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能三征准噶尔,为何“三藩之乱”却不敢御驾征讨?

shiyichuan2005


“三藩之乱”是汉人最后一次大规模反抗清政府的暴乱(太平天国除外),可以说历史意义重大。满清入关后,为了平定李自成和南明小朝廷等各方势力,满清政府开始借助这些汉人将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被起义军杀害)等)的能力为他们平定天下,所以这些将领为满清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到最后也一一被封为藩王。

虽说这三个藩王的作用很大,但此时的天下已定,空留这几十万人吃兵饷,一时间也给满清政府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同时康熙也担心他们拥兵自重后果不可收拾,于是康熙帝下定决心撤藩,因此爆发了这场持续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最终因吴三桂病逝,其子吴世璠无能,致使军心涣散,内部瓦解,满清政府抓住机会发动总攻,至此叛军一蹶不振,吴世璠自杀身亡,叛军缴械投降,自此三藩之乱结束。

本来“三藩之乱”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康熙实在是操之过急,将吴三桂等人逼上了造反的道路上。康熙并不是不敢御驾亲征而是国家的政权需要有人来稳定,因为那时吴三桂起兵造反天下云集响应,短短几个月大清王朝就被瓜分的四分五裂,民族矛盾急剧激化,一旦康熙离开紫禁城,带领重兵前去征讨,那么散播在北京的各方势力也会迅速崛起占领这座孤城,那么康熙也就成了丧家之犬,必败无疑!因此康熙坐镇后方也能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

康熙能够三征准噶尔,那是因为此时的天下已经安定了,民族矛盾也在“三藩之乱”中被消除了。而且,准噶尔和满清的战争说白了就是蒙古族和满族长期存在的矛盾问题,因此康熙出征能起到鼓舞士气,震慑蒙古族的作用。但也不得不说北方游牧民族真是贪得无厌、野心勃勃,满清王朝也是历经三代康雍乾才彻底平定。

作者:大话历史君。欢迎大家的关注,因为大家的关注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大话历史君


康熙三征准噶尔是因为清朝能击败噶尔丹。换言之,但凡皇帝御驾亲征必须要满足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出征必胜。当时,起兵仅三个月的吴三桂便由云贵向湖南,很快就在短时间内占领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广西、福建六省。当时,吴三桂如果打消与清朝划江而治的企图,而是直接兵进北京,清朝肯定穷于应付,谁胜谁败当是未知之数。也正是因为吴三桂的犹豫,才使得清朝得以从容布置防线,从而出现两军对峙的局面。退一步说,即使清朝在长江北岸布置了重兵。但是迫于吴三桂数十年南征北战的威名,清军各部大多据地自守,不敢渡过长江对战吴三桂。同时,已经发兵南下平叛的康熙此时的帝位也十分不稳。

1673年十二月,吴三桂起兵的消息传来后,清朝就立即抽调了八旗劲旅南下平叛。故而,北京城一时处于兵力空虚的状态。于是,次月的“杨起隆之乱”险些爆发。当时,杨起隆以明朝朱三太子为号召,多方联络,很快联络了一批满洲贵族的各级家奴和京中百姓。他们约定:元旦时,他们将趁官员入朝的机会放火为号,“各杀其主”以制造混乱。杨起隆许诺,如果家奴刺死官员,则杨起隆建立政权后,该官的职位即由杀主的家奴担任。最后,这场还未举行的叛乱便被清朝都统图海平息。平息“杨起隆之乱”后,又有密报说河北总兵蔡禄正密谋起事。蔡禄原为郑成功部将,降清后被提拔为总兵。吴三桂叛乱后,蔡禄见吴三桂势力庞大,乃萌生反心。康熙知道后,深知此事重大干系,蔡禄驻扎在河南沁阳,地处黄河北岸,不仅临近北京,还控制着洛阳通往山西、河北的要道。如果蔡禄响应吴三桂,后果不堪设想。1674年,康熙派人出其不意地擒获了蔡禄。

当清朝消除卧榻之患以后,谋划与清朝划江而治的吴三桂已经与清军在长江南北两岸呈现了短暂对峙的局面。为了获得更大的筹码,吴三桂开始分出两部兵力,一路由四川经汉中攻陕西,一路由湖南攻江西。1674年12月,随清朝大臣莫洛前往汉中前线抵抗吴三桂军队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宁羌叛变,清朝西北边防洞开。为了稳定西北,清朝连忙左支右绌地继续抽调军队。这下,京城地带更加空虚的清朝又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灭国危机。这,便是察哈尔部布尔尼兴兵叛乱。布尔尼,是当年和清朝先祖努尔哈赤、皇太极争锋的蒙古林丹汗之孙。林丹汗被皇太极剿灭后,其子投降清朝。为了笼络林丹汗的儿子,清朝下嫁了一位公主,布尔尼即是清朝公主所生。吴三桂叛乱后,布尔尼眼见满清八旗已不复当年,想起祖父被皇太极剿杀,父亲被清朝削爵关押在京师,布尔尼随即联络内蒙古奈曼部于1675年3月举兵反清。此时,清朝已经无兵可派。后来,孝庄太后举荐图海担任大将。5月,清朝大将图海率八旗家奴平定布尔尼。如此,换作你是皇帝,会不会御驾亲征?


大福读史


首先在封建王朝,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皇帝的安危十分重要。如果一个国家的皇帝发生不测,这种情况下,往往都是储君还没有做好接班的准备。对内,皇帝突然不测,容易引发乱臣贼子的篡位野心,有名如秦皇驾崩,蒙氏一族,大皇子扶苏,及大秦王朝诸多正直之臣全不在身边。留在秦皇身边的是小人赵高和功利之心极重的李斯,于是乎,胡亥即位,秦二世而亡。对外,可能会引发外部民族的觊觎,趁着权力交接不平稳之时来犯。当时的情况是,噶尔丹虎视眈眈。康熙帝的储君年纪还有小,如果把权力交给一个女人,孝庄,又有损帝国的威名。再说三藩之乱又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平定。一个帝国的皇帝,长期在外御驾亲征,也不是一个合理的做法。朝堂之上有一干骁勇虎将,为什么不用呢。 甘陕的王辅臣受吴三桂蛊惑,起兵造反,对京师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康熙一直在费劲心思安抚王辅臣。另外康熙不御驾亲征,代表了一种自信,相信消灭吴三桂不在话下,真正令他忌惮的是噶尔丹。彼时朝局稳定,储君已有能力暂理国政,康熙本人即位也久了,有了很高的个人威望。



清冷黄昏曲终人散


茫茫漠北草原御驾亲征利于兵马调度,粮草后勤保障,提升士兵士气,更重要的是利于树立帝王武功形象,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被围歼灭可能性微乎及微,利大于弊,康熙御驾亲征属于做秀而已,胜败只是时间机会问题,而三藩叛乱皆能征善战明朝反叛的士兵,叛乱之地又是汉族居住地,人口稠密,各种利益交织风险难测,御驾亲征有被围歼灭的可能性,风险大,京城当时也不安定,朝廷内部也是不稳,所以坐镇京城,派亲信征讨是上策,也是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加上吴三桂再次反叛本身就失去天时地利人和败局已定只是时间问题。康熙何等聪明大势已定就不会冒不必要的风险收获功劳指日可待。


苍茫大地一棵草


康熙本人好像是想亲征的,但被人劝住了。三藩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皇帝长期在外朝政怎么办?孝庄毕竟是个妇人,可不好正面处理朝政,这时候储君又小,给福全或者索额图明珠等大臣又怕在出个多尔衮鳌拜。另外长期不胜对皇帝的威信可是很不好的,那种情况下傻子才会亲征。再说国家大事能看敢不敢吗?要看哪个选择最有利,有图海岳乐杰书不用为什么要自己上?


古风歌歌喉如花


皇帝御驾亲征,必须有十足的取胜把握,否则不如不征,亲征如果失败,国家就有灭顶之灾,类似的可以参考明英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