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無敵破壞王2》:感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裡

影片質量:4/5

非常推薦觀看

有劇透

我非常喜歡《無敵破壞王2》,甚至比第一部還要喜歡,片尾第一個彩蛋我幾乎在座位上笑昏過去。續集對前作的繼承和發揚光大,在我看來體現了主創對這個系列的清醒認識和深思熟慮。可以說,《無敵破壞王2》,至少從三個方面超越了前作。

1.更大更現實的世界

動畫,乃至其他各種形式的虛構作品的一大魅力在於造夢——所以還有什麼比創造一個新世界更大、更吸引人的夢呢?

不過,對於早年靠獅子王、白雪公主、小美人魚、小鹿斑比等經典文學形象起家的老牌動畫製作者,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來說,創造世界本來並不是它的長處。真正善於創造世界的是2006年被迪士尼動畫的母公司——華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收購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玩具世界、怪獸世界、海底世界、賽車世界、亡靈世界,創造這些都是皮克斯的拿手好戲。

但是2012年,迪士尼動畫在《無敵破壞王》中創造了一個令人信服的電玩世界,證明了自己也能“創世”,但這個世界還相對簡單:只是一箇中央車站(插座),連接著一個個小村落(遊戲機)。接下來2014年,《瘋狂動物城》一炮而紅,不僅是因為它將動物城做得非常符合動物們的特徵,更因為它利用動物對現實世界——勞動分工、政治正確、種族歧視——做了完美的影射。

《無敵破壞王2》超越了前作的電玩世界,創造了一個更加廣闊的互聯網世界。前作中的電玩世界是一個有著小車站的鄉下村莊,而這個互聯網世界則像動物城那樣的大都市,並且充滿了對現實世界的有趣影射,比如彈窗廣告化身路邊惱人的人體廣告牌,彈窗攔截程序則化身身強力壯的保鏢;各種網站是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暗網則位於見不得人的地下世界。

「影评」《无敌破坏王2》: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京東比起亞馬遜就這麼寒酸嗎?)

我們還可以看到,互聯網上的信息多麼爆炸,以至於剛剛接觸互聯網的拉爾夫暈頭轉向;而普通人們的注意力又是多麼容易被轉移,他們很有活力地從一個彈窗跳到另一個彈窗,但現實中卻是一臉麻木的表情;影片也談及了一些網絡暴力話題,不過與主題無關,所以淺嘗輒止。

而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冷笑話是影片試圖解釋為什麼有的時候你的網絡會突然毫無理由地令人抓狂地中斷:那是因為你的上網化身在互聯網世界裡被一個從天而降的廣告牌砸得粉碎。

2、更多更高級的彩蛋

首先我要聲明的是,我並不認為單純地堆積經典形象是什麼值得鼓勵的做法。如果我是某個作品的粉絲,看到熟悉的形象,自然是會激動一下,但也僅此而已了。讓形象露臉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用好它們卻很難。

這一次《無敵破壞王2》深入到互聯網世界,自然有機會搞一些跨界,於是這就到了迪士尼秀自己版權的時候了:大青蛙布偶秀、星球大戰、迪士尼動畫、漫威、皮克斯,應有盡有。

「影评」《无敌破坏王2》: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羅列形象,這只是撩撥粉絲情緒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初始的一步。《頭號玩家》中的大部分彩蛋都屬於這一階段(誰讓人家版權多呢),而本片中大白、巴斯光年等形象的現身也都屬於這一階段。

前戲之後,下一個比較高級的階段,是對經典形象的再演繹。這個就比簡單羅列形象要更動腦子一點了。比如在迪士尼世界散發小廣告的雲妮洛普遭到了第一秩序衝鋒隊員的盤問,被索要“廣告許可”。這非常符合衝鋒隊員們在來源作品中的形象,同時也融入了當前作品的劇情,還有一種反差萌。

「影评」《无敌破坏王2》: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衝鋒隊員經典臺詞:“You are coming with us, kid.”)

再下一個階段,就該對粉絲進行猛攻了,這就是官方吐槽。吐槽通常都是在粉絲中產生的,一般是對作品的一種揶揄。而官方吐槽意味著創作者瞭解並接受了粉絲的這種觀點,這會顯得創作者理解粉絲、尊重粉絲,對收割粉絲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所以我們說——官方吐槽,最為致命。

雲妮洛普與其他公主之間的互動戲,就對迪士尼動畫早年公主戲中的盯水梗、打燈梗、唱歌梗、王子梗進行了一連串瘋狂的官方吐槽,讓人目瞪口呆、拍手稱快。

迪士尼動畫還順便黑了一把隔壁的皮克斯——公主中那位操著一口讓人聽不懂的蘇格蘭蓋爾語的梅莉達,來自皮克斯製作的《勇敢傳說》,所以有公主悄悄告訴雲妮洛普:“She's from another studio.”直譯是“她來自另一個工作室”,中文字幕貼心地翻譯成:“她來自皮克斯。”但其實在《勇敢傳說》裡梅莉達是講英語的,帶一點口音但完全不會讓人聽不懂。迪士尼動畫知道粉絲喜歡看兩家分庭抗禮,那就鬥給你們看。

而那個讓我笑瘋了的片尾第一個彩蛋,也屬於這種情況。首先,這個彩蛋其實之前出現在了預告片中,但是整部電影正片中都沒有出現,我們一般把這種情況稱為“預告騙”。所以在彩蛋一開始,媽媽問孩子:剛看了電影,為什麼不開心?孩子一邊玩遊戲一邊吐槽:因為預告片中的劇情根本沒有出現嘛。接下來,拉爾夫闖入孩子的遊戲中,上演了一出狂喂兔子的戲碼,這一段本身就非常好笑。最後,鏡頭切換,我們只能聽見兔子爆掉的聲音和孩子驚恐的大叫——這個場景也很逗,但同時我似乎也感受到了來自主創的官方吐槽。因為,迪士尼是一個目標觀眾是青少年的公司,從來不拍限制級作品。那麼主創在這裡故意沒有展示兔兔爆掉這種限制級內容,卻依然讓觀眾感受到了,並且把片中他們本應該關愛的小朋友嚇得哇哇大叫,讓我覺得這就是在赤裸裸地吐槽說:“好人裝久了,我也想壞一壞。”

「影评」《无敌破坏王2》: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救救孩子)

3、更成人化的主題

說過了開心的,說一點傷感的——其實,“開心”與“傷感”,就是兩部《無敵破壞王》給我的最終感受。

《無敵破壞王》的第一部,是一個關於認識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的故事。拉爾夫最終接受了身為“反派”的自己,而他接受的原因,是他獲得了雲妮洛普的友情。這個結局是非常讓人開心的,而且也符合迪士尼動畫積極向上的風格。

《無敵破壞王2》,從關注自己,延伸到關注兩個人之間的友情是如何變化的。拉爾夫和雲妮洛普,從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到漸漸生出嫌隙,是什麼發生了改變?是他們的志趣出現了差異。但這種差異的出現也不是沒來由的:拉爾夫只是一個情緒化、缺乏自信的反派,而云妮洛普是一個嚮往更高更快更強的公主。命運與性格決定了他們註定會出現這種差異。

這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面對的赤裸裸的現實:曾經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變為形同陌路的陌生人。更加令人恐懼的是,很多時候你意識不到這一點,而意識到的時候一切都為時已晚,你甚至不願費什麼力氣去挽回。

這個話題更成人化、更讓人傷感——而且更像是皮克斯的作品會討論的。

不像前作,這部電影中甚至沒有出現一個主拉仇恨的反派,真正的反派就是拉爾夫與雲妮洛普之間的嫌隙,它在電影高潮中,藉著拉爾夫買到的病毒,具象為一隻像金剛一樣的狂躁猩猩病毒(不知道華納有沒有給版權),幾乎要摧毀整個互聯網世界。而最終,拉爾夫擊敗它的方式,仍然是接受——接受他與雲妮洛普已經不是同一類人的事實。故事的結局,雲妮洛普留在了酷酷的“大都市”,追逐自己的夢想;拉爾夫回到平淡的鄉間,繼續自己平靜的生活。兩個人仍然是朋友,偶爾通訊,但難得相見。

這是現實得不能再現實的現實了,而且有些殘酷。順著成長的軌跡,我幾乎能想象到下一部故事應該怎麼拍:接入互聯網後,遊戲廳的生活也不再那麼封閉了,但是拉爾夫與雲妮洛普的聯繫卻越來越少,拉爾夫似乎漸漸習慣了沒有云妮洛普的生活。突然有一天,雲妮洛普成為知名車手並開始與某個名人約會的消息傳到遊戲廳,極大地刺激了拉爾夫,於是他發誓要奪回雲妮洛普的友情。當然,故事的結局也可以遇見:他必須第三次接受,接受二人漸行漸遠的事實,友情讓位於家庭。

那句歌詞怎麼唱的?“時光的河入海流,終於我們分頭走。”

成長是孤獨的。《無敵破壞王2》結尾,回到遊戲廳的拉爾夫,繼續工作、生活,參加讀書會充實自己。他成長了,也成熟了。只是有時候,他會默默地一個人看朝陽。

沒有誰是無法替代的,即便未來沒有你,生活還是要繼續;即便未來沒有你,我仍然感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