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白 蘆花美

蘆花白 蘆花美

她很淡定,不論你來與不來,看與不看,她都會在落葉蕭蕭的深秋,恣意怒放,大膽寫意,將一剎那的美麗,驚現在你面前。

深秋時節,最讓人心動的景色,莫過於在高原湖的滇池岸邊,乍然看到一叢叢、一簇簇、一片片白絨絨的蘆花,遠離人際交雜的浮華塵世,在秋風中搖曳舞動。

秋水長天,金風送爽,碧波粼粼,湖面浩蕩。你未及賞望漁舟移動、白鷺橫飛的景觀,就為眼前的情景而訝然了:在寂寥寥的岸邊溼地,只見那一根根骨瘦的蘆杆上,蓬蓬妍開的白色花絮,竟如此強烈地衝擊著視覺。在這樣一個歲月無言、心跳有聲的季節裡,滿天飛絮的蘆花,就那麼突然地、明晃晃地闖入你的眼簾,蕩入你的心靈,像是進入了一個素然潔淨的夢境。

蘆花白 蘆花美

蘆花,天性淡泊寧靜,不求聞達,與世無爭,總是退避到背水的邊緣,擇居在無人問津的湖泊岸邊,默默地生長、開花、繁衍。她很淡定,不論你來與不來,看與不看,她都會在落葉蕭蕭的深秋,恣意怒放,大膽寫意,將一剎那的美麗,驚現在你面前。

在明淨深邃的秋天,富有秋色的景物都那麼耀眼,使人睹物心動,觸景生情。如:芳馥的桂花,讓人想起宋之問“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的清馨與幽思;金黃的秋菊,則使人領悟陶淵明“釆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閒適與曠達;紅豔的楓葉,又令人感慨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的動情與愛戀。

蘆花白 蘆花美

那麼眼前這蘆花,又在催人何思、撩人何情呢?

油然想起的,是2500年前《詩經· 國風· 秦風》中的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這是一首描寫對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悵的詩。蒹葭,其實就是蘆葦,這千古佳句為蘆花平添了幾分浪漫與詩意。可見,那絮絮絨絨的蘆花輕飄曼舞,隨風飛揚在藍天碧水間,在人們心頭會盪漾著多少愛戀,又催生出多少情思。

佇立在秋風拂盪、葦叢起伏、銀絮搖動的岸邊,會想起《詩經》中另一首《關雎》的詩,它同《蒹葭》一樣,是《詩經》風雅頌305首中最優秀、最具代表性的詩篇之一。從蒹葭蒼蒼,到在河之洲;從所謂伊人,到君子好逑,都是至臻的遐想,誠摯的思慕,純真的譽美。正如孔子評價《詩經》說:《詩》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

蘆花白 蘆花美

是的, 思無邪,就是心無邪意,心歸純正。只有思無邪,才能唯美地感悟巜關雎》與《蒹葭》的意境。也才能深切地感受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的相思,“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的抱怨,“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的慰籍,以及“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的感動,那都是感同身受的認同。

在蒹葭水湄間,蘆花如心旌搖盪。曾盪出漢朝的一首小詩:“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是一位痴情女愛上一男子後,寫下誓言的情詩。詩的大意是:上天啊,我願意與君相知相愛,使我的感情無絕無衰。(到什麼時候才斷絕呢?她提出了五個條件):當山沒有峰嶺,長江的水枯竭了,冬天打雷,夏天降雪,蒼天與大地合在一起,“乃敢與君絕”。

蘆花白 蘆花美

此時,天地間彷彿有一聲慨然浩嘆:煙雨迷濛,秋水很瘦!

面對秋水脈脈,蘆花揚揚,眼前恍若有兩隻蝴蝶,伴著梁祝如泣如訴的琴聲,在花絮間飛舞。耳邊又響起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悲情傳說,真是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由此及彼,由漢至宋,自然同情陸游與唐婉的不幸遭遇,進而深切感知蘇軾悼念亡妻的痛楚。無論是“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的《釵頭鳳》,還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的《江城子》,都是入心切骨之愛的絕唱,是那麼感人肺腑,又那麼悲涼悽美......

關關雎鳩,是歌唱愛情的鳥;蒹葭蒼蒼,是搖盪心旌的草。從古至今,有多少淑女與男子傾心相戀,一女與一子合為一個“好” 字,不斷演繹著人類代代繁衍、生生不息的佳話。千百年來,男女思慕、兩情相悅的真摯愛情,本身就是一種原動力,可跨越人生的坎坷艱辛,將生活中的苦澀釀成甜蜜。

蘆花白 蘆花美

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蘆花,在飛揚中透著性情之美,亦如那首《蘆花白,蘆花美》的歌曲,令人心醉:

蘆花白,蘆花美,花絮滿天飛。

千絲萬縷意綿綿,路上彩雲追。

追過山,追過水,花飛為了誰?

大雁成行人雙對,相思花為媒。

.........

沐著秋日暖陽,站在滇池岸邊,我久久地凝望眼前這一大片綻放銀絮的蘆花,感覺是那麼柔和,又那麼唯美。

蘆花白 蘆花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