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他的生活狀態:不是被貶官,就是奔波在正在被貶官的路上。

他的愛情:一生有三位深愛他的妻子,卻都死在了他的前面。

他一生坎坷,顛沛流離,卻是北宋文學界第一人,粉絲上至皇上太后,下到市井百姓,他隨便抒發點想法,都有上百萬的傳唱量,甚至連高麗、遼國、西夏這些國家的崇拜者都來為他點贊。

他被嫉妒他的小人所陷害,屢屢把他發配到遠離京城的地方,但他所到之處,皆有鮮花為他盛開、清風為他送來。

他的人生格言是:我絕不苟且地生活,我要用我的雙腳去實現“詩和遠方”的夢想。

沒錯,他就是——蘇、 東、 坡。


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01 .來世嫁給蘇東坡,哪怕歷盡千年劫

宋仁宗景佑元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在美麗的眉山市,有一個嬰兒降生了。沒有什麼電閃、也沒有什麼雷鳴,平靜的如同我們經歷過的每一個平凡的日子。

六十四年之後,也就是在他去世後,有人說他出生的那一天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的日子,此後這條消息流傳了將近千年。


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在他的青少年時期,他一生中的重要人物紛紛閃亮登場,卻又大部分紛紛黯淡離開,只剩下他的弟弟蘇轍蘇子由,陪伴他直到他生命的盡頭。

首先是他的母親,她絲毫不比在兒子背上刺字的岳母遜色,她影響了蘇東坡一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她教兒子從小讀《範滂傳》,在小小的東坡心裡種下了一顆善良、正直、勇敢的種子。

他的父親,也就是《三字經》裡“蘇老泉、二十七、使發奮、讀書籍”的蘇洵,更是一個“身教重於言教”的忠實實踐者。他和他的兩個兒子一起讀書學習,直到把他的兒子包括自己培養得在“唐宋八大家”中佔據三席之地。

他的姐姐(歷史上沒有記載什麼蘇小妹,可能是大家喜愛東坡,杜撰了一個和他同樣風趣的妹妹),非常疼愛東坡,但是在出嫁沒多長時間就去世了。


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而他的母親在他們父子三人進京趕考時忽然死去,她連他們考中進士的消息都沒有等到,這不能不說是蘇東坡心裡一個巨大的遺憾。

好在東坡和弟弟子由的妻子在家裡料理了後事,並且和他感情甚篤、相知相愛的妻子王弗還為他生下了兒子。

就在蘇東坡走上仕途,準備大幹一番,實現他的報國之志的時候,他人生的導師、精神的領路人、文學的支持者——父親,去世了。

命運似乎是要試試這個年輕人的抗打擊能力到底有多強,就在父親去世一年之後,他深愛著的妻子也因病去世了。

深受打擊的蘇東坡,扶著父親和妻子的靈柩來到眉山,把他們葬在了母親的墳墓旁邊。

有誰會在這樣接二連三的失去親人的打擊下還能堅強地繼續生活?蘇東坡嗎?

不,他只是個凡人,他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樂觀,他畢竟是人,不是神。

他當時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幾乎連自己的孩子都無法照顧。他在丁憂期間,每天都在埋葬親人的墳墓旁度過,以淚洗面。

整整三年,他沒有寫過一首詩,卻在那座睡著他深愛的人的山上,親手種下了三萬棵松樹。

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三萬棵!我們可以想像當年的這個青年,是懷著怎樣的一種心情,在山上一鍬一鍬地挖土,挖出深坑把松樹種進去,然後再一桶一桶的水澆進去。

他種下的不是松樹,而是深深的悲痛和綿延的思念啊。

直到十年之後,他在一個孤獨的夜晚忽然夢到他已離世許久的妻子,起床披衣在月光的清輝下寫下了一首詞,我們才知道他當年的痛苦有多深。

《江城子·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岡。

他的這首詞並沒有讓他當時的妻子王閏之心裡難過,相反,她更加敬重這個情深意重的丈夫,陪他度過了人生中最落魄的時期;他後來的侍妾朝雲也對他敬佩有嘉,成為了東坡“滿肚子不合時宜”的紅顏知己。

就是千百年來我們無數的女粉絲,在讀到這首詞後,都會流著淚在下面寫上一條真誠的評論:來世嫁給蘇東坡,哪怕歷盡千年劫。

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02 .政治失意,詩場得意

如果說蘇東坡的青年時期,他的打擊均來自家庭,那麼之後他一輩子的坎坷經歷,均來自一個人。

這個人也是北宋文學界神一樣的存在,他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還有“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可謂是家喻戶曉。

如果你說這個人是嫉妒蘇東坡,那麼你就錯了。

他和東坡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們的作品每發佈一篇,對方都是第一位傳唱之人人,他們對對方都是真心佩服、真心互推。

可是他們在政治上的見解卻截然不同。

是的,這個人就是,王安石。

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王安石是個很有理想的人,他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準備變法。

“變法”的事姑且不說怎樣,畢竟我們不是在這裡研究歷史,但是王安石有個非常大的性格缺點,那就是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脾氣急躁。

他當時還有個大家給他的起的外號:拗相公。

有些巴結他的小人利用了他性格上的弱點,在推行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的時候急功近利、誇大成果,結果司馬光等一批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紛紛上書反對變法,紛紛被貶官到邊遠地區。

蘇東坡倒黴的貶官之路就這樣被拉開了序幕,然而粉絲們不關心他在政治上取得了什麼成就,他們關心的是大神今天又創作了沒有。

東坡沒讓他們失望,既然我無法施展我的政治抱負,我就轉戰我的文學陣地吧!


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03.他用一生,把別人的苟且活成了瀟灑

他不願意向命運低頭,也不願意苟且地活著,然而命運把他的親人放置在千里之外,蘇東坡和他的弟弟,有七年都沒有見面了。

他在某一年的中秋,望著天上的月亮,黯然神傷。就是他的神傷,也成就了文學史上寫月詩詞的巔峰。

就在幾個關西大漢拿著鐵板唱大江東去時,我們這位偉大的詩人、詞人,想到了他的弟弟。望著天上的月亮,他禁不住感慨: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一千多年後,一個叫王菲的歌手,用她溫婉柔美的嗓音把它唱出來。

我們每一個人在心中唱著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時,東坡,他的精神和氣質已經滲入了每一個知識分子甚至每一個老百姓的骨髓。

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歌頌愛情,令人忍不住落淚;他讚美親情,成就千古絕唱。他生活中的一顰一笑、一怒一罵皆可成詩,即使面臨滅頂之災,他都絕不讓自己苟且地活著。

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像東坡這樣的人,他是不會滿足於只寫寫個人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的,他的眼裡心裡更多的想的是百姓、想的是社稷。

所以他看不慣的事一定要用筆寫出來,這就給了那些小人可乘之機,他們終於抓住機會把他投進了監獄,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蘇東坡在監獄裡被關了四個月零二十天,除夕前被放出獄。

出了監獄,他用鼻子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感覺到微風吹在臉上的快樂,在喜鵲吱吱喳喳啼叫聲中,看見行人在街上騎馬而過。於是他脫口吟誦到:

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

塞上縱歸他日馬,城中不鬥少年雞。


吟誦完,他哈哈大笑:我真是不可救藥呀!

他接著寫他的詩文,而且他對生活更加熱愛。

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東坡被貶官路線圖,最後死在常州)

他為老百姓祈雨,並給自己的亭子命名“喜雨亭”,做記以記之;

他生活困頓,就親自在家後東面的一片坡地上開荒,併為自己取號為“東坡居士”;

他到江上捕魚,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得意地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的書法在“蘇黃米蔡”中佔據一席之地;

他臨摹吳道子的壁畫使人看不出真偽;

他熱衷於吃,我們熟知的東坡肉、東坡肘子,都是他發明的做法;

他在惠州吃著美味的荔枝笑眯眯地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他有時也會臭美,戴上他親手縫製的東坡帽招搖過市得意洋洋;


用 雙腳去實現 “詩和遠方” 的夢想的大家---蘇東坡

他被貶官的最遠地方是在遙遠的海南島,那裡瘟疫橫行、老百姓愚昧不堪,他教他們挖井、給他們熬中草藥治病。

……

他走過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他寫過的詩在千年時空流轉,他在臨死前說的那句話讓我們現在人看來也會忍俊不禁:“我平生未嘗為惡,自信不會進地獄。”

當我們為他的坎坷唏噓感嘆、忍不住要為他流淚時,眼前總會浮現一個微笑的帶著高高的帽子的人,他說: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是啊,人的一生彷彿雪泥鴻爪,你在雪地上留下那幾個淺淺的腳印又能如何呢?如果你的夢想在藍天,那就向上飛;如果你的夢想在遠方,那就往前走。

蘇東坡,他用一生把別人的苟且活成了——瀟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