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晚清重臣,張之洞與李鴻章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浮華與陰霾


張之洞與李鴻章雖然沒到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但二人的關係不融洽是真的。

張、李二人同朝為官,在一些政見上難免有些分歧,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兩人關係鬧的比較僵。

據說李鴻章逝世的時候,朝廷百官都到李府弔喪,每個人的臉上都不少悲痛之情,就連老佛爺慈禧得知死訊,都痛哭流涕,評價他“朝廷之臂膀,卿家離世,非大清之幸”。唯獨張之洞,不單不親自去弔唁,而且只差人送去一個“奠”字。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兩人的隔閡有多大。

▲李鴻章與張之洞

兩人出身不同,而且張之洞看不慣李的左右逢源。

“一萬年來誰著史,八千里外慾封侯”。這是李鴻章未入京前所做的詩。不難看出,他的報復就是遍交海內知名士,去訪京師有道人。

不止嘴上說說,而且付出了行動。

到了北京,他走訪各個朝中大員,煮茶論道,中間免不了阿諛奉承和實際的利益實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曾國藩。李直接以家子門生的身份拜入曾國藩門下,與他朝夕相處,名為學習經世之法,實則是為了打通京城的關係網。

曾國藩會看相,這在當時官員圈子裡是人盡皆知的,曾就給李鴻章看過:“身材魁梧,如同鶴立雞群;相貌英俊、目不斜視,實乃人中龍鳳。”

▲李鴻章與恩施曾國藩

在曾國藩的提攜培養之下,李鴻章的仕途青雲直上。李鴻章從翰林院出身,到後來擔任直隸總督、組建軍隊少不了曾的功勞。

而張之洞呢,他的為官之路可謂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他認為,大丈夫行的光明磊落,只有真本事才能夠強兵富國、假把式只能誤國。所以張之洞是不用李的那一套溜鬚拍馬之術,甚至說是厭惡至極。

張三次應試科舉,前兩次均沒有考中。張的父親張鍈時任遵義府知府,只要稍稍運作一下,給京城裡上下打點,張之洞中個進士是沒有問題的。但被他義正言辭拒絕了。



▲張之洞

而且張之洞從一個七品的翰林院編修使做到山西巡撫,花了整整18年!說句實話,張的才華不比李鴻章差,如果他能夠運用人情世故,稍微做點世俗之事,也是可以像李鴻章一般平步青雲的。

所以當自詡為“清流派”的張之洞與左右逢源的李鴻章相遇,張對於李的為人處世自然是看不慣的。而且兩人各有文才,對於李早早發跡心中也是頗有微詞的。

張、李二人對於政事的見解有衝突,也惡化了兩人的關係。

二人雖然都是洋務運動的主導人物,同一陣營,但對於其中的諸多分化細節持不同意見。李鴻章主張興建海軍,北洋艦隊;張之洞主張振興國家重工業,漢陽鋼鐵廠、漢陽兵工廠。甲午戰爭,李主張以海防為主;張主張重點是陸防。

▲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鋼鐵廠、兵工廠

在中日宣戰之後,張之洞就曾積極致電李鴻章,提出“無論或戰或和,總非有船不行”,指出了國家僅海軍強大,無法對抗崛起的日本。而且先後三次聯絡李,他可以率兵到遼寧山東等地提供支援,萬一海軍失利,可以提供一道強有力的陸地支援防線,以備不時之需。

但當時的北洋艦隊號稱亞洲武器裝備最精良的海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高傲的李鴻章短跑拒絕了張的意見,執意要在海上給予日本重創,好以此宣揚自己組建的水師。

▲北洋水師:定遠艦與鎮遠艦

萬萬沒有想到,花重金打造的這支部隊全軍覆沒,鎮遠號、定遠號也沉入海底。

所以之前二人的關係雖不是多麼親密,但同在一個屋簷下還是相互扶持的。但這件事之後,張之洞與李鴻章的關係徹底鬧僵。

在對外關係上,張之洞的強硬和李鴻章的求和如同水火一般,一個朝廷中必定不能同存。

甲午戰敗後的《馬關條約》和八國聯軍後的《辛丑條約》,對於當時的朝廷來說是顏面盡失,而朝中的官員也分成了兩種態度。

一種態度就是喪權辱國之條令萬不可籤,必須整頓軍隊,重振大國風範,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張之洞,也稱之為主戰派。另一種態度就是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秉承“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態度,簽訂條約得以殘喘,代表人物為李鴻章,也稱主和派。

就這樣,官員一下子分成了兩隊,各執己見。但朝廷只有一個,採納了這個建議勢必要冷落另外一撥人。

▲馬關條約簽訂現場

當時的慈禧也認為打是打不過了,洋人要錢就給他們錢,幾年後的稅收就收夠了;洋人要建鐵路就建鐵路,花的又不是她自己兜裡的銀子。所以在思索之後,採納了李鴻章等主和派的建議,跟洋人議和,保全自己。

這樣一來,李鴻章可算是出盡了風頭,在日本簽完《馬關條約》又在北京籤《辛丑條約》,同各個國家的代表會面洽談,忙的是不亦樂乎。而且李會辦事,這一點讓慈禧很是受用。而且李鴻章對於主戰派那些人是看不上的,這樣的情況下議和才是最好的辦法,如果硬打,無疑是以卵擊石。

▲辛丑條約簽訂現場

反觀張之洞那邊的主戰派,看到統治者如此軟弱、國家日漸淪喪,悲痛不已。對於那些主張議和的人也是恨之入骨,認為就是他們才讓大清慢慢衰敗,成為西方人的笑柄的。


所以張之洞與李鴻章的關係,就是這樣從陌生到不屑,再從不屑到僵化的過程。


土豆夜談


張之洞和李鴻章同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列,都是晚清極具影響力的漢臣。其中,李鴻章是長輩,張之洞是晚輩,兩人都為清朝的存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李鴻章是晚清實力派,以鎮壓太平天國起家,是舉足輕重的淮軍的創建者,同時先後掌舵南洋艦隊和北洋艦隊。其次,李鴻章還是晚清最主要的外交大臣,參與和主導了晚清與列強之間幾乎所有的大事交涉。此外,李鴻章還是晚清實幹家,是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之一。總的來說,李鴻章位高權重,涉足面廣,是晚清的肱骨之臣,清朝僅有的七個賞戴頂戴三眼花翎的重臣之一。

張之洞也是晚清的重臣之一,但是張之洞的資歷、聲望和貢獻與李鴻章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和李鴻章一樣,張之洞也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湖北較早實現近代化,以及湖北在近代史上的貢獻,根本上而言就源於張之洞的作用。同時,張之洞還是晚清官場清流派的領袖,最看重個人聲譽。

由於曾經同朝為官數年,張之洞與李鴻章之間產生一些矛盾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並沒有到達老死不相往來的程度。實際上,對於李鴻章這個前輩,張之洞還是很尊重的。兩人的爭端,也主要在於官場上見解的不同。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以後,張之洞和李鴻章還曾進行過聯合。當時的“東南互保”運動,其主要人物就有李鴻章和張之洞。在東南互保密約中,張之洞主張,如果清朝皇室不保的話,那麼張之洞認為應推李鴻章為總統主持大局。由此可見,張之洞與李鴻章之間的關係並不太差。


蘇綻


張之洞李鴻章同為科舉出身,在洋務運動之前,張之洞主張守內陸,而李鴻章有淮軍主張海防,雖然張之洞曾經在新疆為清庭立下赫赫戰功,但顯然朝廷還是更看重李鴻章多一些,以致後來簽署的各種條約都是由李鴻章出面。

洋務運動之後李鴻章組建了北洋艦隊,而張之洞則主持建設重工業方面,如湖北織布局、漢陽兵工廠、漢陽鍊鐵廠等,雖然名聲好,但並無實際業績,功勞方面自認不比李鴻章少,儘管二位都入閣拜相,同為中堂大人,但李鴻章更得朝廷的心,張之洞心裡清楚,只是嘴上沒說罷了,心裡自然不會舒坦,有了隔閡所以關係也就一般,按現在話說就是普通同事之間的關係。

但比起李鴻章而言,張之洞則為官清廉,因為家中人口眾多,日子過得格外艱辛,經常靠派人典當衣物之類予以維持生活!

而李鴻章則富得流油,據《沙皇冬宮檔案》記載:在李鴻章簽署“中俄鐵路條約”後,便從道勝銀行獲得沙俄給予的300萬盧布的回扣,市值50萬兩白銀,李府鼎盛之時有田100萬畝,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兩人的不同風格,走的也是不同的路線,所以交集自然不會太深。

單論誰的功勞大,以事論事上來講也都半斤八兩,各有功過,高就高在張之洞的為官名聲比李鴻章好太多。





周雨果兒


眾所周知,張之洞和李鴻章皆是晚清重臣,但是多數人們說起李鴻章總是以"賣國賊"來稱呼,而對於張之洞都是讚譽有加👍為何兩人同為朝堂重臣,後世對二人卻有著有如此不同的評論?而李鴻章與張之洞之間又是什麼樣的關係?

張之洞 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最早的張之洞其實是以清流派亮相政堂的~歷任兩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他一生的成就就是發展了軍工重工業;創辦了華科大、武大、南大等多所學校!


李鴻章 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一等肅毅侯,他操練淮軍,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參與洋務運動、積極倡建近代海軍、建立北洋水師,但是晚年和八國聯軍簽訂了多條辱國條約並且從中貪汙而聲名狼藉!

李鴻章是洋務派的頭號代表,張之洞在政壇上的政績比前者要晚,但是他們都同樣效忠於慈禧太后。而從興辦洋務而言,又屬同一個立場,一個是洋務領班,一個是洋務殿軍 。



從對外交涉方面看,李鴻章在中法戰爭 、中日戰爭主和,張之洞主戰。因此兩人經常有在政堂上的爭執,但也構不成什麼大的黨派之爭,並不存在什麼深仇大怨。所以我的個人觀點是李鴻章和張之洞之間雖然在政治見解上有不合的觀點,兩人相互看不順眼。但還不至於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吧!

我是小爬,歷史悠久,有不對之處,請多多指教!


努力的黃小爬


二人有政見分歧但不存在老死不相往來!李鴻章生前最後的回電是給張之洞的。張之洞的堂兄張之萬是李鴻章的科舉同年,張之萬是第一名進士(狀元)李鴻章是第三十六名進士(翰林),這種關係在官場很重要!張之洞早年是清流骨幹在收復新疆中法戰爭和海防問題上沒少長篇大論的批評李鴻章!後來外放山西巡撫兩廣總督開始接觸民生興辦實業開始務實經營!尤其是調任湖廣總督後辦漢陽鋼鐵廠兵工廠還得到了李鴻章的幫助和支持!李鴻章臨死前回復了張之洞對於李鴻章的辛丑條約沒有為國家爭到主權和尊嚴!李鴻章當時胃血管破裂在大口的吐血,回電說:香濤國家很窮電報費很貴,我拼了了老命和列強談判,你還站著說話不腰疼!等你將來到中樞執政記住自己的話……若干年後張之洞被攝政王載灃一句“有兵在”也氣的吐血,不久也在報憾中死去!




一葉小舟風雨渡


張之洞與李鴻章之間確有存在觀點分歧,但是不存在老死不相往來。

李鴻章主要經營淮軍系統,參與平定太平天國與捻軍,並主辦洋務,一度擔任北洋大臣,與外國交通,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實幹家。張之洞則是科舉寵兒,狀元出身,以文章聲名卓著,是清流派的領袖,當然張之洞也舉辦洋務,主持漢陽鐵廠。不過他更在乎名聲,而李鴻章則主張做事,影響了自己在後世的評價。

朝廷也有自己的考慮,李鴻章張之洞在曾國藩左宗棠氣候,儼然已經是漢族大臣中最大的兩個派系。朝廷當然要分化控制,而不能讓他們團結,或者壓李扶張,或者壓張扶李,根據具體情況不斷變化。

張之洞與李鴻章也確實有觀念分歧,李鴻章可謂是一個比較傾向拿來主義的官僚,而張之洞則有一定的理學追求,中體西用則是其學術與政見的集大成。因此,在一些具體事務與判斷上,兩個人不免相背而行。不過,這些都屬於共事,而比較少有私怨。然而,在甲午海戰之後,兩個人的觀念分歧愈演愈烈,乃至於出現了較大的衝突,也給人造成了兩個人勢不兩立的印象。很顯然,李張二集團各個小弟鬥爭確實很激烈。



再回答問題之前,先做個不恰當比方,現代的公司分派了兩個區域的銷售總監,他們之間關係會非常密切嗎?同理,李鴻章和張之洞同屬於大清一個公司,確是兩個區域的封疆大吏,各負責一攤子,不是京官天天在朝堂上的同僚,交集本來就少,地域還遠,如何親密得了。另外地方總督如果過於親密有朋黨嫌疑,手握軍政大權,如何讓朝廷放心?而且二人出身不同,一個是科舉探花,博學大儒,一個經世致用,幕僚出身,從出身上兩個人註定就無法走到一起。洋務運動主張上二人分歧也比較大,一個主張國學為體西學為用,另一個則更希望全盤西化,雖然說這是他們政見問題,但對於大事上,二人從不糊塗,也很默契。洋務運動南張北李搞的如火如荼,八國聯軍的時候東南互保穩定了半壁江山,誰都沒奉詔。甚至有野史說,八國聯軍一旦攻陷北方,大清倒臺,東南各省都有共識推舉李鴻章為大總統重建國家。任何歷史偉人都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張李二人作為清朝開明的大臣,主張改革,他們所做的洋務運動是實實在在的實業救國,遠比康有為的戊戌變法實在的多。二人算是大清中興之臣,幫著大清苟延殘喘了好幾十年,卻也是親手斷送大清江山的始作俑者,張之洞親手建立的南洋軍隊發起了武昌起義,打響了反封建的第一槍,李鴻章的北洋軍隊在袁世凱的控制下推翻了大清王朝,改制共和。《走向共和》電視劇裡李鴻章對梁啟超有句經典臺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確如此說,張李作為大清臣子,用資本主義方式搞洋務救封建王朝,只能曇花一現,同時埋下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種子。


劉軍易溯科技


他們不和,更有利於清朝的統治,倒不是說清朝廷故意挑撥兩人之間的關係,而是政府想重用李鴻章,但同時也會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個與李鴻章不是一個派系的人,同時加以扶持。最終大權總是在皇帝手中,不會旁落。作為少數民族統治者經過兩百年統治歷練,他們對權術的掌握,權力的分配爐火純青。而那些位極人臣的大臣們對這種方式也是洞若觀火。

1首先張之洞和李鴻章都是能臣,清政府會在能臣中選不是那麼合拍的人進行培養。

2大臣們也非常清楚清庭的想法,如何建立自己的勢力,該如何對待與自己不和的勢力,以及如何和皇權打交道,都已經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規範。


趙趙趙77


君權至上專制政權,必須在朝中培植互不相容兩派勢力,君權才能穩固。

人與人的關係中,有很多因素決定,使人與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可能早上是生死患難老鐵,形影不離;下午就是水火不容死敵,形同默路。



一是文人相輕,覺得都是翰林出身,學問大家,互相看不起。二是,李鴻章出將入相,擔任首揆,但沒任過學職,沒出入軍機;張之洞名滿天下,門生眾多,清流派首領,但文治武功欠缺,李也看不上他。

三是政見不同,不相為謀。四是李經營八方宦囊頗豐,還有收受俄人賄賂的傳聞,張則清貧廉潔,自然不屑李之所為;李則看不上張的迂腐率直,言語空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