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豹”——中國綜合航電系統先驅,座艙儀表清晰飛行員不再凌亂

“飛豹”設計之時,正值改革開放,設計團隊人員有機會走出國門,親眼目睹了歐美國家飛機設計理念,首次接觸到了數據總線技術,並在“飛豹”上加以使用……

“飛豹”——中國綜合航電系統先驅,座艙儀表清晰飛行員不再凌亂
“飛豹”誕生之前,我國的飛機,如殲-6、殲-7等,並沒有數據總線的概念,其使用的是基於硬件互聯的分立式航電系統,每一功能模塊都有獨立的專用傳感器、處理器和顯示器,以點對點的方式連接,飛行員需要處理大量的信息數據。相比之下,“飛豹”採用的數據總線技術,以計算機為管理中心,將飛機上以前各獨立功能子系統,構成分佈式集中控制的計算機網絡,實現了信息交換和功能綜合,有效減輕了飛行員的操作負擔和失誤率,形成初步的綜合航電系統,奠定了我國航電系統的發展方向

殲轟-7的航電系統

殲轟-7是我國20世紀80年代研製的一款以進行戰役縱深攻擊和對海、 對地攻擊為主的多用途戰鬥機,所以研製初期,其航電系統即圍繞著保障反艦導彈的使用來展開。

其整個航電系統主要包括為確保戰機能夠準確到達戰區的導航系統,以及為空艦導彈提供目標指示的火控雷達,例如ZJ-9指揮儀、210多普勒導航雷達、265A雷達高度表、HZX-5航向姿態系統等。

“飛豹”——中國綜合航電系統先驅,座艙儀表清晰飛行員不再凌亂
殲轟-7基礎型號,其整個航電系統主要包括為確保戰機能夠準確到達戰區的導航系統和為空艦導彈提供目標指示的火控雷達,火控雷達為232H單脈衝多功能火控雷達

其中,火控雷達系統方面,限於當時我國的雷達技術有限,殲轟-7採用了232H單脈衝多功能火控雷達,該雷達最大搜索距離在150千米左右,跟蹤距離大約90千米。

由於航空電子設備的增多,中國戰機傳統採用硬件互聯等辦法已經不適合用在殲轟-7戰機上,因此殲轟-7在中國首次採用了數據總線將各系統相連, 形成初步的綜合航電系統。

相比於硬件互聯技術,數據總線技術具有體積小、信息處理速度快、信息化程度高等諸多優點,使殲轟-7的作戰性能大幅提升。

不過囿於當時的技術限制,殲轟-7的航電系統採用的是低速、單向的ARINC-429總線,系統以火控計算中心負責座艙顯示、飛行整體狀態的收集、信息處理,以及各子系統輸出控制等功能, 綜合化程度較低。

另外, 為了與運-8警戒引導機和電子偵察機配套工作,殲轟-7也是中國最早裝備數據鏈的飛機之一。

總而言之,雖然殲轟-7的航電系統綜合程度仍舊較低,功能有限,但實現了攻擊/導航的一體化,有效的提高了系統的作戰能力。

“飛豹”——中國綜合航電系統先驅,座艙儀表清晰飛行員不再凌亂

殲轟-7A綜合航電火控系統

殲轟-7服役後,其低空能カ強、飛行狀態穩定、武器投放精度高等優點,對於增強我國的空中作戰能力,意義重大。

不過在服役過程中,相應也暴露出了一定的缺點,例如對地攻擊系統缺乏、對地攻擊力較為薄弱。

20世紀90年代,我國在對地精確制導武器、吊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所以空軍決定在殲轟-7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進提升,出現了殲轟-7A。

殲轟-7A最大的改進,就是綜合航電系統的提升。殲轟-7A採用了一套綜合化、數字化、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可維護性及擴展能力的多功能電子火控系統。

系統具有全天候自主和非自主導航、作戰管理以及系統綜合顯示和控制管理等功能。與相關係統相配合,還具備晝夜全天候投放精確制導武器,防區外攻擊和反輻射攻擊等功能。

在作戰雷達方面,殲轟-7A採用了航空部607所研製的JL-10A“神鷹” 脈衝多普勒雷達,神鷹” 雷達是一種脈衝多普勒平板縫隙天線雷達,有中程攔截、近距格鬥、對地/海攻擊、輔助導航等11種工作模式,具有邊搜索邊跟蹤模式和多目標攻擊能力。

該雷達對空搜索範圍為150千米,射控雷達範圍為100千米,上視和下視搜索距離分別為80和54千米,上視和下視跟蹤距離分別為40和32千米,可以同時跟蹤4個空中目標。

“飛豹”——中國綜合航電系統先驅,座艙儀表清晰飛行員不再凌亂
殲轟-7A採用了JL-10A"神鷹”脈衝多普勒雷達,該雷達作戰距離並不突出,但卻具有合成孔徑和波束銳化等功能,在對地、對海攻擊時效能顯著

相對來說,其作戰距離並不突出,但卻具有合成孔徑和波束銳化等功能,在對地、對海攻擊時效能顯著。與先前的雷達相比,該雷達探測距離 和功能都有較大進步, 特別是具備地形跟隨、多普勒銳化等對地模式,可以較好地支持殲轟-7A的遠程打擊任務。

另外,由於設備和功能的增多,殲轟-7A航電系統採用了多條1553B數據總線,核心是任務計算機,與殲轟-7的火控計算機相比,其運算速度更高、容量更大,可以支持更多的功能和武器,這一點對於殲轟-7A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只有任務計算機能夠支持更多武器的運用,才能讓殲轟-7A執行更多的作戰任務。

同殲轟-7相比,殲轟-7A一個比較重要的改進,就是採用數字式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替代了原來的模擬式三餘度電傳操縱系統。

與後者相比,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不但具備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還可以與火控系統相交聯,形成火/飛綜合控制系統,系統可以根據戰術任務情況,火控系統給出瞄準高低角誤差和方位誤差,送給綜合顯示和飛火耦合器,飛火耦合器計算出優化飛行指令,通過超控耦合器綜合實現自動/手動控制飛機,完成優化飛行動作。特別是可在低空複雜氣流條件下保持飛機的穩定,從而提高戰機投放武器的精度。

“飛豹”——中國綜合航電系統先驅,座艙儀表清晰飛行員不再凌亂

殲轟-7A採用慣性和全球定位組合導航系統,導航定位精度高,利於其在海上和陸上作戰。殲轟-7A配備了短波電臺和超短波電臺, 保證了它在各種複雜條件下通信的需要。

由全向告警裝置和有無源干擾裝置構成的電子對抗系統,使殲轟-7A的自衛能力和生存能力大大增強。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和火控系統交聯,提高了殲轟-7A的攻擊精度;多功能雷達和平顯的使用,為飛行員提供了良好的作戰手段。寬敞、明亮、舒適的座艙,有利於作戰效能的發揮。

可靠性增長和多次維修性的改進,使殲轟-7A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維修性。完整、高效的綜合保障系統,能有效地保證殲轟-7A完成作戰和訓練任務。

為支持戰機多用途能力的擴展,殲轟-7A還配備有多種吊艙,其機腹增加2個掛點,以掛載這些吊艙。

殲轟-7A掛載的吊艙包括藍天低空導航吊艙、 光電瞄準吊艙,前者包括寬視紅外探測系統、地形跟隨雷達等,後者包括前視跟蹤系統、CCD攝像機、激光測距儀和捷聯式慣導系統;殲轟-7A還配備有指令傳輸吊艙,以支持戰機的防區外攻擊能力。

此外,殲轟-7A還可以掛載電子戰干擾吊艙,與機載電子戰系統配合。另外由於殲轟-7A具備了性能較好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加之機動性能較好,可以在預警機的支持下,長時間在空中滯留,利用SD-10(閃電-10)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狙殺敵方的巡航導彈。

“飛豹”——中國綜合航電系統先驅,座艙儀表清晰飛行員不再凌亂
SD-10(閃電-10)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

殲轟-7A先進的綜合航電火控系統,使“飛豹”的性能大幅提升,其航電系統在國內三代機中走在前列,有效保障了其在各種模式和複雜環境下的作戰能力和多用途能力。

採用新型航電系統的殲轟-7最新改進型

2017年,有媒體不斷傳言殲轟-7系列飛機已經停產,但2018年年初,在我國西北部巴丹吉林沙漠中的空軍實驗基地,多架殲轟-7最新改進型(網上稱其為殲轟-7B,但目前官方還沒有正式命名,故本文稱其為殲轟-7最新改進型)進行武器系統試驗的照片,卻在網絡上公開傳播,表明殲轟-7仍在繼續發展,仍是我國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殲轟-7最新改進型一個重要的改進,便是在殲轟-7A綜合航電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其性能,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我國新世紀以來機載武器的快速發展。

“飛豹”——中國綜合航電系統先驅,座艙儀表清晰飛行員不再凌亂
殲轟-7A掛載兩枚鷹擊-91反輻射導彈訓練彈

進入新世紀以後,我國機載武器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研製成功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隱身防區外彈藥布撒系統、衛星/慣性制導炸彈、新型電子戰吊艙等。這些武器、吊艙與以前系統相比,其速更快、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相應的體積和重量也更大,對於載機飛行性能、航空電子系統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所以,為了配合這些武器裝備,殲轟-7最新改進型的綜合航電系統,與殲轟-7A相比,有了進一步提升。

從相關資料來看,飛行控制系統是殲轟-7最新改進型飛機改進的一個重點,這主要是它配備的武器體積和重量上升的結果。

為了保障其氣動性能,殲轟-7最新改進型採用了主動控制技術和電傳操縱系統。在採用主動控制技術和電傳操縱系統之後,可以在各種飛行狀態下,系統根據飛機狀態、任務需要,讓作用在飛機上的氣動力進行必要的調整,從而讓飛機的性能達到最佳的狀態。

例如當飛機處於不穩定狀態的時候,飛行員是無法操縱飛機的,必須通過主動控制技術和電傳操縱系統進行增穩定,讓飛機在整個飛行包線內保持穩定,以便飛機能夠被飛行員操縱。

據悉,改進後的殲轟-7,可以使用鷹擊-12反艦導彈、鷹擊-91反輻射/反艦導彈、長劍-10巡航導彈、大口徑制導炸彈等武器。

“飛豹”——中國綜合航電系統先驅,座艙儀表清晰飛行員不再凌亂

此外,為了增強作戰能力,其還採用了雷電院新研製的低成本氣冷有源相控陣雷達,對空功能明顯改善,對地對海功能更完善。同時,該機還安裝了大型被動定位電子設備,可以遠距離探測強敵航母編隊的電磁信號並定位,然後發射遠距離攻擊武器進行打擊。

總而言之,採用新型航電系統的殲轟-7最新改進型,整體性能巳達到三代半戰鬥機水平。

“飛豹”——中國綜合航電系統先驅,座艙儀表清晰飛行員不再凌亂
網上曝光的殲轟-7最新改進型飛機,即殲轟-7B,據資料顯示,飛行控制系統是殲轟-7最新改進型飛機改進的一個重點

結束語

“飛豹”航電系統的不斷升級改進,表明我國航空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同時也表明就現階段而言,“飛豹”系列仍是我國打擊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仍在繼續發展。■

聲明:本文摘編自《兵工科技》月刊 文/唐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