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易經》的三個字:上、止、正!「子龍論道」

今天,還認為《易經》是一種迷信嗎?

按照傳統的標準答案,如《辭海》的解釋,它是舊中國的一種迷信。

然而,這個回答已經過時了。

北大清華等高校建築系開設風水課程早已不是新聞,而西方高校甚至將其納入環境心理學推崇備至。

今天的風水學說,不僅為民營企業家、建築商、設計師所崇尚、運用,影響地區城市的氣運,甚至動輒影響國運。


人生智慧,《易經》的三個字:上、止、正!「子龍論道」



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教授曾說:"《易經》是宇宙代數學"。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清華大學的校訓,這兩句話來源於《易經》...


從古至今,這個包羅國學、醫學、天文學、地理學、環境學、預測學的中華文化精髓,一直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政治、軍事、醫學、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


人生智慧,《易經》的三個字:上、止、正!「子龍論道」



對於普通人,學習《易經》最實在的作用,就是悟出其中的哲學道理,將其運用到生活、事業、家庭中去...


人生智慧,《易經》的三個字:上、止、正!「子龍論道」



《易經》到底是在講什麼?

上、止、正,這三個字。都只差一點點,上加一豎就變止,止上面再加一橫就叫正。

//上


“上”,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記,要不停地求上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即自然)的運行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發奮向上。

《易經》中,乾卦代表天、陽剛、硬。

人道遵從天道。天人合德,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上進,自強不息。

人,一定要有向上的心態。

不一定要有多少成就,但一定要有所意義。

人活著有三種境界。

能明白地活著,智慧地活著。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一份耕耘,一分收穫。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規律,順應規律。在規律下,積極、努力,想要有所得到,就要付出,付出足夠多的努力。

循序漸進,終究可以抵達終點。

人生總有波折,肯定會有困境。

你若不勇敢,誰替你堅強?

天道運行不息,君子看到從而發奮自強,不敢懈怠。這點足以讓人明白“上”字的含義。上,就是上進,不停下進取的腳步。


人生智慧,《易經》的三個字:上、止、正!「子龍論道」



//止


凡事都有兩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同樣有一弊必有一利。所以,遇到“好事”別得意,遇到“壞事”別沮喪。

“止”,為凡事有度,適可而止。

《易經》艮卦彖辭: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

該行動就行動,該剎車就剎車,這樣才會不出事故。在哪停?停到合適的地方!這個合適的地方是什麼?並沒有說,那就是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這就讓人明白了“止”字的含義。

人生要有向“上”的勇氣,卻也要有“止”的心態與智慧。

范蠡助勾踐復國,事了拂衣去。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主動裁撤湘軍。

二人功高震主,卻都得以善終。

急流勇退,是大智慧,更是大魄力。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發。說的就是要根據時機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行動。

人生有進,也要有退。退一步,並不是失去,而是海闊天空。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即是抑制自己言行,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當說則說,不當說則不說,一切必須審慎抑止為是。

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為人處事,見好就收;與人交往,適可而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人生智慧,《易經》的三個字:上、止、正!「子龍論道」



//正


無論是“上”還是“止”,都要上面加一橫,這就是“正”。這一橫是約束,是底線。

“正”,就是正道。

“君子以禮弗履”,就是教我們嚴於律己,奉君子之事,不做非分和違背正道的事情。

《易經》蒙卦彖辭:蒙以養正,聖功也。

迷茫之時養我浩然正氣,這既是致聖之功。無論是前行還是停止,人生總有迷茫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就修身正己為善,養自己的正氣。


人生智慧,《易經》的三個字:上、止、正!「子龍論道」



上同勁,止同靜,正同淨!

人,首先要有上進之心,然後要知其所止,最後要行正道、養正氣。

上面那一橫叫做頂天,下面這一橫叫做立地。做人就要頂天立地,堂堂正正。

那麼,易經僅僅只有這三個字嗎?

絕對不止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