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五子良將之子,先後遭遇兩位諸葛,一次被俘一次被殺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一回,發生在諸葛誕叛亂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誕、樂綝和賈充。原文如下:


此人是五子良將之子,先後遭遇兩位諸葛,一次被俘一次被殺


(賈充)見司馬昭細言其事。昭大怒曰:“鼠輩安敢如此!”充曰:“誕在淮南,深得人心,久必為患,可速除之。”昭遂暗發密書與揚州刺史樂綝。一面遣使齎詔徵誕為司空。誕得了詔書,已知是賈充告變,遂捉來使拷問。使者曰:“此事樂綝知之。”誕曰:“他如何得知?”使者曰:“司馬將軍已令人到揚州送密書與樂綝矣。”誕大怒,叱左右斬了來使,遂起部下兵千人,殺奔揚州來。將至南門,城門已閉,吊橋拽起。誕在城下叫門,城上並無一人回答。


此人是五子良將之子,先後遭遇兩位諸葛,一次被俘一次被殺


誕大怒曰:“樂綝匹夫,安敢如此!”遂令將士打城。手下十餘驍騎,下馬渡壕,飛身上城,殺散軍士,大開城門,於是諸葛誕引兵入城,乘風放火,殺至綝家。綝慌上樓避之。誕提劍上樓,大喝曰:“汝父樂進,昔日受魏國大恩!不思報本,反欲順司馬昭耶!”綝未及回言,為誕所殺。一面具表數司馬昭之罪,使人申奏洛陽;一面大聚兩淮屯田戶口十餘萬,並揚州新降兵四萬餘人,積草屯糧,準備進兵;又令長史吳綱,送子諸葛靚入吳為質求援,務要合兵誅討司馬昭。


此人是五子良將之子,先後遭遇兩位諸葛,一次被俘一次被殺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賈充奉司馬昭之命以勞軍為名來到淮南,試探諸葛誕對司馬昭企圖嬗代的態度。諸葛誕立場堅定,大罵賈充。賈充回到洛陽後,將此事告訴司馬昭。司馬昭隨即一面下令任命諸葛誕為司空,企圖將其調離淮南,一面又密令揚州刺史樂綝尋機除掉諸葛誕。不過,此時的諸葛誕已下定決心與司馬昭為敵,便率部衝進揚州,將樂綝殺死,公開舉兵叛亂。至此,淮南之亂正式爆發。


此人是五子良將之子,先後遭遇兩位諸葛,一次被俘一次被殺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諸葛誕叛亂前所做的準備,叫做“積草屯糧”, 意為儲存糧食和草料,比喻聚積戰備物資。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元代鄭德輝雜劇《三戰呂布》中的“如今且收兵回營,操軍練士,積草屯糧,整溯人馬,慢慢的再與孫堅交戰。”


此人是五子良將之子,先後遭遇兩位諸葛,一次被俘一次被殺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諸葛誕起兵叛亂的過程,與真實的歷史非常接近。據《三國志•諸葛誕傳》載:“甘露元年冬,吳賊欲向徐堨,計誕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壽春,又求臨淮築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朝廷徵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為司空。誕被詔書,愈恐,遂反。”該傳注引《世語》亦稱:“賈充與誕相見,談說時事,因謂誕曰:‘洛中諸賢,皆原禪代,君所知也。君以為云何?’誕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非吾所忍聞。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充默然。”


此人是五子良將之子,先後遭遇兩位諸葛,一次被俘一次被殺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揚州刺史樂綝,也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他還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樂進之子。《三國志•樂進傳》載:“綝果毅有父風,官至揚州刺史。諸葛誕反,掩襲殺綝。”《世語》中這詳細地描述了樂綝的被殺經過:“(諸葛誕)乃將左右數百人至揚州,揚州人慾閉門,誕叱曰:‘卿非我故吏邪!’徑入,綝逃上樓,就斬之。”


此人是五子良將之子,先後遭遇兩位諸葛,一次被俘一次被殺


這裡附帶說一句,在《三國演義》當中,樂綝曾在西北戰場多次與諸葛亮交鋒,並曾經被諸葛亮俘虜。這個情節也並非是歷史的真實,而是小說作者的虛構,目的很簡單,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慧而已。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