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交通基礎設施不健全是長期困擾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問題。出行不便的人們會暫時或永遠錯過參與教育、醫療、市場行為的機會,從而導致個人、家庭和整個社區的的長期貧困。到2018年底,Bridge to Prosperity (B2P)組織已在20個國家建成了250多座橋樑,惠及人口超百萬。

本文會包含以下幾個主題:

● B2P組織的介紹

● 橋樑在欠發達地區的作用

● 青年人的“演武場”

● 學校與企業共建橋樑公益事業


B2P組織簡介

Bridge to Prosperity (下文稱B2P)是一個2001年建立的非盈利組織,總部在美國弗吉尼亞。B2P的理想是消除因空間上的孤立無援(Isolation)而致貧的現象。在經濟欠發達國家,偏遠農村相對孤立的狀態是其貧窮落後的根源、改善他們的通行能力(Accessibility)是其獲得發展的基礎。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通過在無法通行的小河或小峽谷上建立人行橋或簡易的輕型橋樑,可以大幅改善當地居民參與教育、醫療和市場行為的比例。B2P有自己的大數據評價體系,建橋超過一年的社區參與評估,收集動態數據,以觀察建橋前後的社會效應,並把數據提供給當地政府以便繼續改善本地人們的生活條件。至2018年底,B2P項目參與的社區平均入學率提高12%,醫療參與度提高24%,市場參與度提高15%,女性就業比例上升18%。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資料來源:https://www.footbridges.org/


這些我們在城市中認為觸手可及的社會資源,對於那些偏遠的農村恰恰是很稀缺的。B2P負責策劃、設計、建造和維護自己建造的橋樑,把偏遠農村的“最後一里路”與世界其他地方連接起來,並且證明了橋樑存在的價值,為當地送去健康且持續的發展動力。


橋樑在欠發達國家偏僻地區的作用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在欠發達國家,缺乏交通基礎設施而造成的孤立現象幾乎影響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沒有足夠的通達能力,人們就無法進入學校、享受醫療保健、完成就業或去當地市場買賣商品。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全球有近10億人因為通行能力不足而無法享受在兩公里範圍內的生活服務設施,這個數字充分說明了此問題的嚴重性與解決難度。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如今B2P已在20個國家建造了250多座各式橋樑(人行橋為主),在未來五年,B2P計劃在非洲的盧旺達再建造大約350座人行橋。這種快速簡易的項目為當地農村社區的經濟、衛生、和教育事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安全的交通也是一項基本人權,B2P立志為社區的所有成員創造平等的機會。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簡易的橋樑本身不需要複雜的設計,從最簡單的石板橋、“之”字木橋,到簡易的懸索人行橋,最快只需要緊鑼密鼓地施工兩個月就能全部完成。該組織目前建造的最長的懸索橋是尼加拉瓜山區的阿里納斯(Arenales)大橋,總長130米。考慮到不同的地質條件、社區情況和後勤配合能力,近年來由B2P組織發起建造的橋樑,平均成本約為6萬美元(約合40萬人民幣)。技術創新和高效的物資供應鏈,還有那些樂於付出的青年工程師志願者,這些都是讓橋樑能以較低成本完工的重要原因。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雨林中的石橋(Rock Foot Bridge)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叢林溼地中的“之”字木橋(Tig-Tag Bridge)


工程與社科青年人的“演武場”

讓青年工程師知道他們為何而投入、為何而堅守,把興趣昇華成一種社會責任,這可能是一種更強大且更值得尊敬的動力,算是橋樑工程師與人文精神的一次很成功的結合。參與B2P項目的優秀青年橋樑工程師們,除了完成學校的學業,還要定期參與實地調研,參加橋樑設計會議,參與資金募集活動,帶入真實的工作環境,現場勘測調研,記錄分析當地的河流、地址環境。他們與B2P的橋樑技術顧問團隊配合,制定嚴謹的工作計劃,然後在為期八週左右的實踐工程中,邊操作邊學習,與工程師和工人一起生活,建造地基、橋塔、纜索、橋板等等,與成熟的現場工程師團隊協作的經驗,能幫助這群年輕的橋樑工程系學生快速成長。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除了工程專業的學生,社科專業的青年人也能從中發掘新的研究課題,比如2018年,懷亞特·布魯克斯(來自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和凱文·多諾萬(來自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就共同完成了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並將其發表。他們研究的是在尼加拉瓜(Nicaragua)農村修建的人行橋對當地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研究關注的是農民通過改善的通路進入附近城鎮後,直接收入與參與勞動力市場機會的增加,以及當地農民參與市場後反哺本地農村的效果,可以說是個小的中美洲版的“三農”問題研究成果。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這項研究的結果有助於我們瞭解橋樑的社會經濟價值,我們希望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大範圍的擴展和探索,並進一步引起人們對研究健康和教育影響的興趣。編者列出一些社會統計學中關於一座橋樑對本地社區的溢出效應,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這些因素包括:縮小本地農村與附近城鎮平均工資的差距,增加的農業利潤;家庭消費、收入和資產持有量;受益社區開始出現僱傭的外來勞工;農產品的產量;肥料及其他工具的投入量;農產品的銷售中介數量與銷售額;家庭人口臨時性、季節性的遷移規律;兒童入學率、出勤率;家庭獲得醫療服務的比例與效果;孕婦產前護理參與度;兒童疫苗接種記錄;對外界經濟衝擊的承受程度。最後當然還有橋樑本身的使用情況統計。如果再結合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等世界性的人文課題,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逐步量化橋樑所發揮的社會經濟作用,哪座橋在哪個時代對人類具有超凡的意義?這些話題是不是非常有趣?


學校與企業共建橋樑公益事業

B2P已經運營17年了,組織與有橋樑建設需求國家的地方政府已經建立了牢固的聯繫,它會與各合作伙伴一起商議一個潛在的建橋地點的意向,然後通過評估需求水平、社區收益程度和地方政府的長期合作潛力,來確定項目的可行性。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由與橋樑相關的企業負責提供專業知識和資源,在偏遠社區工作的挑戰不同於日常工作中所面臨的任何挑戰,但專業的團隊總能高質量地完成一座座橋樑,這給未入行的青年人帶來的動力是無與倫比的, 也為企業提高了絕佳的宣傳機會。由此形成的跨文化合作,跨行業的收穫,對青年人的職業技能與國際視野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貢獻他們的時間和智慧,併為橋樑後期的維護提供支持。B2P的企業夥伴則通過慷慨的金錢與實物的捐贈,以及各種無償的技術支持,使參與B2P一線建設的員工和志願者能夠在世界各地的橋樑上更好地專注於自己的建築作品。

“橋樑通向繁榮”(Bridge to Prosperity)全球援助計劃

B2P接受來自行業內高校與商業合作伙伴的志願者,也歡迎其他具有特定技能的志願者,它將提供從短期到長期、室內到實地的工作機會。幾年前,《橋樑》雜誌社已經開始關注這個組織了。在公益事業上,B2P找到了橋樑工程與造福一方百姓的很好的結合點,從早期的工程立項方式,到實際操作中產學研的結合,到最後的一系列人員與橋樑的後期保障都考慮的很完善,名副其實地傳遞橋界正能量。更多的青年人能參與到這個世界性的公益組織中去,更多的有實力、有遠見的公司會以各種方式參與公益活動中,這是我們非常樂於見到的。


圖片素材均來自B2P官網 https://bridgestoprosperity.org

《橋樑》雜誌國際部 / 陳業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