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列041:不要濫竽充數的院士

教育系列041:不要濫竽充數的院士

有人認為現在的院士不少是濫竽充數,我對比此分析如下。

一、存在問題

一是院士濫竽充數。院士是集最高學術榮譽和壟斷學術資源於一身的頭銜,所以是官家必爭之地。這造成了兩個不好的結果,一是濫竽充數,官員很多,二是國有居多,民間很少。

二是院士壟斷資源。各家大學爭相聘請院士,是他們當真愛才?其實是對院士背後所擁有的學術資源的渴求。這反過來造成了三教九流都對院士這個頭銜趨之若鶩。

二、改革方向

一個好的制度,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

一是評價公正。就像諾貝爾獎一樣,被評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得獎?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參加評獎。院士的評選為什麼需要申報,申報就意味著利益會被把控,通過匿名評價評選出來的,一般會具有普遍的公正性。

二是導向正確。院士實際上是一個榮譽,不應該是壟斷學術資源。這個榮譽是對一個學者一生學術研究貢獻的最大肯定,同時應該保證他的晚年待遇。在國家最高學術榮譽和高質量晚年生活待遇的激勵下,把最好的資源配置到學術研究最旺盛的年輕人手中,讓更多的青年才俊投身於學術研究,才是一個正確的導向。

三是結果喜人。那就是研究出的成果在國際上得到普遍承認。中國自己辦的各類獎項,不必太看重,因為太容易閉門造車。真正應該看重的是這些學術成就在國際上所獲得的肯定。

院士的制度好不好,我覺得就應該看獲得了多少諾貝爾獎,中國有多少高精尖設備在國際上碾壓同行,中國的經濟有多強健,軍事上能打贏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