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營收可與華為相提並論,年入6000多億,已經收購多家國產品牌

雀巢這個公司應該大家都聽說過吧?但是它一年能賺多少錢呢?6000多億?大家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呢?根據雀巢集團2018年末的業績報告顯示,在已經過去的一年當中,雀巢集團營收增長約2.1%,合計約6186億元,而淨利潤的增長高達41.6%。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雀巢集團2018年的收入處於整體提升的狀態。

雀巢營收可與華為相提並論,年入6000多億,已經收購多家國產品牌

反觀我們國內的華為公司,在2018年的時候營收約7290億元,也就是說,雀巢集團去年的營收只比華為少了1000億左右。如果用雀巢的營收和國內的幾家互聯網巨頭相比,那麼雀巢的營收數據就會更加的突出。據網絡相關數據顯示,騰訊、阿里巴巴、淘寶這幾家國內網絡巨頭在2017年的時候,合計收入約5771億元。如果按照去年的時候這幾家網絡巨頭營收增長率為20%計算,那麼2018年雀巢集團一家的營收就是這幾家營收之和。

雀巢營收可與華為相提並論,年入6000多億,已經收購多家國產品牌

很多人肯定會奇怪,一家以咖啡飲料為主的企業,營收怎麼能和國內最大的科技公司華為相提並論呢?它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雀巢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只是個賣咖啡飲料的。在1987年的時候,雀巢在國內的黑龍江雙城建立了第一家奶粉生產工廠,到1993年的時候,雀巢在國內已經擁有了近20家工廠,這些工廠已經基本能滿足雀巢在我國的銷售需求了。

到了2011年的時候,雀巢已經陸續收購了多家企業,比如,五羊、大山、太太樂、徐福記、豪吉雞精、銀鷺等等,這些曾經都是在國內耳熟能詳的企業,現在都已經屬於雀巢集團了。前段時間,網絡還傳出雀巢旗下的銀鷺集團準備收購全時便利店,但是很快就被雀巢集團否認了。因為這件事情,關於銀鷺已經被雀巢收購的消息才被國人知道。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現在雀巢集團已經100%控股廈門銀鷺食品集團了。原先廈門銀鷺集團的股東為蔡學彥、陳清水等人,而陳清水還是“銀鷺”的創始人之一,蔡學彥曾經也擔任過營銷部的副總裁。銀鷺被雀巢集團收購後,他們兩人目前均已卸任。

雀巢營收可與華為相提並論,年入6000多億,已經收購多家國產品牌

其實這些品牌在被雀巢收購前,都曾與雀巢成立過合資公司,隨後逐漸把股權進行變動。至於為什麼大多數國人不知道這些,那是因為雀巢在收購這些品牌後並沒有在他們銷售的產品上面加上雀巢的商標。其實雀巢的這一系列的收購都是早有計劃和目標的,並且嚴格遵守了專注-多元-專注的可控發展模式,在這個過程中,雀巢已經逐步健全了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促使所有分公司之間形成了緊密的結合與聯繫,在這樣的情況下,雀巢就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食品業巨頭。

雀巢公司成立於1867年,而雀巢在中國的由來就要追溯到1874年了,當時雀巢進軍中國的第一站是香港,在1920年的時候雀巢在香港正式成立了雀巢產品有限公司。隨後雀巢在中國不斷建廠,前面我們也說到,目前雀巢在國內的公司多達20家,還收購了那麼多的中國企業,但是為什麼我們國人卻“毫不知情”呢?

雀巢營收可與華為相提並論,年入6000多億,已經收購多家國產品牌

其實這也是雀巢聰明的地方,它在收購我們國內的公司後,不會要求該公司的產品強加雀巢的商標,所以,雀巢在我們國內收購了那麼多企業,但是知道的人卻不多的原因。

經過多年的經營與發展,中國已經成了雀巢集團的第二大市場,而且這個市場還處於擴張的狀態。在2016年的時候,雀巢陸續推出了原葉茶和冰爽茶,但是在銷售過程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所以雀巢以極快的速度在雲南普洱成立了咖啡中心,意在對抗國內的傳統茶市場。

雀巢營收可與華為相提並論,年入6000多億,已經收購多家國產品牌

我們國內的企業應該認清目前的形式,一改以前的粗放式管理,做好自身的定位,只有這樣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獲得長久的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