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仿真”路還長(科技大觀)

互聯網時代,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人們對上傳文檔、圖片、視頻等,都習以為常。事實上,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無比龐大的信息庫,能否將它也進行掃描複製,並上傳至互聯網空間中?谷歌首席未來學家、奇點大學校長雷·庫茲韋爾預言,這樣的情況將會在幾十年內實現。

大腦上傳,也叫“全腦仿真”,是模擬智力的一種形式。早在2012年,俄羅斯媒體大亨伊茨科夫就宣佈,要將人類大腦的思維移植到機器身體中,以此實現人類的“永生”。這一大膽構想吸引了不少領域的科學家投身其中,有些從模擬低級生物的神經元細胞入手,嘗試進行生物的“靈魂轉移”。英國和美國科學家開發的項目“開放蠕蟲”已經能夠用代碼模擬一種名為秀麗隱杆線蟲的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並將它們移植到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身上,使得這個機器人能夠像線蟲一樣反應和移動。這與此前通過提前輸入算法和數據控制運動軌跡的機器人截然不同。

不過,人腦可複雜多了。其中神經元的數量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之間形成的突觸超過100萬億個。此外人腦還有著高度複雜的神經迴路和化學反應,神經衝動傳導速度每小時可達400公里。要想模擬如此龐大的人腦結構,計算機硬件首先需要有空前大的容量和運算能力。2013年,日本研究人員曾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超級計算機之一模仿過人腦運作,結果用了40分鐘,只模擬了1%人腦組織1秒鐘的活動。

隨著計算機功能變得越來越強大,硬件問題或許不足以成為“全腦模擬”的攔路虎,棘手的可能是軟件問題。從生物學看,目前大腦對於人類而言還存在太多未知,雖然部分區域的功能已被探明,但人腦究竟依照怎樣的“程序”運行還是一個謎。例如,人的意識是數十億腦細胞之間以難以預測的方式進行非線性作用的結果,這一點決定了人腦具有機器所不具備的自主創新能力。此外,豐富的情感也是人類大腦一項神秘莫測的功能:同是飲酒,有的人“人生得意須盡歡”,有的人卻“舉杯消愁愁更愁”,還有人“酒逢知己千杯少”……一些機器人貌似可以模仿人的情感,事實上卻是提前輸入應變選項的結果,它只能識別情感,並不能做到感同身受。

實現“全腦仿真”,雖然不是現在,但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呢?恐怕很多科幻小說的場景就要成為現實了:機器人可以加載人腦系統,與人類看起來別無二致;你的思想可以被別人快速讀取,警方能借此偵破案件,商家則藉機進行精準的廣告投放;天才的大腦在他死後還能繼續運轉,親人故舊也可以繼續陪在我們身邊……

不過到了那時,還會有更重要的倫理與哲學問題等著我們:機器人有了人的意識,是否該具有人格?上傳的意識和“我”之間是什麼關係?藉助機器獲得了永生的生命有什麼樣的價值和意義?可見,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人文領域更深入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