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文“太夏真興”的銅錢為什麼還叫太夏真興錢

太夏真興錢鑄於真興年間(419~420年),是晉 十六國 夏的貨幣。面文“太夏真興”,有隸書和楷書兩種字體。古文中“太”、“大”相通,錢文“太夏”,可讀作“大夏”,為夏的國號。銅錢製作精細。

這件太夏真興錢青銅質,直徑2.3釐米,重2.2克。面文“太夏真興”,楷書有隸意,旋讀,錢文筆劃清晰纖細。廣穿、光背。

面文“太夏真興”的銅錢為什麼還叫太夏真興錢

大夏真興”青銅錢

面文“太夏真興”的銅錢為什麼還叫太夏真興錢

大夏真興”青銅錢直徑2.3釐米、重2.2克,這枚銅錢有內外郭,錢文為隸書“大夏真興”,鑄於夏真興年間(公元419-424年)。

面文“太夏真興”的銅錢為什麼還叫太夏真興錢

夏是公元407年由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的政權,都城是統萬(今陝西靖邊)。公元418年,赫連勃勃奪取長安城,由原來的大夏天王、大單于改稱皇帝。公元425年,赫連勃勃死。公元427年,北魏攻取統萬、長安,赫連昌逃到上邽。公元428年,魏軍進攻上邽,俘虜赫連昌。赫連定逃到平涼自稱皇帝。公元431年,夏被吐谷渾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