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貴族天天梳那麼結實的髮髻、戴那麼重的髮簪,他們有脫髮的煩惱嗎?

薰衣草喵喵


在幾千年的文明史當中,人類本身的變化並不大,所以我們今天遇到的問題或者煩惱,古人也大多能夠遇到,比如生老病死,比如脫髮肥胖等等。

中國古代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古人蓄髮、蓄鬚,不理髮。頭髮長了,就簪起來。讀書人或者有身份的人,外出時頭戴冠帽、紗帽,或者包一塊頭巾,只有窮苦之人才會光著頭外出。

《說文解字》中解釋“禿”字,明確指出是沒有頭髮,說明發量稀少這個問題古已有之。但這與古人梳髮髻沒有關係,和我們今天一樣,主要原因有這樣兩個。

第一,許多人天生就髮量稀少。

比如南朝宋武帝劉裕的皇后姓臧,有個侄子名叫臧質,相貌醜陋,二十幾歲就禿頂捲髮,頭頂沒頭髮,腦後和兩鬃的頭髮捲曲。

明孝宗朱祐樘和臧質差不多,小時候頭頂上完全沒有頭髮。據說他母親懷胎時,被萬貴妃逼迫喝藥,朱祐樘逃過一劫,只損失了一些頭髮。

明初的郭興、郭英兄弟有個小弟弟郭德成,頭髮也極少,有一次醉酒,他摘下冠帽給朱元璋叩頭,朱元璋笑他禿頂是因為太貪酒,稱他為醉瘋漢。

第二,年紀大了,脫髮落齒,是很自然的現象。

唐代大詩人杜甫那種“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煩惱,許多人也都遇到過。

唐代文學家元稹寫過一首《三兄以白角巾寄,遺發不勝冠,因有感嘆》,寫出了脫髮者的煩惱,詩人為了讓頭髮顯得多一些,故意把頭髮梳得十分篷松:

病瘴年深渾禿盡,那能勝置角頭巾。
暗梳蓬髮羞臨鏡,私戴蓮花恥見人。
白髮過於冠色白,銀釘少校頜中銀。
我身四十猶如此,何況吾兄六十身。

元稹的好朋友白居易也有同樣的苦惱,因為擔心掉頭髮,一年才洗一次頭,但還是無法避免脫髮,“沐稀發苦落,一沐仍半禿。”

古代女子也有同樣的苦惱,而且女性以髮髻篷大為美,頭髮對外貌的影響更為關鍵。好在古代很早就發明了假髮,事先用假髮做好髮型,需要的時候,直接拿來戴到頭上就可以了,稱為“假髻”或“假頭”。


於左


史書雖然很少記載關於是否脫髮的問題,但是我們從很多詩詞中可以看出來,脫髮是確實存在的。

如唐代詩人白居易通過《嗟發落》中的“朝亦嗟發落,暮亦嗟發落”來感嘆自己的頭髮掉的太多了!後來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更是形容頭髮越來越少,簪子都插不上了!

可能此時有很多人會說文人雅客多是貧苦之人,那麼下面這位絕對是古時的國內首富了!

晚年的慈禧頭上常佩戴有發片(也就是假髮,女生應該都知道發片)!當時的慈溪可謂是不差錢,而且非常注重保養,但是脫髮依然不可避免。

大家應該看到很多古代貴族男子喜歡戴帽子,這也是掩蓋禿頭的一種方式。還有很多例子就不一一舉證了,追其根本原因就是:古時衛生條件和醫療條件較差,頭髮太長太密,很多貴人大多也是1周洗一次頭髮,貧苦人家更是一個月才洗一次,因此,脫髮不可避免的就發生了!




百科叢書


第一:

他們好歹也要能過活到中年(40左右),才有脫髮的煩惱。

一直到晚清,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大部分時候都低於40歲。甚至過了30就能稱老夫。

第二:

脫髮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用腦,而不是扯頭髮。

第三:

當然也有活的比較久,用腦比較多的古人,但是人家不剃髮了,脫不脫髮的冷暖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