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歷史上的岳飛鎮壓鐘相和楊么起義軍是對還是錯?

歷史大變局


每當政治腐敗,朝代更迭的時候,就是農民起義大規模爆發的時候。

除了個別的野心家以外,參加農民起義的大部分都是衣食無著的窮苦百姓,他們大多是為了生計,不得不參加農民起義。而且在我國古代,百姓們除了真的活不下去,是不會參加起義造反的。

鐘相、楊么起義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也絕對稱不上是正義的。

鐘相、楊么起義,提出了“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一開始確實是殺富濟貧,將貪官汙吏、地主的財產平分,並且,但凡是參加起義軍的百姓都免除賦稅,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擁戴,實力急劇膨脹,在最強盛的時候擁有數十萬義軍。

如果鐘相、楊么真的能夠推翻南宋,取代南宋與金國作戰,也不失為一代明主,我也非常願意支持他們,但是這只是一種遐想。

鐘相、楊么起義後期,嚴重腐敗並且勾結金國。

在起義軍壯大以後,鐘相、楊么逐漸背離了“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種種行為逐漸向窮奢極欲靠攏、慾壑難填靠攏,而參加起義的窮苦百姓依舊窮困潦倒。

鐘相、楊么出身窮苦百姓,並且號稱為窮苦百姓做主,但是在勢力強大以後,卻逐漸背離了窮苦百姓,當然也失去了百姓的擁戴。

最重要的是鐘相、楊么已經喪心病狂,與金國和金國的走狗“偽齊”勾結,約定一起攻擊南宋。

這樣的情況下,岳飛奉命征討鐘相、楊么真的毫不為過。

實際上,南宋一共徵調了20萬大軍討伐鐘相、楊么,岳飛雖然參與其中,但是充其量只是一個副將、偏將,在封建皇朝的命令下根本沒有自主權。

總共二十萬大軍,“張俊為諸路兵馬都督,岳飛為荊湖南北路置制使”,雖然具體的官職劃分不清楚,但是毫無疑問,岳飛不是主帥。

事實上,岳飛只是散發招降的命令,起義軍各大首領就“爭相投降”,唯有極個別的頑固分子利慾薰心拒不投降,最終被殺。

農民起義雖然不能說是錯誤,但是受限於農民起義的知識水平和見識,因此大都以失敗告終,並且給封建王朝,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的苦難,鐘相、楊么也不例外,給偏安一隅的南宋增添了很多麻煩。

實際上,岳飛是主張聯合起義軍的,前提是矢志抗金。

岳飛在四次北伐中之所以能夠取得輝煌的戰果,就是因為岳飛始終堅持聯合北方抗金力量,也就是北方淪陷區的起義軍。至於江南地區洞庭湖的鐘相、楊么起義軍,真的無法容忍。

並且岳飛在征戰中俘虜的大量“偽齊”和起義軍將士,岳飛從來都是主張收降、整編精壯,遣返老弱,這也是岳家軍能夠飛速成長壯大的原因。

當然,岳飛治軍極嚴,岳家軍的口號是“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獲得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讚美。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地方叛亂,作為軍隊統帥,只有不折不扣的執行剿滅任務,豈能違抗軍令,任何時候軍隊不聽指揮,違抗軍令,就行同叛逆,岳飛沒有理由不去剿滅叛亂,畢竟自古官匪不兩立!就算你造反的理由有多充分,在軍隊眼裡,也不值得同情。有些人說造反的人吃不飽穿不暖,是被逼上絕路的,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但是你要知道歷來造反的,如果失敗,大多數都是凌遲處死,曝屍荒野,收屍都沒有人敢去。

剿滅叛亂並沒有影響岳飛的光輝形象,鐘相楊么起義,佔領了19個州縣,盤踞在八百里的洞庭湖,嚴重威脅南宋朝廷的統治,朝廷前後派去了20多人去招降,一點兒效果沒有,總共出動七次大軍才將楊么鐘相的起義大軍消滅。如果不是岳飛誘降,分化瓦解叛軍,這場農民起義不知道還要蔓延多久。

不要忘了,當時南宋政權立足未穩,宋高宗被金人搜山檢海,一路追到海上,嚇得尿褲子。外有金人大軍壓境,內部叛亂頻仍。鐘相楊么立足未穩,就急著稱王稱霸,試問那一個皇帝能夠容忍叛逆,更何況剛經歷苗劉兵變,嚇得幾近陽痿的趙構?

岳飛平定叛亂之後隨即下令給全部老弱百姓分以米糧,允許他們回鄉耕種,難道還不夠嗎,他如果是一個冷血的人,他會這樣做嗎,剿滅鐘相楊么之後,只是斬殺了負隅頑抗的頑固分子。起義軍的熱血男兒們後來都加入了岳家軍,抗金報國!岳飛不求高官厚祿,不求榮華富貴,一片赤誠,精忠報國。岳家軍軍紀嚴明,百姓愛戴,就連金人也稱讚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所以岳飛是無可指摘的,是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如流水兮逝如風


岳飛的忠誠,是對宋朝皇帝的忠。他要讓宋朝苦難的百姓永遠生活在腐敗政權之下,岳飛絕不允許外部勢力對宋朝滲透,堅決鎮壓殘酷殺害農民義軍。岳飛只忠於宋朝,是皇帝的忠犬,沒有認清中國還有金和遼的事實,宋朝只是中國的一部分割踞勢力政權,萬里長城遠離宋朝上千裡呢?豈能代表中國??中華英雄應該是統一中華,維護民族團結,對外抵抗侵略,為中華老百姓帶來幸福和安全的英雄,而不是僅僅維護腐敗宋朝政權,置百姓於水深火海之中,如果岳飛有民本思想,一定會勸皇帝殺奸臣:除貪官汙史,均貧富,讓百姓有飯吃。致力用仁義統一中華:。這才是中華民族英雄。


用戶1161025766548


對的


正是因為岳飛之後一心為國的舉動,所以岳飛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鎮壓農民起義 ,不要去囉嗦一些階級侷限的問題 ,那時候馬克思還沒出生呢!對於一個將領來講鎮壓國內發動勢力是天職 ,在哪個國家都是正確的 。老百姓自然是因為生活無處找落的起義 ,但南宋不是遍地狼煙 ,其他農民依然吃得起飯 ,北方強鄰虎視眈眈國家未來不定。


難道因為現在的政治正確 ,要求南宋對起義視之不見?南方建立農民政權 ,北方被金國所佔 ,這樣學者們就開心了 。落到金國的華北平原是什麼樣子,誰心裡都清楚 。難道金國管理老百姓的生活就好了 ,指望中興四將都難以消滅的金國由農民政權打敗 ?可笑


世界史圖鑑


歷代統治者,都是攘外必先安內,鐘相楊么起義動搖了南宋統治者的基礎,動了趙構的奶酪,動了官僚集團的奶酪,佔據了八百里洞庭湖,與南宋朝廷分庭抗禮,形成了國中之國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鐘相,楊么提出了‘等貴賤




均貧富的口號,嚴重動搖了統治者的馭民之術和合法性這句煽情的口號直接插入統治者的軟肋,那意思再明白不過,天下者,人人之天下,那不是把統治者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把戲說破了嗎,所以統治者想盡辦法也要鎮壓這場起義。



南宋朝廷幾次派大軍鎮壓,都無功而返,楊么很得意,八百洞庭是老子的天下,若想滅我,除非飛來,這句諶語,斷送了起義軍,趙構把在抗金前線的岳家軍調來鎮壓農民軍,岳飛抱著精忠報國的心態親手參與這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軍,是他一生最大的汙點,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拿我們現在人的眼光看待歷史人物,對他們不公平,他們只是在哪個時代做了他們認為對國家,對人民有利的事,他們問心無愧所以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英雄就是英雄,他們永遠是我們歷史上的英雄,鐘相,楊么是英雄,同樣岳飛也是英雄,



所以在南宋,岳飛鎮壓鐘相,楊么起義,一點錯也沒有,反而有功於社稷。


約定9521


首先,揚么,鐘相的起義是南宋時期的必然,岳飛鎮壓了起義也是必須的,無關對與錯。故然,岳飛抗金而為民族稱頌至今,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客觀的談論歷史,也無關岳飛的形像,只是說:依當時南宋的經濟發展和軍隊的狀況來看,岳飛主張直搗黃龍無疑是在窮兵黷武,岳飛就連收編一支義軍也因無糧草而告吹,僅此一點足以說明當時的糧食供應是多麼的緊缺,軍隊尚且如此何況百姓,當所有人在歐歌岳飛的同時,有沒有人設身處地的想,如果百姓在吃不飽飯時會不會關心皇帝由誰來當?會不會形似枯槁而每天念念直搗黃龍?百姓只有在走頭無路時才會挺而走險,所謂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也不過是頓飽飯,這對當時的窮人來說就是共產主義了,誰還問你黃龍在哪?皇上是誰?起義一旦爆發岳飛自然要參與鎮壓,這不僅是他的忠君思想,更主要的是岳飛的軍旅生涯也就此拉開了帷幕


用戶7322670833693


農民起義反抗官府,如果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就是保護大多數利益和生命安全,開始動機是對的,哪裡有壓迫,超過極限忍受,發生起義,這種義舉應予肯定和支持,但筆者曾經翻閱過農民義軍的資料,大多數起義隊伍,均借農民名義,行自當皇帝的目的,就太平天國為例,起義後建立天國,隨即自封帝皇,壓榨農民,與前朝皇帝沒有區別,甚至還要殘忍罪惡0

筆者認為,岳飛鎮壓楊麼,沒有對錯之分,簡而言之是:奉聖命鎮壓暴動,何錯之有?


青雲忈


什麼農民起義?第一,帶頭大哥肯定不是農民,只是誘騙,脅迫農民參與。第二,絕不是為了農民反抗壓迫。有何‘義’字可言?。只是少數野心家為了實現自己的皇帝夢,綁架農民。即使他們成功了,農民就一步登天了嗎?如朱元璋之流取得天下,百姓上天了嗎?每次暴民作亂給農民到來了幸福?黃巢以人肉做軍糧,朱元璋就建議郭子興多收農民稅負,獲得了豪強的支持,才取得天下,所以岳飛鎮壓兩個魔鬼是完全正確的。


塞外聲3401


作為國家軍隊將領,聽從上級命令,平滅叛亂是本職責任。義不容辭。岳飛平滅楊吆,鐘相的起義軍是正確的。但對岳飛部隊的壯大擴展,引起了宋高宗的恐懼。岳飛的直搗黃龍,迎二聖回朝是宋高宗的心❤病,大忌。朱仙鎮大捷,命令岳飛回撤軍隊,不聽詔令。連發十二道金牌才聽命令回師,宋高宗只怕岳飛會有推翻朝庭的野心❤,才授權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岳飛父子,部將張憲三人。絕了心❤腑大患。


用戶15768110284劉國


任何一個政府,都不能允許有反政府武裝力量存在。從前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如此!

所以,岳飛鎮壓鐘相,楊么,是奉命行事,例行公事,分內之事。

難道你認為岳飛要參加他們才對?你不會真這麼想吧?!

所以,非要說個對錯,岳飛肯定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