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能三徵準噶爾,為何“三藩之亂”卻不敢御駕征討?

shiyichuan2005


“三藩之亂”是漢人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抗清政府的暴亂(太平天國除外),可以說歷史意義重大。滿清入關後,為了平定李自成和南明小朝廷等各方勢力,滿清政府開始藉助這些漢人將領(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被起義軍殺害)等)的能力為他們平定天下,所以這些將領為滿清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到最後也一一被封為藩王。

雖說這三個藩王的作用很大,但此時的天下已定,空留這幾十萬人吃兵餉,一時間也給滿清政府的財政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同時康熙也擔心他們擁兵自重後果不可收拾,於是康熙帝下定決心撤藩,因此爆發了這場持續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最終因吳三桂病逝,其子吳世璠無能,致使軍心渙散,內部瓦解,滿清政府抓住機會發動總攻,至此叛軍一蹶不振,吳世璠自殺身亡,叛軍繳械投降,自此三藩之亂結束。

本來“三藩之亂”是可以避免的,但由於康熙實在是操之過急,將吳三桂等人逼上了造反的道路上。康熙並不是不敢御駕親征而是國家的政權需要有人來穩定,因為那時吳三桂起兵造反天下雲集響應,短短几個月大清王朝就被瓜分的四分五裂,民族矛盾急劇激化,一旦康熙離開紫禁城,帶領重兵前去征討,那麼散播在北京的各方勢力也會迅速崛起佔領這座孤城,那麼康熙也就成了喪家之犬,必敗無疑!因此康熙坐鎮後方也能起到一種威懾的作用。

康熙能夠三徵準噶爾,那是因為此時的天下已經安定了,民族矛盾也在“三藩之亂”中被消除了。而且,準噶爾和滿清的戰爭說白了就是蒙古族和滿族長期存在的矛盾問題,因此康熙出征能起到鼓舞士氣,震懾蒙古族的作用。但也不得不說北方遊牧民族真是貪得無厭、野心勃勃,滿清王朝也是歷經三代康雍乾才徹底平定。

作者:大話歷史君。歡迎大家的關注,因為大家的關注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大話歷史君


康熙三徵準噶爾是因為清朝能擊敗噶爾丹。換言之,但凡皇帝御駕親征必須要滿足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出征必勝。當時,起兵僅三個月的吳三桂便由雲貴向湖南,很快就在短時間內佔領雲南、貴州、湖南、四川、廣西、福建六省。當時,吳三桂如果打消與清朝劃江而治的企圖,而是直接兵進北京,清朝肯定窮於應付,誰勝誰敗當是未知之數。也正是因為吳三桂的猶豫,才使得清朝得以從容佈置防線,從而出現兩軍對峙的局面。退一步說,即使清朝在長江北岸佈置了重兵。但是迫於吳三桂數十年南征北戰的威名,清軍各部大多據地自守,不敢渡過長江對戰吳三桂。同時,已經發兵南下平叛的康熙此時的帝位也十分不穩。

1673年十二月,吳三桂起兵的消息傳來後,清朝就立即抽調了八旗勁旅南下平叛。故而,北京城一時處於兵力空虛的狀態。於是,次月的“楊起隆之亂”險些爆發。當時,楊起隆以明朝朱三太子為號召,多方聯絡,很快聯絡了一批滿洲貴族的各級家奴和京中百姓。他們約定:元旦時,他們將趁官員入朝的機會放火為號,“各殺其主”以製造混亂。楊起隆許諾,如果家奴刺死官員,則楊起隆建立政權後,該官的職位即由殺主的家奴擔任。最後,這場還未舉行的叛亂便被清朝都統圖海平息。平息“楊起隆之亂”後,又有密報說河北總兵蔡祿正密謀起事。蔡祿原為鄭成功部將,降清後被提拔為總兵。吳三桂叛亂後,蔡祿見吳三桂勢力龐大,乃萌生反心。康熙知道後,深知此事重大幹系,蔡祿駐紮在河南沁陽,地處黃河北岸,不僅臨近北京,還控制著洛陽通往山西、河北的要道。如果蔡祿響應吳三桂,後果不堪設想。1674年,康熙派人出其不意地擒獲了蔡祿。

當清朝消除臥榻之患以後,謀劃與清朝劃江而治的吳三桂已經與清軍在長江南北兩岸呈現了短暫對峙的局面。為了獲得更大的籌碼,吳三桂開始分出兩部兵力,一路由四川經漢中攻陝西,一路由湖南攻江西。1674年12月,隨清朝大臣莫洛前往漢中前線抵抗吳三桂軍隊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在寧羌叛變,清朝西北邊防洞開。為了穩定西北,清朝連忙左支右絀地繼續抽調軍隊。這下,京城地帶更加空虛的清朝又面臨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滅國危機。這,便是察哈爾部布爾尼興兵叛亂。布爾尼,是當年和清朝先祖努爾哈赤、皇太極爭鋒的蒙古林丹汗之孫。林丹汗被皇太極剿滅後,其子投降清朝。為了籠絡林丹汗的兒子,清朝下嫁了一位公主,布爾尼即是清朝公主所生。吳三桂叛亂後,布爾尼眼見滿清八旗已不復當年,想起祖父被皇太極剿殺,父親被清朝削爵關押在京師,布爾尼隨即聯絡內蒙古奈曼部於1675年3月舉兵反清。此時,清朝已經無兵可派。後來,孝莊太后舉薦圖海擔任大將。5月,清朝大將圖海率八旗家奴平定布爾尼。如此,換作你是皇帝,會不會御駕親征?


大福讀史


首先在封建王朝,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皇帝的安危十分重要。如果一個國家的皇帝發生不測,這種情況下,往往都是儲君還沒有做好接班的準備。對內,皇帝突然不測,容易引發亂臣賊子的篡位野心,有名如秦皇駕崩,蒙氏一族,大皇子扶蘇,及大秦王朝諸多正直之臣全不在身邊。留在秦皇身邊的是小人趙高和功利之心極重的李斯,於是乎,胡亥即位,秦二世而亡。對外,可能會引發外部民族的覬覦,趁著權力交接不平穩之時來犯。當時的情況是,噶爾丹虎視眈眈。康熙帝的儲君年紀還有小,如果把權力交給一個女人,孝莊,又有損帝國的威名。再說三藩之亂又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平定。一個帝國的皇帝,長期在外御駕親征,也不是一個合理的做法。朝堂之上有一干驍勇虎將,為什麼不用呢。 甘陝的王輔臣受吳三桂蠱惑,起兵造反,對京師產生了嚴重的威脅,所以康熙一直在費勁心思安撫王輔臣。另外康熙不御駕親征,代表了一種自信,相信消滅吳三桂不在話下,真正令他忌憚的是噶爾丹。彼時朝局穩定,儲君已有能力暫理國政,康熙本人即位也久了,有了很高的個人威望。



清冷黃昏曲終人散


茫茫漠北草原御駕親征利於兵馬調度,糧草後勤保障,提升士兵士氣,更重要的是利於樹立帝王武功形象,由於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被圍殲滅可能性微乎及微,利大於弊,康熙御駕親征屬於做秀而已,勝敗只是時間機會問題,而三藩叛亂皆能征善戰明朝反叛的士兵,叛亂之地又是漢族居住地,人口稠密,各種利益交織風險難測,御駕親征有被圍殲滅的可能性,風險大,京城當時也不安定,朝廷內部也是不穩,所以坐鎮京城,派親信征討是上策,也是正確的政治軍事策略。加上吳三桂再次反叛本身就失去天時地利人和敗局已定只是時間問題。康熙何等聰明大勢已定就不會冒不必要的風險收穫功勞指日可待。


蒼茫大地一棵草


康熙本人好像是想親征的,但被人勸住了。三藩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皇帝長期在外朝政怎麼辦?孝莊畢竟是個婦人,可不好正面處理朝政,這時候儲君又小,給福全或者索額圖明珠等大臣又怕在出個多爾袞鰲拜。另外長期不勝對皇帝的威信可是很不好的,那種情況下傻子才會親征。再說國家大事能看敢不敢嗎?要看哪個選擇最有利,有圖海嶽樂傑書不用為什麼要自己上?


古風歌歌喉如花


皇帝御駕親征,必須有十足的取勝把握,否則不如不徵,親征如果失敗,國家就有滅頂之災,類似的可以參考明英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