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哥、哥老會,洪門之間有什麼區別

袍哥,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話說袍哥,蕩氣迴腸而扼腕長嘆!

袍哥、哥老會,洪門之間有什麼區別

清末民初的袍哥在茶館

作為近現代史上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有著十重大影響的社會組織,我們對它的大概情況還是迷糊不清晰的。那些逐漸遠離的,中國歷史上曾經翻雲覆雨,浴血寢骨的袍哥卻被淹沒在歷史的煙雲裡。透過滾滾塵沙,才能看到他們倉皇而依稀的背影。

袍哥、哥老會,洪門之間有什麼區別

四川軍閥,袍哥大佬範紹增

他們是遙遠的江湖,他們中的一些人物及事件多以“匪”、“盜”等讓人憎惡的字眼記錄在清代、民國乃至新中國的記錄裡面,而他們中的多數只不過是芸芸眾生,那些在刀口上舔血、在凌辱中討生活的袍哥,甚至還來不及搞清楚發生了什麼,已經被作為政治毒瘤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永遠見不了天日。

袍哥、哥老會,洪門之間有什麼區別

川中名將,抗日烈士,袍哥大佬王銘章

然作為一個多世紀的社會存在,四川袍哥幾十年的跨度離我們並不遙遠,他們似乎剛剛轉過山頭正匆忙地往前趕路,他們的呼吸聲隱隱猶在耳邊,他們留下的旱菸味還縈繞在空氣中,他們的一些類似佐羅的故事仍在民間流傳,他們總結出的諸如“海底”的江湖規則仍然根植於社會階層的血脈之中。我們只需站上那個山頭,拔開障眼的荊棘,就可以目送他們一程,讓他們更加安心地走進歷史。(我們曾經的開國元勳,上至元帥,下至將官,其中有不少也出身袍哥)

袍哥、哥老會,洪門之間有什麼區別

賀龍元帥戰爭時期

為什麼稱這個組織或這些成員為袍哥?《詩經.秦風.無衣》中有這樣一段:“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袍”在古代指的是裝絲棉的長衣,《後漢書.輿服志》稱“長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下”。而至今還鮮活在時尚中的旗袍更進一步證明:“袍”是一種長衣。而穿上這種長衣上戰場,似乎就有了非凡的意義,“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衝雪過臨洮。”“到處人皆著戰袍,麾旗風緊馬蹄勞。”戰袍就成了犧牲和友誼的標誌,所以從古到今,同一戰壕裡的人容易結成生死之交。後來軍人以“同袍”相稱,而“袍澤之誼”已是深厚友誼的代稱。先賢民俗學社會學大師劉師亮對“袍哥”作解釋時,說:“言其同一袍色之哥弟也”,異姓如同胞,見面稱哥弟,取‘胞’‘袍’諧音之義。作為軍人,為共同的目標出生入死,統一服裝顏色並稱兄道弟也是天經地義的,有衣同穿,有飯同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倒不一定非要有血緣關係的親兄弟了。古人多將“服”“袍”與朋友的關係連在一起,漢哀帝與董賢的“斷袖之癖”,都證明古代的友誼是與衣服的稱謂有關的。作為幫會組織及其成員的袍哥,也是藉助這件好看的外衣,結成了利益同盟體。

袍哥、哥老會,洪門之間有什麼區別

朱德元帥年輕時

在四川,除了以“袍哥”稱呼這種幫會組織及成員之外,還有“哥老會”、“哥弟會”“光棍”、“袍皮鬧”、“漢流”、“漢留”、“漢劉”等種種流行的稱呼。

劉師亮對以上別稱作了解釋,“何為‘光棍’,一塵不染謂之光,直而不屈謂之棍,光者,明也,棍者,直也,即光明正直之謂也,試觀世界上無論何種棍式,誰非直者,若稍有彎曲,不稱之曰拐,便謂之曰杖,安得謂之棍哉,以棍定名,更曰光,非正直光明者不可。“此論體現了袍哥剛直不阿的方面,但似乎對袍哥有過譽之嫌(今天北方俗語中,”光棍“一詞已經是潑皮無賴的代名詞撩)。何謂‘袍皮鬧’,以袍哥稱‘皮’而能鬧出世界也。桃園結義,以三人同心,而成帝業;陳橋兵變,以黃袍加身之趙匡胤,亦是三人結義,而開大宋基業。以我漢留億萬人同心,未始不能造成絕大事業,所謂‘袍皮鬧’者本此。”此論重在說明袍哥的革命性。

要說明的是,人都是有傾向性的,劉師亮先生本身就是袍哥“大佬”,對自家人溢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袍哥、哥老會,洪門之間有什麼區別

貴州習水縣城做的旅遊“袍哥會”中書法

而“漢留”,意為漢民族慘遭屠殺後的倖存者,“夫漢留者,漢族遺留也。先烈憫明室之亡,異族主國,留下革命種子,作滅清復明之計也,故名漢留。”;“漢流”“漢人之流也,滿清以儒術牢人,恐漢族子孫被其收買,故創漢流以別之,以明我是漢人之流,非滿人之流”(李耘夫《漢留全史》,中華民國二十七年,星星書報雜誌社版4頁);“漢劉”意為這個組織是漢室劉姓王朝的正統後人,明指漢朝,暗指漢族。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稱謂都是在異族(滿清女真族)統治下,漢族人遭到歧視的情況下產生出來的。

袍哥、哥老會,洪門之間有什麼區別

號稱是中國最後一位袍哥的羅明老先生

那麼哥老會和袍哥之間是否有區分呢?很多學者都認為,袍哥就是哥老會在四川的通稱。這一論點容易形成這樣的印象,袍哥是哥老會在四川的分支。但就源流關係來看,王純武先生(四川著名社會學學者)的觀點較為客觀:“哥老會發源於四川,流傳於雲南、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陝西、甘肅等省,其蹤影遍佈全國。從清代至民國的長時期裡,哥老會曾廣泛地活動於四川的城市和農村。”由於袍哥產生之初是秘密幫會組織,其活動受到滿清政府極大的限制,目前尚沒有可靠的資料證明其究竟產生於何時,就是陳近南在雅安開立精忠山和郭永泰在敘永開立藎忠山,也只是停留在傳說之中。倒是活躍於四川邊遠山區的嘓嚕會,在歷史檔案中有記載。從史學角度來看,“嘓嚕”似乎成了有史可證袍哥的先驅,他們的活動初期大致是在清康熙乾隆年間,比郭永泰開立藎忠山要早。

另外,鑽研歷史多年的洪門南華山第五代山主劉沛勳認為:清末以來的民間秘密組織大多與洪門有關,在大陸時期,洪門旗下有數百萬人的社團,依分佈區域的不同名稱各異,在臺灣和福建的是天地會,廣東廣西的是三合會,雲南四川的是袍哥,湖南湖北的是哥老會,在江浙一帶的則稱為小刀會。

袍哥、哥老會,洪門之間有什麼區別

袍哥在吃“講茶”

關於“哥老會”與“袍哥”兩個稱謂,秦和平(邊疆史,民族宗教史大家)作出過比較明確的界定,認為:袍哥是民間恃力型的互助團體,而哥老會是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秘密社會組織。

王純五則認為,完全可以把袍哥理解為哥老會在四川的稱謂。

其實,這一切的界定,最後還是將哥老會與袍哥凝結在了一起。因此,可以認為袍哥和哥老會是一體的,而且和洪門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歷史發展,包括各類事件、人物,都可在一個鍋裡燴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