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照寺的故事

石廠圓照寺

賀玉明

圓照寺的故事

石廠圓照寺史稱"敕賜圓照禪寺",簡稱"圓照寺",由於坐落於西門外,又稱"石廠西廟"。為佛教建築,佔地五畝,始建年代不詳,重修於大明成化七年(1471)。"圓"圓光之意,指佛、菩薩頭頂放射出的圓輪光明。"圓照"乃圓光普照之譽也。《宛署雜記》載:"圓照寺,在馬鞍山,古剎。成化七年,太監賈祥重修,十一年敕賜今名。吏部尚書彭時記。"

圓照寺建有坐北朝南的兩重大殿,前後院的兩廂均建有東西配殿。寺前有山門坐北朝南,面闊5.6米,進深2.75米。歇山調大脊,筒瓦磚獸,青石拔券門,門額鐫有:"敕賜圓照禪寺"六個大字。山門前還曾立有兩根旗杆。

圓照寺的故事

第一重大殿為關帝殿,大殿坐北朝南,三開間,五架樑,前廊後廈規制,面闊12米,進深9.6米,柱高3.8米,廊前明柱高3.15米,柱徑0.3米。殿前正中明間出五步通長的青石踏步,兩側佈置青石垂帶。硬山筒瓦調大脊,旋子彩畫,砌上明造,中間明間四扇斜方格扇風門,兩側梢間為磚砌檻牆,各開四扇斜方格隔扇窗,殿內以一尺二寸方磚鋪地。大殿正中的神臺上坐著一口美髯的關公,他頭戴綠巾,身穿綠袍,手扶寶劍。關平、周倉分左右立於臺下。大殿的三面牆上均繪有彩畫,正面牆的左邊繪的是"過五關斬六將",右邊繪的是"溫酒斬華雄"。左側山牆上繪的是"古城相會",右側山牆上繪的是"三顧茅廬",可惜早年已毀。

圓照寺的故事

第二重大殿為觀音殿,坐北朝南,前廊後廈規制與關帝殿相同。大殿的正中有漢白玉質須彌座,高0.95米,長3.6米,寬1.6米。圭腳呈凸臺狀,圓角,鐫有云紋圖案。下枋飾以佛珠,下梟雕刻著覆蓮花瓣兒。束腰上雕的是獅子圖案,正面的兩角各雕有一棵角柱。其角柱是由三個鼓形矮柱疊加而成,之間飾以佛珠。束腰的正中是一尊坐姿的雄獅,兩爪力撐於覆蓮之上。獅頭向前伸探,雙目圓睜,火焰似的披毛隨風瀟灑。體態雄健,氣勢威猛豪放,猶有破壁而出之勢。兩側各有一尊臥獅,頭朝角柱,回首凝望。上梟雕有仰蓮,上枋精鐫S狀卷草紋圖案,其花葉兒線條流暢,造型豐滿,其細微之處更是玲瓏典雅。

漢白玉質須彌座之上的蓮花寶座上,是一尊端坐著的觀世音菩薩塑像,高1.38米,泥質漆金,身披紅袍。善財童子和小龍女,分左右侍奉於觀世音菩薩兩側。

圓照寺背依官山,面臨南河。山門前的南河北堰便是通往潭、戒兩大千年古剎的龐潭古道。這裡的民風淳厚、街市繁榮,更吸引了諸多的文人騷客。大明萬曆年間,宛平知縣李陰曾途經於此,觸景而發賦詩"圓照寺啜chuò茗"五絕和"山行望戒壇有作"七絕各一首。

大明成化七年(1471)重修至今的五百四十多年的時間裡,圓照寺歷經了多次的重修與修葺。有文字記載的有《重修關帝廟》碑記載的:大明嘉靖十一年(1532),與大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對關帝殿的維修。以及《重修觀音殿》碑所載,大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對觀音殿的修葺。但歷史上對圓照寺關帝殿、觀音殿的維修一定不僅這些。

圓照寺原有兩重大殿,可惜關帝殿早年已毀。今僅存的觀音殿距今最近的一次維修,也已有一百多年的時間。大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刊勒的《重修觀音殿碑》記錄了那次大規模的修葺。據碑文記載:住持僧"本齡能致身苦行,發猛勇心當先,起建觀音殿三楹……。

相傳,住持僧本齡是一位虔心、堅忍的和尚。為了重修觀音殿,發願苦行募化修廟之資。自光緒癸巳歲(1893)始,至光緒二十五年歲次己亥(1899),致身苦行,歷時六載。本齡和尚用鐵絲穿過自己的鎖甲骨,拴著鐵鏈,拉著一個大石鎖,堅忍疼痛,每天沿街募化。日復一日,歷盡艱辛痛苦,整整用了六年的時間,才募足修廟的佈施,重修了觀音殿。

重修後的觀音殿採用官式做法(民間稱"大式")。四角佈置角柱石(埋頭)高850毫米,寬575毫米,厚260毫米。前立面設有陡板石,與角柱石平齊。下置土襯石外廓寬850毫米,上蓋階條石厚195毫米,寬660毫米。墀頭角柱石厚160毫米,寬525毫米,高940毫米。金邊石、腰線石均厚125毫米。挑簷石厚160毫米,寬525毫米,長1880毫米。柱頂石方575毫米,凸臺直徑450毫米。廊前的臺階底下埋有硯窩石,置有五階通長的青石踏步,踏跺石厚160毫米,寬380毫米。兩側青石垂帶寬520毫米,厚160毫米。左右垂帶下各砌有呈三角狀象眼石一具。工程中所用石件幾乎涵蓋了建築類石作的全部品種,全部石料亦為本山所產。

集體化以後,圓照寺便成了生產隊的牲口場,西側是一排牲口棚,東側是大牛圈,前院、原先關公殿的舊址改成了羊圈,山門的門洞就成了羊倌的休息室。三間北大殿(即觀音殿),西梢間住飼養員,明間及東梢間堆放草料(鍘好的乾草等)。前廊下襬放鞍子、籠馱、套索等畜牧用具。喪葬槓具等也都存放於此。1966年的文革初期,推倒了大殿前的石碑。大殿裡神臺上端坐的觀世音菩薩及他的兩位侍者:善財童子與小龍女,也一同被請出了他們居住了千百年的佛家殿堂。

改革開放以後,農業機械化日益普及。機械耕作、運輸逐漸取代了牲畜拉車、耕作的原始操作模式。牲畜的飼養便也就失去了意義,騾、馬、牛、驢等牲畜也隨之陸續被淘汰。從此圓照寺的飼養場便也閒置了。80年代,這裡又批建了民房。拆掉了牲口棚、牛圈、羊舍,推倒了山門,只剩下了一座孤零零的觀音殿,被隱在了深深的小巷之中。

進入21世紀以後,自1899年大修、又歷經了100多年自然氣候侵襲的觀音殿早已是傷痕累累、搖搖欲墜,就像一位歷盡滄桑的老人,孤獨地矗立在風雨之中。2010年秋,北京市文物建築保護設計所對坐落於石廠村的圓照寺觀音殿進行了現場勘察,並根據其破損情況制定了詳細的修繕方案。

圓照寺的故事

2011年7月下旬,開始了對圓照寺僅存觀音殿的修葺。工程由門頭溝區文物管理部門主持,北京房地集團承建。修繕工程包括對殘損木結構件的更新或局部更換,挑頂工程的全部工作內容,門窗的製作與安裝及地面恢復、油漆彩繪等。於本年11月下旬完工,歷時約四個月。重修以後的圓照寺觀音殿煥然一新,又恢復了昔日的風采。所不同的是,歷史上觀音殿的門是斜方格扇風門,窗是斜方格隔扇窗,而修復後的門窗則做成了正方形的窗格兒。

圓照寺的故事

據史料記載,自大明成化七年(1471)圓照寺重建至大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觀音殿重修的近430年間,曾先後建有碑石八通,其中包括明碑六通、清碑兩通。但實際上,圓照寺歷史上的碑石要比這多得多。在做生產隊的飼養場時,廟裡廟外橫倒豎臥的碑石隨處可見:北大殿前立著兩通,廊下東山牆下襬有一通,大牛圈西牆下臥石兩通,寺前還有兩通……,足有十通以上。但自從經歷了"文革"之後,所有碑石便俱已盪漾無存了。其中有的被砸碎,有的被深埋,還有的被當成了牆基的砌體……。

2002年,村民姚和利施建挖槽,出土了文革時期被深埋的《敕賜圓照寺開山碑》。先被暫存在村委會前,以後又由於各種原因而被多次搬移。2008年3月,在籌備再立的搬運中被折斷。8月重做碑趺,並穿鋼筋複合了折斷的碑身,立在村委會前。2013年3月4日,其龜趺石亦在圓照寺院內出土(頭部缺殘),現存於石頭園內。

《敕賜圓照寺開山碑》建於大明成化十一年(1471),乃當年北大殿前立著的兩通碑石之中的一通。2013年3月平整圓照寺舊址場地,曾經試圖尋找當年大殿前豎立的另一通碑石,還調用了挖掘機漫地統統地深翻了一遍,只尋得了一尊被砸掉了腦袋的龜趺,那通碑石始終也沒有找到。有人說,那通石碑連同龜趺一齊,在當年就被紅衛兵用大錘砸得粉碎,扔到了河溝裡。

圓照寺的故事

2013年3月7日,《修關帝廟碑》於三教庵附近的北衚衕口出土。碑身為青石質、有殘,寬805毫米,厚165毫米,殘高2050毫米。碑首寬850毫米,高810毫米,厚200毫米。首陽為二龍戲珠,首陰為雲紋圖案。額廓寬280毫米,高380毫米。碑額篆書採用雙線勾勒,陰額:萬古流芳,陽額為六字,字跡模糊無辯。碑文為陰刻,曾被人刻意研磨,只左側"關帝廟一所此……"及右側"大清乾隆□拾叄年歲在戊子……"等几子隱約可辨。

圓照寺的故事

據考,乾隆元年歲在丙辰(1736),乾隆九年歲在甲子(1744),乾隆二十一年歲在丙子(1756),乾隆三十三年則歲在戊子(1768)。由此可以斷言,這石殘碑年號中辨不清的"□"是個"叄"字無疑。又據《京西碑石記事》320頁載:"關帝廟碑,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石廠村"等字樣。可以斷定,這石出土的殘碑就是《京西碑石記事》中記載的那通石廠"關帝廟碑"。

2013年3月15日,於圓照寺舊址,魏寶元院宅前牆下又出土了《圓照寺觀音殿碑》。碑身青石質,通髙1750毫米,寬650毫米,厚140毫米。碑首方形圓角,高580毫米,寬660毫米,厚160毫米。首陽為二龍戲珠,首陰為雲紋圖案,碑額"萬古流芳",首題:重修圓照寺觀音殿記。

《圓照寺觀音殿碑》建於大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原豎於圓照寺觀音殿前廊東山牆下,文革時期失落。碑中詳細記載著十幾位助緣善士的名諱及重修圓照寺觀音殿之始末。主持僧本齡能勞以艱難坎坷、勇於致身苦行及堅韌不拔的恆念精神,至今在民間仍被傳為一段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