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北美五大湖的淡水魚,歪果仁的恐懼,中國人的口福

佔領北美五大湖的淡水魚,歪果仁的恐懼,中國人的口福

歡迎來到文豔小屋,網上關於中國人的貪嘴好吃,有這樣的段子:哪裡有生物入侵,就放一群中國吃貨去,請問是要吃個瀕危還是要滅絕?國人能把自己土地上的產物吃到瀕危,已經成為歪果仁的笑柄。然而歪果仁飲食的禁忌,早就讓他們羨慕中國人的好口福了。

佔領北美五大湖的淡水魚,歪果仁的恐懼,中國人的口福

澳大利亞的野兔,北美的淡水魚,都是全球聞名的因為人類不吃而造成的泛濫成災。相比起來,還是淡水魚更適合中國人的口味。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黑魚……包括長江特產的刀魚、鰣魚、鱸魚等等,樣樣都可以做出不同凡響的美味。​

佔領北美五大湖的淡水魚,歪果仁的恐懼,中國人的口福

央視品牌劇《樓外樓》雖然在豆瓣被黑得不行,但收視率還是傲人的。杭州最負盛名的餐館樓外樓為這部劇派出了八位一級廚師,劇中的手替都是他們,菜也是他們精心製作的。出現率最高的當數西湖醋魚,現在每位慕名到樓外樓去的外地食客,除了不吃魚的,都會點這道菜。

佔領北美五大湖的淡水魚,歪果仁的恐懼,中國人的口福

西湖醋魚歷史悠久,應該來自北宋故都汴梁,前身是紅燒鯉魚,又名叔嫂傳珍。相傳有宋氏兄弟,飽讀詩書,隱居西湖打漁為生,惡霸看中嫂嫂姿色,害死兄長,嫂嫂與兄弟各自逃離,臨別時嫂嫂做了一份魚給兄弟吃,囑咐他不忘冤仇。幾年後兄弟做了官,回來用權力報了仇。叔嫂傳珍這道菜也就傳開了。西湖醋魚多用草魚,要用竹簍放養在西湖水裡,把泥沙吐淨了,烹飪出來不會有土腥味。西湖醋魚最早也是要過油炸的,上世紀20年代就改為清蒸並澆汁了。而如今,去過樓外樓的吃客抱怨說,魚吃起來都是一股土味,想來是沒有放養去盡土腥。

佔領北美五大湖的淡水魚,歪果仁的恐懼,中國人的口福

豫菜中的招牌紅燒鯉魚加焙面,則別是一番風味。黃河鯉魚生長在“一碗水、半碗沙”的黃河泥浪裡,偏偏做出來沒有土味。北方水質硬,魚不宜清蒸,只能紅燒或糖醋,為此被南方人嘲笑說這樣破壞了魚的鮮美。紅燒魚自有它的妙處,多澆汁,吃完魚肉剩下的汁再焙一點面,面比粉絲還細,香而酥脆,沾著汁吃挺過癮。梁實秋先生說他吃過的焙面,其實是馬鈴薯擦絲。

佔領北美五大湖的淡水魚,歪果仁的恐懼,中國人的口福

宋嫂魚羹也是來自北宋故都,在杭州生根發芽。傳說靖康之難後,宋五嫂舉家逃至杭州,在西湖上經營畫舫。西湖船孃一般都善於烹飪,客人在畫舫上邊觀賞景色邊品嚐佳餚。宋高宗趙構駕幸宋五嫂畫舫,五嫂做出魚羹奉上,趙構吃得哈哈大笑,令宋五嫂悲痛:魚羹中沒有魚骨,寓意骨肉分離,作為皇帝還耽於享樂不知百姓疾苦,無怪乎南宋窩囊了那麼久。

佔領北美五大湖的淡水魚,歪果仁的恐懼,中國人的口福

酸菜魚又是另一種風味,有些地方不用酸菜,而用大粒燈籠椒,稱為金椒魚。酸菜湯汁把魚肉煮透,加上青花椒的麻香,酸辣的滋味柔軟的口感,在舌尖上跳舞,就算不怎麼能吃辣的人,也會被美食所征服。肉質細嫩的黑魚,雖然比草魚或青魚價昂了一些,卻是最相宜的。

佔領北美五大湖的淡水魚,歪果仁的恐懼,中國人的口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