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理財帶火節後保險消費

時報記者 張文弟 報道

壓歲錢理財帶火節後保險消費

■ 春節過後,與教育和健康密切相關的保險產品熱度不斷攀升,保險公司迎來一波銷售熱潮

■ 節後市民購買保險熱情高漲的原因之一,是許多家長想給孩子的壓歲錢找個好去處

■ 保險業內人士提醒,相比理財作用來說,保險最主要還是用於風險防範,在選購保險產品時優先考慮保障型產品

近日,全國壓歲錢地圖出爐,天津孩子單個壓歲錢紅包收入水平高居全國第五。如何處置孩子的壓歲錢成為節後市民主要話題。實際上,壓歲錢市場確實是必爭之地。春節前後,多家保險公司和互聯網保險銷售平臺都推出了主打教育金的保險產品和計劃,新區保險消費市場升溫,前往保險公司諮詢辦理業務的市民明顯增多。據業內人士介紹,春節過後,與教育和健康密切相關的保險產品熱度不斷攀升,保險公司也迎來一波銷售熱潮。

調查

節後保險消費市場升溫

為什麼節後市民購買保險熱情高漲?記者隨即採訪幾位市民得知,節後購買保險一方面是“有感而發”,另一方面是因為有“閒錢兒”。

家住大港地區的竇女士告訴記者,春節期間親友聚會除了噓寒問暖,生老病死、孩子教育等也是重要話題。“尤其是我們已經人到中年,不得不面對健康和子女教育問題,因此節後專門諮詢多家保險公司,想針對這兩方面投保。”竇女士表示。

而家住開發區的許先生一直以來都比較關注保險消費市場,但苦於兜兒裡沒有閒錢。去年,許先生喜得貴子,今年春節孩子頭一年的壓歲錢高達8000多元,許先生想給孩子的這些壓歲錢找個好的去處。“現在好多公司都有寶寶險,我給孩子買了一份教育金產品,每年的壓歲錢可以當保險費,孩子滿18週歲就可以領取當作上大學的教育經費了。”許先生說。

春節前後,多家保險公司和互聯網保險銷售平臺都推出了主打教育金的保險產品和計劃,有的還可以搭配健康險、醫療險、意外險等多種產品。記者採訪平安保險、新華保險、友邦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從業人員後瞭解到,節後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往保險公司諮詢辦理業務,教育和健康類保險產品迎來銷售熱潮。一位保險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不能合理處置壓歲錢,選擇引導孩子用壓歲錢購買儲存型教育保險,還有些家長直接用保險代替紅包送給孩子當禮物。

提醒

應優先考慮保障型產品

記者在走訪時瞭解到,目前,從大數據和實際掌握情況來看,80後、90後為投保主體,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年齡層次保費比較低,另一方面是面臨子女教育問題。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很多市民在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的選擇上,考慮比較多的是保險公司的規模和股東結構、償付能力等綜合因素。其實,目前市場中所有保險主體都是在中國銀保監會統一政策監管之下,都是可靠穩定的,各公司差距也只是股東結構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發展導向與經營策略不同,導致產品略有差異。但部分客戶在選擇保障類保險產品時以價格為導向,這樣是不科學的。

保險業內人士提醒,最近幾年保險行業越來越規範,銀保監會對於保險行業中萬能險的整頓以及產品缺陷進行調整,取消了躉交年金理財類保險,三到五年內領取的短期保險產品。這也說明人們應該樹立一種理念,就是相比理財作用來說,保險最主要還是用於風險防範,在選購保險產品時優先考慮保障型產品。另外,保險是越早投保越好,一方面同樣的保費可以撬動更大的保額,另一方面,身體健康時投保更容易獲得承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