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天下三分以後形成了三大勢力各自佔據一方的局面。其中,孫權並沒有因為已經得到了自己的一方水土而停止統一天下的步伐。而是繼續野心勃勃的計劃籌謀,準備統治全天下。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孫權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掌控長江,“爭奪荊州這個地區。剿除黃祖進攻劉表等。將長江這個地方佔為己有,然後可以稱帝號令天下,這是你需要做的事情。”這些話是當時魯肅見到孫權的時候,他們一起喝酒的的時候向孫權提出的一個計劃。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這條策劃對於孫權來說是特別重要的。這個策劃也是孫權一直以來想要達到的一個目標。整個計劃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孫權去佔領長江。而佔領長江的第一件事首先要殺掉黃祖。在赤壁之戰之前,這一個除掉黃祖的計劃就已經完成了。在公元208年,孫權就已經派手下的大將甘寧去攻擊黃祖,並且奪取到了今天的湖北鄂州,也就是江夏地區。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佔據長江第二個計劃就是要攻打劉表。曹操在南下的路途中,劉表當初就已經死掉了。而劉表的兒子劉琮統治了荊州,但是在赤壁之戰之後呢,荊州也分為了三部分。這三部分,有一部分在曹操手中,就是襄陽地區,另外一部分江夏是孫權所在的地方,也就是南郡江夏,還有一個江南四郡,是劉備的地方。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因為孫權手中有周瑜在管理南郡,劉備因此阻擋不能向北去擴展自己的勢力,也不能通過長江去攻打益州。這樣阻擋了劉備前進的道路,所以他只能向孫權借荊州。孫權把荊州借給了劉備,一方面呢,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和劉備的聯盟。好一起來抗擊曹操。所以最後也造成了劉備不願意把荊州還給孫權的尷尬局面。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佔據長江的第三個問題就是要佔據長江最上邊的地方益州。孫權和劉備之前關係好的時候,孫權就像劉備說過想一起去奪下西蜀。但是,劉備並沒有同意孫權的建議。可是孫權派周瑜區攻打西蜀的時候,劉備卻出來阻擋周瑜,並自己攻打後奪得了益州。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這樣的結果造成了現在佔據長江的重點就是在爭奪荊州上,孫權肯定特別後悔將荊州借給了孫權。後代上都覺得孫權在爭奪荊州時沒有什麼長遠的戰略,有些鼠目寸光,為了得到荊州這個地方和劉備的聯盟破裂,覺得很不划算。但是孫權也確實是實屬無奈,他為了和劉備聯盟已經盡了很多力,還大方的將荊州借給了劉備。但是效果並沒有特別好,孫權借給劉備荊州,又把自己的妹妹送給劉備。但是,劉備並沒有打算長久的和孫權結好,當時的聯盟只是暫時的策略,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才作為盟友。他攔下週瑜去奪得了益州,但是也沒有把荊州還給孫權。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荊州所處的位置是在長江的東邊上流地區。等到劉備勢力強大的時候,如果劉備下來攻打孫權,那孫權就沒有辦法了,地理位置沒有任何優勢。按照長遠的利益,孫權也應該去要回荊州。包括魯肅,雖然是為了鞏固孫權和劉備的聯盟,但是在荊州這個事情上也和劉備商討過很多次。後來魯肅死亡之後,呂蒙給孫權的建議是讓他攻打荊州。孫權聽取了呂蒙的建議。當時關羽帶兵北上,攻打曹操的時候,呂蒙就採用策略,襲擊攻打了關羽,然後奪回了荊州。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天下三分之後,山越這個地方很多人都受到其他國家的挑唆。然後在此地興風作亂。其中就有曹操授權的人,在此地引發暴亂,導致此地民不聊生,場面混亂,無人管轄。山越距離孫權所管轄的地方較近,上面這種混亂的局面對孫權鞏固東吳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也就是說孫權想要好好的統治東吳,就必須解決山越這一個地方的問題。而解決這一個問題呢,方法直郵兩種,主要就是要麼就是派兵去鎮壓,要麼就是安撫他們。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公元217年,曹操手下的人又在山越舉動暴亂。當時孫權無奈派陸遜前去攻打山越。陸遜的戰績不錯,取得了勝利。然後又將山越其他幾個地區的戰亂平定。並且通過安撫計劃,還收到了數萬的強兵。這次的平定山越是獲得完美的戰績。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孫權不僅要對付外圍的危機,還要管理好自己地區的發展。東吳地區的開發就是江南,主要是通過經濟建設。他鼓勵百姓去種地耕田,去開墾荒蕪的地方,然後進行耕種。孫權在他所管理的地方都推行了一個制度,就是屯田,而這個制度呢,使得孫權的地位更加穩固,整個國家經濟文化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整個東吳地區的發展也越來越好。將士們出去打仗,有了足夠的糧食保證,吃得飽才能打仗,而且因為糧食的耕種,東吳地區的收入也增高,百姓們有飯吃,而且有收入,人民安居樂業,很多流浪的難民也得到了土地,自己耕種,自給自足。國家上整體都很安定。通過屯田種糧,耕地使東吳的農業發展,帶動了經濟發展和交通發展,東吳當時 也有了空前的繁華狀態。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東吳地區能與曹魏抗衡,而且在三個國家中存留時間最長。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孫權的謀略,孫權採取了開發江南的政策,使得地區安定,戰亂少,百姓有地耕種,有糧食吃,戰士也有足夠的軍糧供應,使得孫權的統治堅固。

三國此人所採取的一系列策劃,使得政權穩定,存在時間最長

後代對於孫權興師動眾的去攻打北方地區有很大不同的見解。認為孫權的思想過於頑固。但是,孫權最後的成就,也是值得誇讚的。並沒有像大多數人所理解的那樣,說他沒有進取精神。他在東吳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讓他的王權鞏固,整個國家都有很好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