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股市三大猜想及應對策略:股指上摸“年線”?

猜想一:股指上摸“年線”?

實現概率:80%

具體理由:上週市場漲勢如虹,滬指站上2800點,距年線僅差40多個點。業內人士認為,當前股市政策面支持,資金充裕,人心思漲,內外資集體做多,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短期內基本面無法證偽,市場迎來最好的黃金炒作期。

“這波行情主要還是由流動性推動”,財通證券分析師馬濤表示,短期基本面數據真空,外資持續流入+央行超預期降準推動了最初的上漲,後期機構和散戶增量資金的湧入使得行情進一步延續,流動性已經成短期市場上漲的主要推動力。

中信建投分析師張玉龍表示,從國內情況來看,社融規模增加、社融結構改善、盈利改善和經濟復甦是2019年寬信用的四個步驟。在這種情況下, 利率的下行和盈利的改善,經濟復甦可期。A股市場牛市所有的條件具備了。

部分機構認為,A股整體估值不高,龍頭公司具備吸引力;未來一段時間,增長可能還缺乏基本面支持,但政策託底力度可能增強,外資流入力度增大,後市反彈高度和持續性依然可期。招商證券策略團隊表示,A股春季攻勢有望延續,主要邏輯在於流動性改善以及政策轉暖等。

應對策略:分析建議以多看少動為主,可重點關注成長性或有業績支持的中小創個股,以及券商、保險等板塊,主題方面5G、創投、OLED等。

猜想二:券商股持續“吸金”?

實現概率:70%

具體理由:上週五券商股上演漲停潮。分析人士認為,券商股的整體上漲受到政策利好及市場行情上行的影響。包括併購重組等在內的一系列新舉措能夠為券商帶來邊際增量收入,直接提升了市場對於券商板塊的關注度;與此同時,市場的走好也為券商帶來二級市場超額收益。

華創證券分析師洪錦屏表示,基本面觸底回升、政策面利好不斷、市場流動性邊際改善,料將繼續推動板塊估值修復。長期來看,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和自我完善,券商角色將不斷深化提升,發展空間巨大。

中銀國際認為,科創板實施規則徵求意見稿出臺,在為券商投行以及經紀等業務帶來增量貢獻的同時,也將有助於券商大投行業務的轉型升級。此外,證監會持續發佈利好政策,一是放寬了證券公司權益類風險資本準備比例,減少資本佔用;二是擬開放證券公司交易系統外部接入,激活市場;券商將持續享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申萬宏源指出,2019年券商板塊的核心驅動力便是資本市場改革政策持續推進,進而提升券商估值,並且在市場中性假設下,業績增速將拐頭向上。2019年龍頭券商業績將繼續跑贏行業,實現業績和估值的雙重提升。

應對策略:分析建議重點關注投行整合資源能力強的龍頭和估值較低的標的,如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泰君安、光大證券等。

猜想三:中小創表現更出色?

實現概率:80%

具體理由:2月份以來,中小板指及創業板指走勢明顯強於滬指及深成指。分析人士表示,自2015年高點以來,中小板綜指、創業板綜指雙雙被“腰斬”。中小創公司一直被詬病的高估值也一降再降,當前不乏進入吸引力區間、價值被低估的個股存在。

光大證券表示,2月份市場風格中小創有望階段性佔優。1月份中小創因業績不確定表現平平,存在滯漲,業績預告發布完畢、業績增速創下新低後,伴隨利率和監管邊際放鬆,有望修復此前過度悲觀預期。

華泰證券研究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中證500、中證1000、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節後漲跌幅要明顯高於節前漲跌幅。對此,華泰證券研究員指出,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可能是春節之前投資者的策略更傾向於保守,假期過後,投資策略變為積極一些,傾向於將倉位向彈性更大的中小創轉移。

國元證券認為,優質成長股估值目前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內,吸引力增強。市場在堅持價值投資為主線的同時,關注度逐漸從權重股向前期超跌不受看好的小盤股輪動。因此對於包括創業板在內的成長板塊未來市場表現,具有高科技核心且業績增長可持續、估值相對低估的優質成長標的重點關注。

應對策略:分析建議重點關注那些有業績支撐、成長性好的中小創股票。

本文源自財富動力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