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遗痕“十八磴”

采石遗痕"十八磴"

采石遗痕“十八磴”

"石厂"为明代皇家的石材开采基地,并由此而得名。村北青龙山出产的青石自古又被誉为石中之"极品"而闻名于天下。在这青龙山侧,采石塘密布、碴石山云集。当年采石遗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十八磴便是其中最清晰的一处。

十八磴位于青龙山左腋之下,北沟的尽头,地理坐标:东经116°04′58.6″,北纬39°53′21.4″,海拔高207米。采石碑就立在十八磴以东约一里的高家塘附近的山坳里,再往东就是北沟的出口。北沟从东过街楼与古刹玄帝庙之间穿过,往东汇入南河。

十八磴就在一块四、五米高的巨石下面,这是目前发现当年遗留下的最清晰的采石痕迹。所谓"十八磴"就是在青石上凿镌的不规则的石阶,石阶有高有低,0.2米至0.7米不等。上面的平面也不很规则,有宽有窄,有的呈矩形,有的呈梯形。叫它"十八磴",不一定是只有十八级,也许会更多,只不过现在下段的石阶已全被乱石掩埋了。

石厂青龙山的青石矿物颗粒细腻,石质坚硬,耐压强度大、且有较强的韧性,刚中带柔。根据这个特性,在取石过程中,只能像切豆腐一样,按照所取石件的几何尺寸四边拤渠。凿到石件所需的厚度,再自下表面拤渠,取下石件毛坯。然后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精加工。十八磴的石阶就是经过这样的采石后形成的,几百年过去了,清晰的錾痕依稀历历在目。在十八磴下游的沟里,零乱地堆积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块。在这些废弃的石块上,也或多或少地遗留着凿镌过的痕迹。

至今仍屹立在高家塘附近的"采石碑",描述了当年曾发生在这里的惊天动魄的"采石"情景。碑阳记有自大明嘉靖拾叁年(公元1534年)柒月拾柒日起,于石厂取石所营造的皇史宬、太宗邓庙、启祥等宫、玄极宝殿等十几项工程。碑阴则描述了当年采石的弘大规模:"内官监、司房、顺天府经历等官:刘璋、李銳……(六人)。本山开塘、掌尺寸工部文思院副使等官:吴奉、张振、陈奉……(二十一人)。锦衣卫旗校:刘冲、董云,营卫官军士二千员名。工部:雇工石匠头,□□等一千名。雇慕夫役头,□□章等一千五百名"。

可见当时这里的采石工程在宫廷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有钦差管理工程,下面还有内官监、司房、顺天府经历等官。有负责进行质量检验的"掌尺寸工部文思院副使等官";有负责治安、保卫的"营卫官军士2000名"。参加现场采石的工匠就更多了,有"石匠头1000名,"那么石匠就更多了,不会少于5000名。"夫役头1500名,"夫役就会超过一万人。粗略一算,参加采石工程的不会少于二万人;可见当年这里的采石工程是何等的宏大。

"采石碑"坐落于塘口,而"十八磴"则位于采石塘的西尽头,两处相距一里。从它们所处的相对位置来分析,这里是明代采石的一个重要塘口。尤其是用于大明嘉靖年间宫廷工程建造的石料,大抵来源于此。

在西北侧不远的山坡上,就是当年工匠们常常用于偷懒、耍滑而藏身的刘大洞,俗称"背雨塘"。钻进它窄小的洞口,就在正面一块岩石的立壁上,至今还遗留着当年镌刻的"大成至圣文宣王之位""三千徒弟子"等字样。这个洞口非常隐蔽,洞四周山石林立、荆棘丛生。在"闹日本"的时候,为躲避日本鬼子的扫荡,村民们还常常藏身于此。

"采石碑"的碑文是对当年宏大采石工程的记录,十八磴则是青石开采的历史见证。石阶上的道道錾痕记下了采石工匠们的艰辛,同时也记下了这段灿烂的采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