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的中心原來是不是一顆恆星?

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個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一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主要是年齡大約在一百億年以上老年的紅色恆星,很多證據表明,在中心區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動十分劇烈。

銀河系的中心是什麼

銀河系的中心,通常來說我們都會認為是超大質量的黑洞,即人馬座A*。

人馬座A*一個非常光亮及緻密的無線電波源,大約每11分鐘自轉一圈,屬於人馬座A的一部分,位於人馬座A西星的中心位置。人馬座A*很有可能是離我們最近的超重黑洞的所在,因此也被認為是研究黑洞物理的最佳目標。

銀河系的中心原來是不是一顆恆星?

銀河系的中心原來是不是一顆恆星?

既然知道了銀河系的中心是超大質量的黑洞,那麼這個黑洞之前是不是一顆恆星呢?這就要從黑洞的形成說起。

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

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有幾個方法。

最明顯的是以緩慢的吸積(由恆星的大小開始)來形成。

另一個方法涉及氣雲萎縮成數十萬太陽質量以上的相對論星體。該星體會因其核心產生正負電子對所造成的徑向擾動而開始出現不穩定狀態,並會直接在沒有形成超新星的情況下萎縮成黑洞。

銀河系的中心原來是不是一顆恆星?

銀河系的中心原來是不是一顆恆星?

第三個方法涉及了正在核坍縮的高密度星團,它那負熱容會促使核心的分散速度成為相對論速度。最後是在大爆炸的瞬間從外壓制造太初黑洞。

那銀河系中心黑洞是不是由恆星形成的

一般來說,恆星產生於星雲,是宇宙大爆炸後形成的各種物質塵埃受引力效應影響(引力本質上不是力而是能量熵變的過程)塌縮到一定極限後形成熱核反應產生出來的。任何星系裡面的恆星都是早期團聚起來的大片星雲各種反應後形成的一個個“疙瘩”。

而任何一片星雲往往中心地帶物質最緻密,也最容易首先引起熱核反應產生超大質量的恆星。超大質量的恆星反過來會更大片的吸引其他塵埃,使中心位置的恆星質量越來越大,恆星質量越來越大更容易爆炸塌縮,超過史瓦西半徑後形成黑洞。

銀河系的中心原來是不是一顆恆星?

銀河系的中心原來是不是一顆恆星?

所以一般來說,最先形成的恆星在星系中心;最先發生大爆炸形成黑洞的也是這個恆星;形成黑洞後更只進不出,最後就會在每個星系中心地帶形成星系內最大的黑洞。

綜上所述,銀河系中心黑洞很有可能是銀河系形成初期的大質量恆星塌縮而成,但也不否認有直接由緩慢吸積和高密度星團大爆炸形成的可能性。

以上是我對問題“銀河系的中心原來是不是一顆恆星?”的回答,歡迎大家在評論中與我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