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養羊戶的反饋得知,近期不少羊群都出現了傳染性結膜角膜炎,養羊戶更喜歡將其稱之為“紅眼病”。不少養羊戶認為羊紅眼病是上火引起,然而該病卻是一種以眼結膜和角膜發生明顯炎症變化並伴有大量流淚為特徵的急性傳染病。通常情況下本病多爆發於高溫高溼且蠅蟲較多的夏秋季節,之所以近期爆發本病小編認為與冬季羊舍封閉過嚴有較大關係,下面則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本病的病因、症狀及防治。
一、病因
羊傳染性結膜角膜炎主要由摩拉菌屬的病原菌所引起,不過摩拉菌致病性較低需要環境因素或其他病原體的協同才能引起感染髮病。不少學者認為本病是一種多病原體的疾病,為此有學者做過相關試驗,將從病羊眼內採集的病料接種在健康羊的眼結膜內,大部分人工感染的羊都會出現臨床症狀表現,而單獨將從病羊眼中分離出的摩拉菌接種在健康羊的眼結膜內,則很少有羊發生臨床症狀。通過對病羊眼內採集的病料進行分析病原體除了摩拉菌外,還有鸚鵡熱衣原體、結膜支原體、立克次體、李氏桿菌及奈氏球菌等。
患羊或帶菌羊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直接接觸進行傳播,例如頭部摩擦、打噴嚏、咳嗽等,也可通過被患羊眼分泌物或鼻分泌物汙染的飼料傳染,蠅類和某些飛蛾可機械傳遞病原。本病常發生於天氣炎熱和溼度較高的夏秋季節,因為這種環境下更利於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和傳播。冬季羊舍封閉過嚴,舍內溫度高、溼度大、氨氣多也會增加本病的發病率。此外陽光暴曬、風沙、揚塵、蠅類頻繁活動也會促進本病的發生和流行。一旦發病後便會迅速波及全群,無論山羊和綿羊還得大羊和小羊都會發生本病,但幼齡羊發病率要高於成年羊。
二、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一般為3~7天。患羊一般無全身症狀,只有少數羊會有發熱的表現,病初多為一側眼患病,患眼表現為羞明、流淚,眼瞼腫脹、疼痛,而後角膜凸起,結膜潮紅,部分患羊角膜會出現白色或灰白色小點。病程一般為20~30天,若不及時治療多會發展為雙眼感染,角膜增厚並形成角膜瘢痕或角膜翳,甚至發生潰瘍。當眼球出現潰瘍化膿時,患羊便會出現體溫升高,食慾減退,精神沉鬱及泌乳量下降等表現。多數患羊經治療後可以痊癒,但個別患羊會出現雙目失明進而影響到正常採食及行動等。
三、防治
第一,在引種購羊時一定要加強檢疫,引進後進行隔離觀察,並給羊飲水或飼料中加入電解多維、清瘟敗毒散等藥物,經過15~21天的隔離觀察確定羊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再併入大群。
第二,加強飼養管理,羊舍內的糞汙應及時進行清理乾淨,並定期進行消毒,開窗加強通風換氣,以降低羊舍內的溼度及氨氣、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不僅夏秋高溫高溼季節需要注意通風換氣,冬季同樣應注意通風換氣。同時羊群還應避免強烈陽光刺激,防止強風、揚塵的侵襲,夏秋季節注意滅蠅滅蟲。
第三,當發現病羊時一定要進行隔離,並對羊舍環境進行全面消毒,患羊則應儘早治療。本病治療方法比較簡單:①患羊可滴入氯黴素滴眼液或氧氟沙星滴眼液3~5滴,每天3~5次,一般症狀輕微的患羊2~3天后便會好轉。②患羊較多的情況下可用0.9%氯化鈉注射液或注射用水500毫升,加入青黴素320~400萬單位混合均勻後給患羊洗眼,每天2~3次。③患羊角膜渾濁或出現角膜翳時可塗抹黃降汞眼膏,角膜翳較為嚴重時則要考慮手術清除。④病情較為嚴重的患羊可用醋酸氫化潑尼松注射液 5ml(120mg)、青黴素40萬單位,混合後一次太陽穴注射,隔週再進行一次。⑤此外對於病情較為嚴重的患羊,也可肌內注射泰樂菌素、青黴素、頭孢噻呋鈉等抗菌藥物。
閱讀更多 快樂養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