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带你走进张勋复辟现场:宫中到处是辫子兵,外国军队很紧张


1917年6月30日,张勋率5000“辫子军”进京“调停”“府院之争”。7月1日凌晨3点,张勋进了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对着当时12岁的溥三跪九叩,恭请“皇上复位”。溥仪在师傅陈宝琛的教导下,推辞了一次后,“勉为答应”,宣布自己“临朝”。宣称重新建立皇权,张勋被任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这一张照片是张勋的辫子军在宫里扎营埋锅造饭。还有人光着膀子。

在整个复辟期间,京城是相当乱的,很多人都出来活动了,复辟的当天下午,手下报告街上到处都是留辫子的人后,张勋听后乐不可支,拍腿大笑道:“我说人心不忘旧主,今日果应其言。不然,哪里来这许多有辫子的人呢?…”这一张照片是1917年张勋复辟时,留辫子的小贩在宫里卖大碗茶。连卖大碗茶的小商贩也进宫了,紫禁城内像闹市,当时也真够乱的。

张勋在复辟时请来了之前在海外流亡的康有为一起造势。溥仪“复位”后,康有为以为自己会受封“内阁大学士”,结果清皇室认为本朝没出过不长长胡子的大学士。康有为听罢很郁闷,专门去药店买了生发胶水涂抹。这一张照片是复辟期间,溥仪坐在乾清宫龙椅上。照片中的溥仪,年纪不大,个子不高,身形很瘦,照片上部,是“正大光明”的匾额,大殿中央,还悬挂着一盏水晶灯。


照片中是1917年7月,张勋复辟时期驻扎在东交民巷里的外国军队。当时驻扎中国的国外军队都高度警惕,一来是担心自己的安危和利益受损;二来他们也在不断动观察形势,想从中再捞取利益。

街头的“辫子军”对黄包车夫们进行检查问话。

照片中街头的“辫子军”及巡警正在街道上检查可疑人员。

张勋复辟,举国震惊。段祺瑞借机组成讨伐张勋的“讨逆军”,发布“讨逆檄文”。1917年7月5日,“讨逆军”与“辫子军”交上了火。这一张照片是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率领军队包围了在宫里的5000名“辫子军”。

7月12日,“辫子军”战败后,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则再次宣告退位,整个复辟闹剧,一共持续了12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