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令董宣

洛阳令董宣

東漢初年,江夏郡(今武漢市新洲區)一帶滋生匪患。有一個叫夏喜的江洋大盜,嘯聚山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幾任郡守都拿他沒辦法。

漢光武帝對此事十分頭疼。突然有一天,他想到了一個做事果敢的能臣,特意任命他為江夏太守。

這位能臣在赴任途中,就發佈檄文:“朝廷認為我能夠捉拿賊寇,讓我當了太守。而今我統兵來了,你們考慮考慮,看怎麼辦吧!”匪徒見到檄文,心生恐懼。不等大兵來剿,便紛紛作鳥獸散了,夏喜也金盆洗手不幹了。

這位嚇散匪眾的能臣,就是名震史冊的董宣。

董宣,陳留圉地(今杞縣)人。他的威名,得從當北海相說起。當時,北海有一個惡霸公孫丹,橫行鄉里,無人敢惹。董宣上任後不久,公孫丹要修建一座豪宅,請人占卜,說是一動土就會有血光之災。為避兇險,公孫丹竟讓兒子殺了一名無辜的行人,將其屍體埋在宅下鎮邪。公孫丹的惡行激起了民憤,人們紛紛向官府舉報。董宣一聽,拿人命當兒戲,這還了得?即刻派人捉拿了公孫丹父子,斬首示眾。

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公孫家族糾集30多人,手持兵器圍堵北海相府。董宣秉公辦案,將鬧事的人全部抓了起來。隨後查實,公孫家族勾結海盜、殺人越貨的罪行數不勝數。董宣當即宣佈,將涉案人員全部殺掉。此事一傳開,北海的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然而,青州刺史認為董宣殺人太多,遂上書參劾。不久,董宣被廷尉府拘押,下了大獄。在獄中,他日夜吟誦詩書,處之泰然,毫無懼色。臨刑前,獄吏送酒菜給他,董宣厲聲說:“我平生不吃別人的食物,何況是要死了呢?”上刑車而去。

當時一起受斬刑的共有九人,就要輪到董宣的緊急關頭,獲知真相的光武帝派的特使趕來了,董宣被無罪釋放。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光武帝選調董宣為洛陽令。當時的京都洛陽是全國最難治理的地方。69歲的董宣走馬上任後不久,湖陽公主的家僕大白天行兇殺人,然後躲在公主府裡不出來。官府捕快想捉拿他歸案,但礙於公主的面子,誰也不敢前去搜查。

有一天,公主坐著馬車外出,跟班的正是那個殺人兇手。董宣得到消息後,親自帶著衙役捕快趕來,在夏門亭附近攔住了公主的馬車。公主臉一沉,說:“大膽洛陽令,竟敢阻攔我的車馬!”董宣先施一禮,高聲列舉那個惡僕行兇殺人的罪狀。話音一落,就吩咐衙役把兇手抓起來,當場杖斃。

這可把湖陽公主氣壞了。她急忙跑到宮裡,哭著向光武帝告黑狀。光武帝一聽,大為震怒,立即召董宣進宮,吩咐內侍要當著公主的面,用棍子毆打董宣,替公主消氣。

董宣一看這陣勢,急了:“陛下先別打我,讓我說一句話,而後甘願一死。”光武帝怒氣衝衝地說:“你還有什麼話可說!”董宣一臉凝重說:“陛下是一國之君,應該重視法令。現在,湖陽公主放縱奴僕殺害良民,長此以往,天下還能太平嗎?今天用不著您用棍子打,我自殺便是!”說罷,用力向宮柱上撞去。光武帝連忙吩咐內侍把他拉住,走近一看,董宣已撞得血流滿面。

光武帝怕此事沒法收場,就想給自己找臺階下:“算了算了,你給公主磕個頭賠禮吧!”誰知,董宣怎麼也不肯。內侍把他的腦袋往地下摁,可他兩手使勁撐住地,梗著脖子,勢如臥虎,始終不肯低頭。

內侍知道光武帝並不想治董宣的罪,就大聲說道:“回陛下,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趁勢說:“那就把這個硬脖子的洛陽令給我轟出宮去!”

湖陽公主見光武帝放了董宣,沒好氣地說:“陛下貴為天子,怎麼奈何不了一個小小的洛陽令?”光武帝說:“正因為我是天子,做事才不能全由著個人的性子啊!”

第二天,光武帝賞給董宣三十萬錢,獎勵他執法嚴明。董宣把這筆錢全分給了他手下的官員。

從此,董宣的威名傳開了。洛陽的豪強一聽到他的名字,就嚇得渾身發抖。經過一番治理,京都洛陽的秩序井井有條,府衙前已少有人擊鼓鳴冤了。

建武二十四年(48年),董宣病逝於洛陽令任上,享年74歲。

光武帝痛失好官,專門派人前去弔唁。當聽說董宣家中只有大麥數斛,破車一輛,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竟用破被覆蓋屍體時,光武帝非常感傷:“董宣廉潔如此,我竟一無所知!”於是,下令按照大夫之禮厚葬了董宣。

在洛陽老城區東大街與民主街交叉口的西北角,原有一座董公祠,是明代為紀念董宣而修建的。如今,董公祠已難覓蹤跡,唯留一棵600多歲的古槐巍然屹立。古槐枝葉繁茂,虯枝向上,仍呈現出非常旺盛的生命力。老城人把這棵寧折不彎的古槐,恭敬地稱為“董宣槐”。

仰望“董宣槐”,我彷彿又聽到了曲劇《洛陽令》中那聲聲震耳的唱段:“天子腳下不看看,皇親國戚不見見,百姓的冤枉不管管,洛陽的差事不辦辦,怎對起一身官服一頂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