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赤壁之戰中沒有吹東風,曹操還會不會贏?

古今譚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赤壁之戰誕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比如“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可惜這些民間流傳的故事一大半都是虛構的。正史上曹操無論是否有東風赤壁一戰都是失敗了,但敗給了瘟疫、敗給了戰術、敗給了水土不服……唯獨沒有敗給東風。


一、瘟疫

曹操在赤壁之戰前因為北方士兵不習水戰,以及軍隊深受水土不服和瘟疫的困擾,曹軍戰鬥力嚴重損耗。

據史書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三國志》”

周瑜在戰前做動員的時候也強調曹操北方人水土不服,加上赤壁之戰發生在冬季,更是瘟疫高發期。


二、內患未平

首先、曹操雖然擊敗了袁紹父子,也戰勝了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但是西北地區還有馬超、韓遂等人時刻威脅曹操。

其次、曹操麾下水軍大都是荊州降將,其忠誠度也存疑。

第三、眾志成城

周瑜率領的孫劉聯軍在曹操大軍壓力之下眾志成城,整個東吳和劉備勢力合作無間。



第四、戰術失誤

曹操為了讓北方士兵熟悉水戰,就讓船舶直接互相鏈接,雖然更平穩但不易移動的弱點也很明顯。

這一弱點被周瑜和黃蓋看破,於是黃蓋假投降,帶著小船,實施了火攻。


所以說在真正的三國曆史上,曹操赤壁之戰敗於上面四個原因,唯獨沒有東方風的原因。


但是如果問的是三國演義之中赤壁之戰的故事,那麼要是沒有了孔明借東風這場戲,如何凸顯諸葛亮智慧如神似妖呢?必須是借東風才是赤壁之戰的最大功臣啊。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首先,東風之說卻是誇大,其實火燒的並不是赤壁,而是烏林,倆地隔江相望。曹軍向南渡江攻向赤壁,第一仗就吃了虧,故退守烏林才有的黃蓋放的那場大火。所以從一開始曹軍就不沾光。

再說東風,據《中國造船史》一書分析,中國風帆技術出現在戰國時期,而到漢代則已經很成熟了。其中以三國東吳萬震所撰寫的《南州異物志》中對帆船技術的記載最為寶貴(《太平御覽·卷七七一》),這裡面就詳細記載了可利用側向風力的用盧頭木葉製成的帆,這種帆可以“其四帆不正前向”。因此,當時東吳水軍戰船裝備有可利用側風的帆是可以確定的。所以,黃蓋的火攻船,並不是必須正好沿風向開進,而可以利用側向風。退一步說,沒有風力的作用,火攻的計劃依然可以實施。黃蓋完全可以把裝滿了乾草的船,由南岸的上游之處,斜對著北岸的下游之處行駛,倚仗水力,而不是風力。



老白說歷史123


即使沒東風.曹操水軍兩將軍已殺,要敗也是早與遲的事,絕對沒有贏字可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