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综艺市场观察:文化类综艺不断细分 故宫引领本土IP新潮流

电视综艺的2018年既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静下心专注内容的一年。据CSM媒介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1-9月综艺收视贡献为11.6%;一方面,综N代做支撑,即使收视、关注下滑也努力开发;另一方面,更新迭代加快,新综艺层出不穷,寻找新出路。接下来,笔者将分别就几类表现突出的综艺类型进行分析,详细解读2018年综艺市场的创新探索与收获。


2018年综艺市场观察:文化类综艺不断细分 故宫引领本土IP新潮流


文化类综艺节目作为一个年轻的节目类型自2017年热度渐起,在2018年迎来全面开花。这一年中,《匠心传奇》《诗意中国》《朗读者2》《阅读·阅美》等节目持续热播,近期《国家宝藏2》《一本好书》《上新了!故宫》等节目开播后也是好评不断,收视一路走高。

文化类节目在经历了数年的厚积薄发后,在2018年迎来"丰收年"。一年中,有多档节目以创新与用心赢得收视与口碑。

故宫"超级IP"焕发年轻魅力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国家宝藏》,近两年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成为电视荧屏的一股"清流",让更多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在文博综艺节目火热的背后,是传媒人的文化觉醒,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酝酿出的文化自信。

而文博综艺绕不开的一个"超级IP"正是即将600周岁的故宫。

故宫"超级IP"到底有多火?自故宫IP出现以来,微信端动辄10W+的浏览量;淘宝上故宫淘宝粉丝411万,故宫文创粉丝223万;故宫口红上线不到1小时,销量突破5000件……故宫的影响力还延伸到了纪录片和综艺领域,从《我从故宫修文物》到《如果国宝会说话》,从《国家宝藏》到《上新了故宫》,都以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收获了流量和口碑的双丰收。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故宫这一超级IP"春风吹又生"的旺盛生命力见证。


2018年综艺市场观察:文化类综艺不断细分 故宫引领本土IP新潮流


以《国家宝藏》为例,《国家宝藏》将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融合,将趣味性和娱乐性带入文物中。节目中的创新之一是通过小剧场形式演绎文物,极大调动了观众的视听观感。首季开播后获得了各方一致好评。而第二季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稳居高位,豆瓣评分高达9.4分。《国家宝藏》连续两季的热播让网友直呼:有历史的国家更像是个家。也有人评论道:《国家宝藏》的热播唤起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作为中国独有的本土IP故宫文化的盛行可以说是一个国内综艺走向文化内涵的转折点。

此外,新的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中,节目组带我们走进故宫里面不为人知的角落,比如乾隆的花园-宁寿宫花园。这档节目采用了故宫中鲜为人知的地点与广为人知的特色结合,以及故宫IP与文创作品跨界合作等等这样新颖又吸引人的小特色。讲古而不泥古,专业人士的加入为这档节目增加了文化内核和美学底蕴。这档节目似乎是一个以纪录片和戏剧相结合的综艺节目。

这些故宫IP的热播成功实现了品牌年轻化,让厚重肃穆的历史文化在当下互联网传媒的创新运营与传播中得到了更具可视化的传承和扩散,这样的成功我们也可以归功于日渐增长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当下新一批的影视传媒行业人正在用他们自己的努力打造出属于中国本土IP文化的新潮流。

发力垂直圈层 综艺也能走心"慢品"

自从央视接连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始,中国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开始以"慢"的姿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呈逆生长态势发展起来。去年被网友誉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元年",根据艺恩2018年度综艺数据显示,观众好评度排名前十的节目中,文化类节目占据一半席位。

碎片化时代,受众圈层化越来越明显, 2018年,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垂直细分上也做到了极致。


2018年综艺市场观察:文化类综艺不断细分 故宫引领本土IP新潮流



年初,央视《经典咏流传》开播,节目"和诗以歌",邀请文化学者和音乐大师坐镇点评,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豆瓣评分8.7。改编自清代袁枚诗作的《苔》更是一夜之间刷屏,掀起了另一种"诗词热"。

深圳卫视推出《一路书香》,围绕经典文学、古老文化印记、文学名人故地等,将读书与行走相结合;浙江卫视《小城故事》走进国内各具特色的小城,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观众讲述小城文化的朴实与神秘;江苏卫视《最爱故乡味》用"美食+亲情+乡愁"三三结合的方式,将美食文化类综艺节目玩出了新高度。

年末,用小剧场、实地走访、现场访谈的趣味形式,讲述每一件国宝及其背后故事的《国家宝藏》第二季压轴回归。九大博物馆相继携镇馆之宝亮相,"国宝守护人"动情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目前豆瓣评分9.4。样式雷建筑烫样、李白草书《上阳台帖》、金瓯永固杯等多件国宝先后出场,让观众得以窥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绮丽。《上新了·故宫》更是精准拿捏年轻受众的喜好,选择邓伦、周一围等年轻受众喜闻乐见的明星作为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给观众们带来新的故宫视觉体验。

《声入人心》与《声临其境》则都拿"声音"做文章。《一本好书》《如果国宝会说话》《诗意中国》《匠心传奇》等文化类节目也将各个元素分门别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分支到某一单一领域,再将其自身的独特文化魅力加强放大。

从这些口碑和收视都位于前列的案例,不难得出文化类节目叫好又叫座的关键,即为创新性。


2018年综艺市场观察:文化类综艺不断细分 故宫引领本土IP新潮流


娱乐或许是"快消品",但综艺可以走心"慢品"。不论是古典文化类,还是文博类,文化类节目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诗词歌赋,而是呈现出资源细分、受众精分、内容资源垂直细化,以分众定位引爆大众市场的题材多元化发展局势。面对消费迭代快速的综艺市场,垂直细分,各美其美,这也使得文化类IP迸发出更持久的生命力,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2018年文化类节目整体呈现出正向的变化趋势,题材扎堆、同质化的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在创新性探索和差异化表达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从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目前已经公布的编排来看,文化类节目的数量依然呈现上升趋势。期待2019年文化类节目能探索出更多创新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得到感官和精神的双重享受,也实现自身口碑和收视的双丰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