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伊莎貝拉·露西·伯德

1894年,英國旅行家伊莎貝拉·露西·伯德到中國旅行,從牛莊登陸,經奉天(今瀋陽)、天津,9月份輾轉來到北京。此時,甲午戰爭已經爆發。有鑑於當時的時局,英國公使並不希望她在此時造訪北京,不過由於伯德女士聲名在外,所以公使館最終還是給她發了通行證。伊莎貝拉·伯德乘坐一艘民船在直沽河和北運河上航行了5天,終於抵達北京。在北京的兩個星期中,伯德帶著一名中國隨從,在城裡到處轉悠。他們沒有遇到任何敵意,伯德用她隨身攜帶的三腳架照相機拍攝了許多照片。

10月5日,情況急轉直下。時任大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發來警報,要求海關所有已婚職員前往南方的辦事處,所有歐洲女性和兒童立即離開北京。因為,9月15日中日甲午戰爭中最重要的一場戰爭——平壤之戰爆發,清軍大敗。與此同時,北洋海軍在海戰中也損失慘重。所有駐北京的外國官員都害怕戰敗的消息會激起北京百姓對所有外國人的仇視,因此開始大面積撤離北京。伊莎貝拉·伯德也只好中斷此次旅行,離開北京。在離京前,伯德女士給英國《泰晤士報》發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在幾位消息靈通的老居民看來,北京從未像現在這樣安全。”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穿滿族服飾的伊莎貝拉·伯德(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大清門——紫禁城的入口

這張照片是伯德女士站在城牆上拍攝的,當時外國人是不允許涉足皇宮大內的。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英國駐大清朝公使館內(淳親王府)(1894)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英國公使館的馬車

站在畫面左側的是英國女王派駐中國的全權領事甘伯樂,坐在馬車上的是公使館一等秘書寶克樂。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北京內城東南角樓(1894)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北京崇文門城樓西南面(1894)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北京崇文門城樓南面甕城內(1894)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北京觀象臺明制渾儀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上海豫園茶樓(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長江三峽江段(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長江三峽江段(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萬縣拱橋(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成都水磨坊(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綿竹廊橋(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灌縣廊橋(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都江堰二王廟屋頂樑架(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灌縣土地廟的入口(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雙層廊橋(1896)

歷史影像:甲午戰爭爆發時,一個英國女人拍下的滿清時期老照片

▲川西理番廳(阿壩州理縣薛城)的甘堡屯(甘堡藏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