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蠅到底叮不叮無縫的蛋?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蛋”,但是,蒼蠅到底叮不叮無縫的蛋呢?

蒼蠅到底叮不叮無縫的蛋?

蒼蠅和雞蛋

我們提功能到底low不low?

梁寧,曾在聯想集團總裁辦任職,是聯想最早一批的年輕骨幹。後擔任 CNET 集團副總裁。2004年代表 CNETChina 談蜂鳥網收購。

2008年,拿雷軍投資,創業做旅人網。

2011年,旅人網被騰訊收購,騰訊順便收購了她本人。

2014年,騰訊戰略調整,梁寧手上負責的業務被騰訊給了同程旅遊,梁寧從騰訊離職。

梁寧現任阿里集團的湖畔大學產品模塊學術主任、百度集團顧問。

梁寧在她的得到課程《梁寧 產品思維三十講》中曾經講到過一個觀點:在騰訊誰提功能誰low,大家現在講的都是服務,能為用戶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比如說,我現在家裡面裝修,需要在牆上鑽兩個孔。我可以買一個電鑽,也可以租一個電鑽,還可以請人鑽兩個孔。我需要的只是孔而已,並不需要工具。也就是說,我們以給用戶提供服務為思考的出發點,我們就可以將思維打開,羅列出可以給用戶提供服務的方法清單,然後篩選出最經濟、最可行、最便利的方案,進而進行實現;如果我們以功能為出發點,那麼我們的思維就被該功能限制住了,我們會想該功能怎麼實現更快、有沒有bug、需要什麼資源來實現等等。

一種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方式,一種是以項目為中心的思維方式,二者有逼格高低之分嗎?還是說二者是項目的不同階段所需要的不同思維方式,一種是在策劃階段適用的思維方式,一種是在項目實施階段應該使用的思維方式?

我們到底是要快速試錯還是要工匠精神?

蒼蠅到底叮不叮無縫的蛋?

現在互聯網都強調小步快跑,快速試錯。先快速的把產品做出來,放到線上,讓用戶去使用,快速的驗證市場,並不斷的迭代。

還有一種觀點是強調工匠精神,將產品打磨到極致,然後才推向市場。就像小米,一直都強調工匠精神,極致的用戶體驗。

如果是在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我們該怎麼辦?如果是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我們該怎麼辦?

強調小步快跑、快速試錯的往往是軟件,強調工匠精神的往往是硬件;強調快速試錯的往往修改起來很容易,強調工匠精神的往往沒有第二次給客戶交付產品的機會。

如果在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做硬件產品,我們應該是要快速試錯,還是工匠精神呢?

蒼蠅到底叮不叮無縫的蛋?

說了這麼多,好像和我們的主題沒有任何關係。好,我們回到主題上來,蒼蠅到底叮不叮無縫的蛋呢?

叮,也不叮。

如果一個雞蛋乾乾淨淨,想必蒼蠅不會去叮了;但是,如果一個雞蛋上面塗上了一層狗屎呢?

如果一種觀點,沒有放到一定的時空背景和具體場景中,你問我正確不正確。我的回答將是:對,也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