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名的賢惠皇后有哪些?

史海趣談A


賢惠的皇后,關鍵在於兩點,首先是其身份高貴,為一國之國母,皇帝的正妻,皇家宮廷中的掌門人,也是天下女子效仿與尊崇的對象。

其次在於賢惠二字,賢惠一定是在其人生中做的事情,對當時的皇家,國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天下女子做了好的典範!

有皇帝才會有皇后,皇帝則是由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開始,然則,秦二世而亡,自漢開始,皇后才正式步入了歷史的舞臺,甚至挑起了大梁,站上了舞臺!

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賢惠皇后當屬呂雉無疑!

呂雉是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的髮妻,也是開國皇后,自劉邦起兵沛縣到楚漢相爭,最終建立大漢,呂雉都起了重要作用

1為劉邦生育嫡長子,確立勢力繼承人,穩定人心

2呂氏家族能人輩出,幫助劉邦南征北戰

建立漢朝後呂雉也是兢兢業業與丈夫一起經營百廢待興的國家,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為劉邦外出平定叛亂時,她聯合蕭何誅殺漢初三傑的淮陰侯韓信,解決了一個重大隱患。

在漢初時代,地方異性諸侯強勢,中央勳貴驕橫,劉邦出身平民在貴族掌權的傳統下,西漢王朝經歷了艱難困苦的立基時期,而這一段時間內,賢惠的皇后呂雉也在幫助丈夫的同時不斷鍛鍊自己的能力,壯大自己的勢力,為日後的鳳鳴長安(太后稱制,國家經濟恢復,為文景之治奠定基礎,以及悲劇的諸呂之亂)奠定基礎!



歷史簡譜


我來答!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名的賢惠皇后 實在太多,這裡舉三個例子。

【竇太后】

姓名:竇氏 出生年月:不詳 出生地:清河郡觀津縣

政治面貌:漢文帝之妻 去世時間:前135年

主要事蹟:漢惠帝的時候,竇姬入宮伺候呂太后,後來被賜予代王劉恆。劉恆繼位後竇姬被立為皇后;景帝繼位後尊為皇太后;漢武帝繼位,尊其太皇太后。一生歷經四個朝代,生育一女二男,對漢朝的後宮“管理”有很大的貢獻。

【獨孤皇后】

姓名:獨孤伽羅 出生時間:544年 出生地:河南洛陽

政治面貌:隋文帝之妻 諡號:文獻 皇后

主要事蹟:

隋文帝朝堂政治系統的核心人物,在她的積極參與和協助下,隋文帝北御突厥,南平陳朝,一統華夏,使得社會安定、國家富強,使動盪的南北方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逐漸融合,開啟了隋唐盛世。

【孝莊文皇后】

姓名: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出生年月:1613年3月28日 出生地:蒙古

政治面貌:皇太極之妻 諡號: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

主要事蹟:

在清朝入關特別困難的情況下,維持了清皇室的團結,不僅是皇太極的賢內助,更是培養了順治,康熙歷史名君,對扭轉當時分裂的中國,使中國歸於統一具有重要作用,更關鍵的是能做到歸還權利於皇帝,沒有貪戀權威。

除了這三位賢后,歷史上還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細說。


剛剛才說


歷史上有很多賢惠的皇后,這裡簡單介紹東漢光武帝光烈皇后陰麗華、東漢明帝明德馬皇后、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唐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宋仁宗慈聖光獻皇后曹氏、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以及明熹宗懿安皇后張嫣,還介紹了生前未被冊封為皇后的唐高祖李淵穆皇后竇氏和後梁太祖朱溫元貞皇后張惠。

東漢光武帝光烈皇后陰麗華。陰麗華的漂亮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劉秀在未發跡時就很仰慕她的美,在京師長安讀書期間曾見到執金吾率軍出行的宏大場面,因此感嘆道:“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更始元年(公元23年),劉秀娶陰麗華為妻。不久劉秀就被派往河北,夫妻二人就此分別。劉秀在河北發展壯大過程中,迫於形勢迎娶郭聖通進行政治聯姻。更始三年(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稱帝,不久劉秀遷都洛陽,將陰麗華接到身邊。很快,劉秀便打算立原配陰麗華為皇后,然而陰麗華卻推辭不受,認為自己資格不夠,不能勝任皇后之位,始終不肯接受。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皇后郭聖通被廢,陰麗華才被封為皇后。儘管陰麗華在政治上沒有建樹,但她生性善良,心胸開闊,始終理解、支持丈夫劉秀,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東漢明帝明德馬皇后。明德馬皇后是歷史上有名賢后,備受史學家推崇,可以說是當今女人學習的榜樣。她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女兒,13時進入太子宮,與其他人相處得很好,受到眾人的一致稱讚,自然也受到太子的專寵。漢明帝登基後,在皇太后陰麗華的支持下,馬氏被立為皇后。貴為皇后,馬氏愈加謙遜恭敬。馬皇后知書達理,待人溫和,謙遜樸實,在政事上也嚐嚐幫助漢明帝,因此漢明帝對她的寵愛和尊敬日益加深,始終不衰。漢明帝死後,她被尊為皇太后,她拒封外戚,嚴格約束自家兄弟,堅決不允許給外戚封爵,後人敬仰不已。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

獨孤伽羅出身權貴之家,十四歲那年嫁給楊堅,也就在那一年父親被殺,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權臣猜忌。夫妻二人不離不棄,恩愛有加,獨孤伽羅低調謙恭,為丈夫消禍。北周政局動盪之時,她勸丈夫定下立隋大計。隋朝建立後第三天,獨孤伽羅就被封為皇后,參與朝政,輔佐和支持丈夫,“政有所失,隨則匡正,多有弘益”,“開皇之治”的盛世局面的出現,獨孤伽羅功不可沒。



唐高祖李淵穆皇后竇氏。竇皇后生前並沒有被封為皇后,她去世時唐朝還沒有建立。唐朝建立後,唐高祖李淵追封她為穆皇后。但她確實是一個賢惠的女人,是那個站在成功男人李淵背後的女人。竇氏出身非同尋常,聰慧剛毅,頗有才華。公元581年,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禪讓,改國號為隋,建立隋朝。竇氏知道後大哭,說:“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嫁給李淵後,夫妻二人相親相愛,夫唱婦隨。李淵父親死得早,家事全由母親獨孤氏一人操持。竇氏對婆婆非常孝順,婆媳感情非常融洽。有一次,婆婆獨孤氏病重,家裡年長的幾個妯娌嫌獨孤氏脾氣暴躁而不願意照顧,只有竇氏日夜不離左右,衣不解帶,小心侍奉,伺候婆婆將近一個月。不僅如此,竇氏曾多次在危難時幫助李淵,促其初定大業。

唐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長孫皇后出身將門,其父為名將長孫晟(成語一箭雙鵰的主人公)。她13歲嫁給李世民,李世民登基13天就冊封長孫氏為皇后。長孫皇后賢良淑德,也是那個站在成功男人李世民背後的女人。唐太宗在位時期,她善於借古喻今,匡正唐太宗為政的失誤,並極力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有一次,大臣魏徵當面駁斥了唐太宗,唐太宗為此十分生氣,在長孫皇后面前大發牢騷,還揚言找機會一定要殺了魏徵。長孫皇后聽後下去打扮一番,身著皇后的禮服出來對唐太宗行大禮,一本正經地對唐太宗說:“恭喜皇上。”唐太宗不解,問為什麼這麼說,長孫皇后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才有正直的大臣,如今能有魏徵這樣正直的大臣,可見陛下您很賢明,所以我才恭喜你!”唐太宗明白了長孫皇后的意思,就消氣了。長孫皇后還派人給魏徵送禮,稱讚魏徵的直諫,鼓勵他繼續正直,盡心輔佐李世民。唐初“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自然也離不開長孫皇后。



後梁太祖朱溫元貞皇后張惠。張惠也是生前並沒有被封為皇后,後梁太祖朱溫稱帝之前就已經病逝,乾化二年(公元914年),張惠被追冊為元貞皇后。雖然朱溫在歷史上臭名昭著,但他卻有一個很賢惠的妻子,朱溫的荒淫無道也在他妻子死後。張惠為人賢明精悍,敢做敢言,深受朱溫喜愛和敬重。朱溫喜怒無常,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殺人。而每當朱溫大動肝火要濫殺無辜時,只有張惠敢於與夫硬碰,繼而進言規勸,挽救無辜。

宋仁宗慈聖光獻皇后曹氏。曹皇后出身將門,其祖父為北宋開國功臣曹彬。她熟讀經史,性情慈愛,節儉樸素,處事敢作敢為而又謹小慎微,儘管她非常賢惠,但因為相貌普通,且終身未生育子女,所以宋仁宗不是特別寵愛她。可她並不計較,靠著自己的謹慎和寬容,曹皇后保住自己的地位,直到最後,宋仁宗死後,她又輔佐宋英宗、宋神宗,青史留名,是北宋乃至宋代難得能稱上賢德的皇后。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馬皇后是元末起義軍領袖之一郭子興的養女,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馬氏嫁給朱元璋。在此後的歲月了,兩人感情深厚,患難與共。明朝建立後,明太祖對馬皇后也一直非常尊重。後來,明太祖大殺功臣宿將,馬皇后總是婉言規勸,明太祖對她的建議也往往能認真聽取和採納,有所節制,因為馬皇后的勸阻而能夠減免刑罰的人有很多。有一次,大臣宋濂的孫子宋慎被牽扯進胡惟庸案中,明太祖想處死宋濂,馬皇后勸阻明太祖說:“普通百姓家為孩子請老師,尚且將尊師之禮奉行一生,何況我們天子之家呢?(宋濂是太子朱標的老師)況且宋濂住在家裡,一定不知道實情。”明太祖不聽。正好趕上馬皇后侍奉明太祖吃飯,馬皇后不飲食酒肉。明太祖問原因。馬皇后回答說:“我在為宋先生作福事。”明太祖內心也感到悽然,於是放下筷子站起來。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明熹宗懿安皇后張嫣。明熹宗在位時期,皇帝昏庸,奸臣當道,魏忠賢和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兩人聯手為非作歹。在當時混亂的局勢中,皇后張嫣始終清醒,經常對明熹宗正言匡諫。她個性嚴正,非常痛恨魏忠賢和客氏的行徑,多次在明熹宗面前說兩人的過失,希望他能“親賢臣遠小人”。有一次,明熹宗去見皇后張嫣,看到桌子上有一本書,就問:“是什麼書呢”張嫣說 :“《趙高傳》。”明熹宗病危時,張嫣說服了明熹宗將皇位傳給弟弟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起義軍攻陷北京,張嫣在寢宮中自縊身亡,殉國明節。



歷史上還有很多賢惠的皇后,比如隋煬帝愍皇后蕭氏、宋真宗章獻明肅皇后劉娥、宋哲宗趙煦的皇后孟氏、明成祖朱棣仁孝徐皇后、明仁宗朱高熾誠孝張皇后等。

歷史也證明,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


猛在一本正經地說


評價評價皇后賢不賢惠,首要因素是皇后不爭權,

所以歷史上覺大部分的賢惠的皇后,基本都是先丈夫一步去世的,

基本上歷史上所有的皇后在當皇后的時候都是賢惠淑良的,在當太后或者太皇太后的時候,是大部分不賢惠的,因為參與權利,因為不符合主流的政治價值觀,尤其是在男權社會,在儒家構建的道德體系下。

以下是我認為賢惠的皇后,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明英宗的皇后,生死無常下至死不渝的陪伴,最黑暗最無助時候的安慰,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西漢文帝劉恆皇后(竇氏)

西漢武帝劉徹皇后(衛子夫)

西漢宣帝劉詢皇后(許平君)

東漢光武帝劉秀皇后(陰氏)

隋文帝楊堅皇后(獨孤氏)

唐高祖李淵皇后(竇氏)

唐太宗李世民皇后(長孫氏)

後粱太祖朱溫皇后(張惠)

宋真宗趙恆皇后(劉娥)

明太祖朱元璋皇后(馬氏)

明成祖朱棣皇后(徐氏)

明英宗朱祁鎮皇后(錢氏)

清聖祖康熙皇后(赫舍里氏)

清世宗雍正皇后(烏喇那拉氏)





阿馳2585


朱元璋的馬皇后,與朱元璋可以說是患難與共。

朱元璋投入紅巾軍以後,職位逐漸升遷,同時紅巾軍領袖郭子興開始猜忌朱元璋,並將他囚禁。馬皇后是郭子興的義女,為朱元璋說情,還給他送飯。

朱元璋登基以後,大肆殺戮功臣,馬皇后就經常規勸,救了不少人的命。太子的老師宋濂被兒子牽連入獄,朱元璋本來要殺他,馬皇后又來求情,使宋濂免於一死。

馬皇后還非常儉樸,深知這江山得來不易,處處做後宮的表率。馬皇后病逝後,朱元璋傷心不已。由於沒有馬皇后的良言相勸了,朱元璋處事更加操切,殺人更加肆無忌憚了。



華聲1818


本人最推崇的賢后就是長孫皇后,李世民的老婆,長孫無忌的妹妹,真正稱得上一個賢字,母儀天下。其他的後,好像都印象不怎麼深刻。首先,長孫皇后嫁給李世民可謂是顛沛流離,先是亂世,戰亂不斷,李世民要打仗,他要持家。然後是兄弟內鬥,李建成派人殺李世民家眷,緊接著是羅藝要李承乾做人質,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一個女人難以承受的,但是他卻為了李世民的大事,把這些事情都處理好了,這就是賢。再有就是對國家,長孫皇后也做了很多母儀天下的大事。首先是女誡,唐代女子教科書,這可是了不得的功績。再有就是對後宮的管理,可謂井井有條,現在的電視劇都沒有人拍李世民貞觀初年的後宮,因為沒有意思,沒有戲劇效果。還有他對房玄齡、侯君集、長孫無忌等臣子關係的處理,都是可圈可點的。真正稱得上是一代賢后。最重要的一點沒有說,玄武門事件,他為了李世民,自己承擔了天下罵名,這樣的女人,可謂為了自己的丈夫,付出了一切!


相聲與歷史


西漢的話,衛子夫和許平君都是賢后

東漢的話,是陰麗華

隋朝的是獨孤伽羅

唐朝估計只有長孫皇后了

北宋是劉娥,隨垂簾聽政,可史書所評,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明朝的馬皇后也算是一代賢后

清朝論賢后,富察皇后算是一個,慈安皇后個人感覺,雖然賢良,但是並沒有太好的規勸丈夫


鍾顧惜朝


朱元璋妻子馬皇后,我認為是最優秀的。


如煙19781009


許平君死的早,不過應該可以入選


鐵未銷說歷史


光烈皇后陰麗華 娶妻當如陰麗華 唐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 觀音婢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秀英 大腳馬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