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怎麼建立政權的?

博德情商


乞丐和尚皇帝朱元璋的成長,與劉邦是一樣的神奇!

首先就說馬皇后,郭子興最疼愛的養女,朱元璋娶了馬皇后等於郭子興的半個兒子,開始有了可以放開手腳培植自己勢力的平臺了,而且馬皇后也是如呂雉一般的賢內助,不僅打理好後方,而且溫文爾雅,賢惠知書,深得朱元璋部下的淨重!

而後就是朱元璋的生死兄弟,湯和、徐達、常遇春,起初朱元璋剛剛進入起義軍的時候,職位還不及三人,但是自小四人光著屁股長大,朱元璋本身就是他們四人之中的孩子頭,再加上後來朱元璋娶了馬皇后,成為了郭子興的半個兒子,三人自然忠心耿耿生死相隨,雖然在起義軍初期他們與朱元璋各自統領軍隊,但是他們三人與朱元璋招收的家鄉子弟兵在起義軍得到了歷練,以至於朱元璋審時度勢,南略定遠時有了二十四人的軍中骨幹,都是久經沙場的戰將,而朱元璋離開了濠州也猶如龍入大海,一路馳騁,招撫張家堡,攻破定遠軍,南下滁州,收服李善長,就相當於擁有了蕭何,而李善長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穩穩地經營著朱元璋的錢糧兵馬,十分稱職的大總管!

而朱元璋身上既有劉邦身上的靈性,能屈能伸,還有比之劉邦更加強大的軍事才能,郭子興在濠州待不下去了,南下滁州,朱元璋沒有持功倨傲,而是謙遜的交出兵權,郭子興自然就更加的器重朱元璋,但是上位者的心思總是矛盾的,南下滁州的郭子興也意識到朱元璋氣候已成,雖然他對自己相敬如賓,但是在濠州那麼多年的郭子興自然也是想成王成候的,自然要為自己的兒子考慮!

可惜郭子興的兒子卻不如他的父親,在郭子興病逝後,郭天敘就通過收買小明王近臣取得名義上的都元帥,但是一方面滁州的人馬都是朱元璋當初自己建立的,郭子興在世的時候就看透了,但是郭天敘沒有看透,就急不可耐的想要將朱元璋徹底打壓,可惜另一方面,郭天敘的謀略與才智都不及朱元璋,最終也沒有大權在握,而朱元璋則帶著自己的嫡系大軍來到浙西一帶,聽從謀士朱升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蟄伏六載!

而後不久郭天敘就戰死沙場,而朱元璋也算是真正的獨立了,攻克太平後,朱元璋軍紀嚴明,嚴禁擄掠,有個別兵士犯禁,立即處死,因此,朱元璋的軍隊受到當地百姓的擁護,朱元璋於是置太平興國翼元帥府,自己做元帥,任命李善長為帥府都事。這樣,朱元璋便擁有了穩固的地盤與後方。

隨著起義軍如火如荼的在大元的疆土上蔓延,在張士誠向長江三角洲地帶發起攻勢進攻江南元軍。朱元璋也抓住戰機,親自統率水陸大軍,進攻集慶。又收服三萬六千人降兵,朱元璋的勢力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壯大,改集慶為應天府。而小明王韓林兒獲報後,升朱元璋為樞密院同僉,不久又升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朱元璋在應天則設天興建康翼大元帥府,以廖永安為統軍元帥,李善長為左右司郎中。

而後耿炳文克長興,徐達克常州,而朱元璋親自率眾攻取寧國。隨後趙繼祖克江陰、徐達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繆大亨克揚州。朱元璋陸續攻佔浙東餘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處州,至此朱元璋全面控制了江左、浙右各地,而朱元璋也擁有十萬兵力。

但是卻四面楚歌,東面和南面是元軍,東南是張士誠,西面是徐壽輝,虎視眈眈,不過在北面小明王、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主力,大大牽制了元軍,而且,張士誠、徐壽輝的力量還不足以兼併朱元璋,也給了朱元璋休養生息的機會。

而也正在這四面楚歌時,朱元璋也迎來了自己的張良劉伯溫,在劉伯溫的智計下,誘敵深入,製造戰機,雙方在鄱陽湖展開決戰,最終朱元璋的軍隊充分發揮小船靈活的長處,火攻陳軍,最終取勝,陳友諒被亂箭射死,而此戰後朱元璋也被官員們推舉為吳王,建百官司屬,仍以龍鳳紀年,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發佈命令。

朱元璋攻佔陳友諒的地盤後,就又開始進攻張士誠,一舉攻下通州、興化、鹽城、泰州、高郵、淮安、徐州、宿州、安豐諸州縣,將東吳的勢力趕出江北地區,後朱元璋發表檄文聲討張士誠,杭州、湖州先後投降朱元璋,平江成為孤城,於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圍平江,發動平江戰役,在圍城期間,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韓林兒到應天來,但在瓜州渡江時悄悄將船底鑿漏,小明王沉於江底。接著,朱元璋宣佈不再以龍鳳紀年,稱1367年為吳元年。

平江戰役開始時,朱元璋築牆圍城,並造有三層的木塔樓,高過城牆,以弓弩、火銃向城內射擊,還設襄陽炮日夜轟擊。城內一片恐慌,張士誠幾次突圍都以失敗告終,張士誠死守平江,糧盡後,以老鼠、枯草為食;箭盡後,以屋瓦為彈。直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初八,朱元璋率軍攻入平江城,張士誠則展開巷戰相抵抗。最後,張士誠被俘,解往應天。朱元璋問話,他不搭理;李善長問他,他則破口謾罵。無奈,朱元璋只得命手下衛士以亂棍打死張士誠,東吳滅亡。

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命湯和為徵南將軍,討伐割據浙東多年的方國珍。後命胡廷瑞為徵南將軍,何文輝為副將軍,進攻福建。同年,方國珍投降。

至此朱元璋也算是一統江南,將起義軍諸侯紛紛一統,與苟延殘喘的破碎元朝南北割據,而後朱元璋讓徐達大軍北上一統北方,而朱元璋也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


98酒鬼


一個乞丐小和尚,打敗了一個走私賣鹽的,又打敗了一個世代打魚的,最後幹掉放牧的地主,自己當家做主的故事。



一旦決定了就一條道走到黑

起初朱元璋不願意去造反,起義,因為這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日子,說不準那天就完蛋了,他更加願意在皇覺寺做個糊塗的小和尚,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一天又一天混日子,可惜,老天爺覺得他不適合當和尚,要讓他當皇帝,皇覺寺裡面也鬧饑荒,老和尚也沒吃的,讓小和尚朱元璋滾蛋,自己要飯去,沒法,他就去要飯了,當時和他小時候一起玩耍的小夥伴都是造反小頭目徐達,就說,來不來吧,要飯的是沒飯吃,會餓死,造反有飯吃,不會餓死,我現在是造反派,你和我玩的好,到時候別人一舉報你就完蛋了,自己選擇,朱元璋無奈的說,造反吧!混口飯吃!從朱重八決定造反的那一刻開始,朱重八就沒有再沒有考慮過投降,一直向前衝,不停的吞噬,壯大,最後做了皇帝,立場非常堅定,那怕有許多次都在即將嗝屁的時候也沒有絲毫動搖過,一條道走到黑。

廣積糧緩稱王

這個謀略完美的避開了開始的艱難求生之路,別人都在稱王稱帝的時候就他最淡定,默默積蓄實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當天下都開始注意他的時候,他已經可以傲視群雄了。

對人性的把握太準

在命運的十字路口,是先打張士誠還是陳友諒,底下的哥們將士都說柿子先挑軟的捏,先打張士誠,而且他又有錢,打了他還可以補充後勤糧草,一舉多得,朱元璋說先打陳友諒,硬骨頭啃了,後面的軟骨頭就不足為懼了,如果先打張士誠,陳友諒這個打魚的陰險小人一定從背後偷襲,而張士誠也不會做這種缺德事,歷史證明他太英明瞭。



有一群能打勝仗的好弟兄們,徐達,常遇春,湯和戰必勝攻必取的典範啊,有一幫子神人般的謀士,劉伯溫,李善長等指哪打哪打那贏那,太厲害了


乾淨利落


元政權入主中原後僅僅幾十年的時間,就快速的衰落了,統治腐敗而暴虐,軍隊臃腫而無戰力,成吉思漢率領麾下縱橫馳騁歐亞大陸的氣勢蕩然無存。饑民紛紛揭竿而起,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的父母和大哥都已經被活活餓死,已經沒有活路了,“反他孃的!”橫豎反正都是個死!他起初投軍到郭子興的隊伍了,由於其作戰勇敢、足智多謀、賞罰分明,深的首領的喜愛,還把義女給他做了妻子,即以後賢惠的大腳馬皇后。也許是朱元璋太優秀了,郭子興感到了深深的危機感,一年後,朱元璋離開了他,從此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也許是老天對元的殘暴也看不下眼去了,決定要放棄他。朱元璋打敗了遠比他強大的多的陳友諒和張士誠,其中主要靠的是他們這個集體的眾志成城,敢於犧牲的精神,同時,他也是幸運的,關鍵關頭都選擇了正確的方向,一個人買彩票中頭獎不稀奇,難的是每次都中頭獎!

打敗了各地的起義軍之後,朱元璋開始面對貌似強大的大元,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上天給他配備了歷史上最優秀的將領們,他們是:徐達、常遇春、湯和、鄧愈、李文忠、傅友德、藍玉等等,名副其實的將星閃耀啊!他們組成了強大的軍事集團,可以摧毀一切的對手。

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歷史長河中的魚


我覺得明朝的建立有幾個因素。

第一個就是歷史時代的大背景。元朝政府經過幾十年的統治,已經極度腐敗,國內民不聊生,政權到了大廈將傾的地步了。就算沒有朱元璋也有李元璋,肯定會有一個新的政權出現來推翻元朝的統治。

第二個因素我覺得人。朱元璋是一個體驗了人間百苦並且見多識廣心懷天下的人(參考他做和尚四處要飯的經歷)。在起兵之後迅速拉起了一個極其優秀的團隊,像徐達,常遇春,李善長,劉伯溫,文武都是當世之英傑,再搭配上識人善任,厚黑到底的領導朱元璋,這個領導班子是頂級的,想不做成事都難。

第三個因素我覺得是戰略方向的正確與堅決執行。朱元璋前期能發展起來靠的是李善長的九字真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在那個到處都是王的亂世中,低調的朱元璋快速發展壯大並且沒有受到元朝主力部隊的攻擊(元朝主力部隊誰稱王他們打誰,槍打出頭鳥啊)。在第二個大的戰略選擇上關於是先打陳友諒還是張士誠的抉擇中,朱元璋體現了他天才的戰略眼光與遠超常人的見識,他對他的部下們說到,張士誠的特點是器小,陳友諒的特點是志驕;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如果我進攻陳友諒,張士誠必然不會救他;而進攻張士誠,陳友諒就一定會動員全國兵力來救,到那時,我就很危險了(這段來自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最終朱元璋滅掉了陳友諒再回頭滅掉了張士誠,由此可見,在朱元璋統一南方,消滅其他起義部隊的過程中,他的戰略方向一直是正確的,這是非常關鍵的。

總結來說的話就是在一個好的時代大背景下,一個頂尖的領導者帶著一個頂尖的團隊,有明確的戰略規劃並且堅定的實施,最終修成正果。


銘記讀書精華


明朝的建立是漢人在元朝地位很低。漢人 人又很多到處起義。明朝的政權成功主要就是九個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還要有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根據地。朱元璋拿下南京才慢慢強大起來的。毛主席也說過 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為人民。得民心著得天下。毛主席應該是複製了明朝的成功。


飛揚1463122


元朝統治者,只知道享受,不知道老百姓的苦。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當時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像朱元璋這一類的不下三十多支。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幾十支鬥雞關在一起相互鬥,最後剩下的就是朱元璋,這也看出元朝統治者是多麼的無能。逼出那麼多的造反者。


cjr112803


亂世出英雄,朱元璋就是,有些人盛世只能混個飯吃,亂世卻能力輩出,朱元璋也是運氣好,撿了郭子興的家當,幹掉了陳友諒,平掉了張士誠這兩個當時最大的威脅。


用戶9147460578076


朱元璋,經過戰鬥加上運氣,建立的


小勇屈小勇


沒興主司逢葛八,賢弟被黜兄薦發,細思堪惜又堪嫌,半壁有眼半壁瞎。


用戶928576024920


朱元璋通過明教的農民起義而推翻蒙元貴族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