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石遺痕“十八磴”

採石遺痕"十八磴"

採石遺痕“十八磴”

"石廠"為明代皇家的石材開採基地,並由此而得名。村北青龍山出產的青石自古又被譽為石中之"極品"而聞名於天下。在這青龍山側,採石塘密佈、碴石山雲集。當年採石遺留下的痕跡隨處可見,十八磴便是其中最清晰的一處。

十八磴位於青龍山左腋之下,北溝的盡頭,地理座標:東經116°04′58.6″,北緯39°53′21.4″,海拔高207米。採石碑就立在十八磴以東約一里的高家塘附近的山坳裡,再往東就是北溝的出口。北溝從東過街樓與古剎玄帝廟之間穿過,往東匯入南河。

十八磴就在一塊四、五米高的巨石下面,這是目前發現當年遺留下的最清晰的採石痕跡。所謂"十八磴"就是在青石上鑿鐫的不規則的石階,石階有高有低,0.2米至0.7米不等。上面的平面也不很規則,有寬有窄,有的呈矩形,有的呈梯形。叫它"十八磴",不一定是隻有十八級,也許會更多,只不過現在下段的石階已全被亂石掩埋了。

石廠青龍山的青石礦物顆粒細膩,石質堅硬,耐壓強度大、且有較強的韌性,剛中帶柔。根據這個特性,在取石過程中,只能像切豆腐一樣,按照所取石件的幾何尺寸四邊拤渠。鑿到石件所需的厚度,再自下表面拤渠,取下石件毛坯。然後再根據設計要求進行精加工。十八磴的石階就是經過這樣的採石後形成的,幾百年過去了,清晰的鏨痕依稀歷歷在目。在十八磴下游的溝裡,零亂地堆積著無數大大小小的石塊。在這些廢棄的石塊上,也或多或少地遺留著鑿鐫過的痕跡。

至今仍屹立在高家塘附近的"採石碑",描述了當年曾發生在這裡的驚天動魄的"採石"情景。碑陽記有自大明嘉靖拾叄年(公元1534年)柒月拾柒日起,於石廠取石所營造的皇史宬、太宗鄧廟、啟祥等宮、玄極寶殿等十幾項工程。碑陰則描述了當年採石的弘大規模:"內官監、司房、順天府經歷等官:劉璋、李銳……(六人)。本山開塘、掌尺寸工部文思院副使等官:吳奉、張振、陳奉……(二十一人)。錦衣衛旗校:劉衝、董雲,營衛官軍士二千員名。工部:僱工石匠頭,□□等一千名。僱慕伕役頭,□□章等一千五百名"。

可見當時這裡的採石工程在宮廷建設中的重要位置。有欽差管理工程,下面還有內官監、司房、順天府經歷等官。有負責進行質量檢驗的"掌尺寸工部文思院副使等官";有負責治安、保衛的"營衛官軍士2000名"。參加現場採石的工匠就更多了,有"石匠頭1000名,"那麼石匠就更多了,不會少於5000名。"伕役頭1500名,"伕役就會超過一萬人。粗略一算,參加採石工程的不會少於二萬人;可見當年這裡的採石工程是何等的宏大。

"採石碑"坐落於塘口,而"十八磴"則位於採石塘的西盡頭,兩處相距一里。從它們所處的相對位置來分析,這裡是明代採石的一個重要塘口。尤其是用於大明嘉靖年間宮廷工程建造的石料,大抵來源於此。

在西北側不遠的山坡上,就是當年工匠們常常用於偷懶、耍滑而藏身的劉大洞,俗稱"背雨塘"。鑽進它窄小的洞口,就在正面一塊岩石的立壁上,至今還遺留著當年鐫刻的"大成至聖文宣王之位""三千徒弟子"等字樣。這個洞口非常隱蔽,洞四周山石林立、荊棘叢生。在"鬧日本"的時候,為躲避日本鬼子的掃蕩,村民們還常常藏身於此。

"採石碑"的碑文是對當年宏大采石工程的記錄,十八磴則是青石開採的歷史見證。石階上的道道鏨痕記下了採石工匠們的艱辛,同時也記下了這段燦爛的採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