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有多會撈錢?一個小花招,撈了鐵路公司60%的股份

洋務運動以來,中國開始出現很多企業,這些企業,分為官辦、商(民)辦、官商督辦之類,國家缺錢時,就吸引民間資本,甚至鐵路也出現民間資本。導致清政府滅亡的,實際是引發武昌起義的四川保路運動,背景是國家要把各種性質的鐵路公司全部收歸國有。廣東鐵路公司為什麼不鬧?

盛宣懷有多會撈錢?一個小花招,撈了鐵路公司60%的股份

當時清朝主要的鐵路線,就是粵漢線、已經正在修築的川(成都)漢(口)線。廣東鐵路公司的投資人,主要是真實的民間投資人,比如華僑、商人。鐵路在當時,本來是個非常賺錢的項目,但是因為清廷極度腐敗,股票不斷貶值,廣東鐵路公司的股票,當時已經跌到發行價的一半,投資人正急於出手。

盛宣懷有多會撈錢?一個小花招,撈了鐵路公司60%的股份

新的宣統朝廷,為了穩定投資人情緒,決定按票面價的60%支付現銀回購,另外的40%轉為國家保本無利債券(未明確兌現時間)。這個政策一出,投資人相當於下了賊船,及時止損,他們都很滿意,乖乖交出了鐵路所有權,順利實現“鐵路國有化”。

盛宣懷有多會撈錢?一個小花招,撈了鐵路公司60%的股份

在這個過程中,得利最多的是郵傳部部長盛宣懷,他是當時最精明的商人兼高官。郵傳部主導的鐵路國有化行為,他最清楚內情,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撈錢機會。他提前派人到廣東以及南洋地區,找到投資人,按當時市場價(也就是票面價50%)回購股票。商人們正急於出手,於是股票紛紛落到盛大人手裡。等國家回購政策一出臺,這些股票讓盛宣懷賺得盆滿缽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