級,更顯示出中國應急救援能力的全面、快速提升。

當下中國,救援能力已然排在了世界前列,面對每一場自然災害,都能夠快速控制險情、迅速救援生命。國際上更是給出了"未來世界的救援中心或者世界救援的未來在中國"的評價。

相對起步較晚的中國救援事業,在短短的幾十年裡,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了國際救援事業的前列?

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

2018年3月17日,國務院機構改革,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2018年4月16日,應急管理部正式掛牌。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的成立,能夠進一步提高國家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同時還能防範化解重特大安全風險,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整合優化應急力量和資源,推動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

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中國是舉國救災的體制,幅員遼闊的中國,哪裡發生災難,只要一聲令下,救援人員馬上趕到,我們進行全國性動員的能力,水平質量,包括制度體系都越來越完善,而且水平越來越高。中國救援,在無形中會彰顯出來我們共產黨的領導,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可以舉國來辦一件大事。

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中國應急救援裝備,為災難救援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中國救援,在每次救援任務高效完成的背後,都離不開先進、智能的應急救援裝備。我國研製的應急救援裝備,已呈現出體系化發展狀態,其中包含的輕型高機動系列應急救援裝備的技術水平和規模,不僅在我國屬於先進的,也屬於全國的首創。同時居於國際應急救援裝備技術水平的前列。另外,這些救援裝備能夠抗衡我國典型的災難類型。正是這些先進高效的救援裝備,大大提升了我國的應急救援能力,使我國更有能力和自信與災難展開生死之搏。

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專業應急救援技能培訓,助力我國應急救援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國正在建立的重點項目——"安全谷",是以此來提升我國專業的應急救援技能培訓水平的。"安全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應急安全產品實戰研發測試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應急安全培訓及大眾體驗基地。

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我國把中國甚至世界上出現過的一些重大災難作為典型案例,在一個特定的安全的環境裡進行災難場景再現,並且是要做到反覆再現。那這個模擬的災難場景裡,可以對應急救援裝備進行測試和檢驗,同時對應急救援的技戰術也可以進行檢驗,另外,還可以對我國專業的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培訓和模擬演練。除了典型的災難現場的重現,在"安全谷"裡,還會搭建一定的小的事故環境和場景,讓志願者和市民通過小的體驗和觀摩,甚至說有一些互動活動去提高他們的自救、互救水平和能力,讓我們全國人民都能有個在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能力素質水平的提高。這些專業應急救援技能的培訓,對我國的救援工作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目前,不管是我國的應急救援管理體制,還是先進智能的應急救援裝備的技術水平,再到專業的應急救援技能的培訓,在我國已呈現出了齊頭並進的態勢。這讓我國的應急救援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並且走在了國際的前列,同時也讓我國的應急救援事業和國際上的先進國家相比,具有著獨特的優勢。我國的應急救援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在每次重大災難背後默默付出的隱形英雄。

中國救援,災難面前,屢創奇蹟!

在陝西衛視2月20日,週三晚21:15播出的《國之自信》之《救援背後的隱形英雄》,為大家分享了在重大災難面前,救援背後的隱形英雄創造生命奇蹟,守護生命家園的背後故事,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