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方列強交戰歷史上,明朝幾乎全勝,清朝幾乎全敗,為何有的現代人要誇清貶明?

歷史大變局


沒有見過褒清貶明的,倒是見了特別多對明朝這個極其普通的王朝歌功頌德的。下面用一些數據來進行分析。

明朝在中後期武力已經日益荒廢,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也先生俘,庚戌之變韃靼俺答率軍入侵河套,圍困大同,在京師附近燒殺搶掠最終逼迫明廷開放邊關貿易,也稱為俺答封貢。明成祖五次遠征漠北,雖然沒有徹底解決蒙古問題,但也給予了這些遊牧部落一個沉重的打擊。武宗時期寧王之亂就不說了是朝廷內部的問題,對持蒙古小王子軍隊的時候雖然出動了20萬大軍僅殺了15個敵人,但畢竟沒有被別人欺負。這些是可以讚揚的,但不代表整個明朝,正如清朝前中期開疆擴土可以讚揚,後期的喪權辱國必被後人唾罵!

明朝和歐洲殖民者直接交手的戰爭。

明葡萄牙海戰

代表戰役:明葡屯門之戰 ——明葡西草灣之戰

雙方參戰兵力:

明軍:10000人

葡萄牙軍:近800人

時間:公元1521年到公元1523年

地點:廣東屯門,廣東西草灣。

結果:用時兩年,明軍大獲全勝。


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

參戰雙方:明鄭大軍,荷蘭東印度公司。

時間:公元1661年

雙方兵力:

明鄭:25000人和部分臺灣軍民。

荷蘭東印度公司:1500人

耗時:九個月

結果:驅逐荷蘭人,繳納1500兩贖臺費,大獲全(can)勝收復寶島臺灣。


明英戰爭

時間:公元1637年

參戰雙方:明朝,英國東印度公司威德爾船隊於

事件:威德爾蓄意挑釁,燒燬三艘中國帆船,一艘大帆船,焚燬一個市鎮,搶奪了30頭豬。

結果:基本上沒有打仗,葡萄牙從中調停,威德爾賠償2800兩白銀,並繼續貿易。

總結

歐洲領先於世界的標誌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結束於19世紀40年代,也就是1760年 --1840年左右,而明朝於1644年就滅亡了。


而清朝在前期中期的開疆擴土表現極其兇猛,後期因體制和武器的落後被吊打。

如果任何一個朝代放在清末時期都不會有更好的結果,清朝尚且有莽荒之地可割,部分朝代只能割內地了,其結果非亡國而滅種。明朝兩百多年都沒有搞的蒙古問題,拿什麼搞列強,實在是讓人不能理解。

明清兩朝是中國兩千多的封建專制制度的巔峰,任何一個朝代的封建化都沒有明清徹底。


如果沒有遇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許清朝還會延續。而明朝如果沒有滅亡也不會過渡到資本主義,所謂資本主義的萌芽也不過是在帝制下的曇花一現。如果僱傭關係屬於資本主義的話那我國春秋時期就有資本主義了,兩宋時期就是徹徹底底的資本主義社會了。明朝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就決定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只能被扼殺在萌芽狀態,即使還沒有威脅到皇權。(明太祖朱元璋)

以上觀點客觀論述,沒有貶低明貶清之意,全部為史實記載,如果有不一樣的看法還請下方留言討論。

如有誤筆,煩請斧正!


濟州府一戶侯


不請自來。

這個題目很搞笑,提問者不過就是想要吹明朝黑清朝罷了,不過很不幸,我這個人就是喜歡正本清源,你吹什麼我黑什麼。

既然清軍面對西方列強全敗,那麼第二次大沽口保衛戰作何解釋,清軍僅以38人微弱的傷亡斃傷了聯軍400多人,粉碎了聯軍侵佔大沽口的企圖,請問這是勝利還是失敗。

意大利強租三門灣,被清朝言辭拒絕,埃的美敦書也被清朝退還,調集海陸軍加強三門灣的防禦,最終粉碎了意大利的陰謀,請問這是勝利還是失敗。

時間再往前捯飭,清朝順治年間在松花江口大敗俄軍,擊斃兩百多哥薩克並擊斃其首領斯捷潘諾夫;康熙年間兩次雅克薩之戰清軍大勝並擊斃首領托爾布津,請問這是勝利還是失敗,別告訴我俄國不是西方列強。

明朝在面對洋人的時候就全勝?不好意思,明朝面對的洋人都是武裝商人,典型的代表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英國東印度公司,以及葡萄牙武裝商人。

屯門之戰,葡萄牙人的六艘中式帆船打的明朝水師五十多艘毫無還手之力,最後葡萄牙人因為屯門島上物資告罄而成功突圍;料羅灣之戰荷蘭東印度公司13條武裝商船僅僅以損失兩艘100噸小船的代價,一共消滅了明朝水師200多艘戰船並焚燬了南澳,明朝還跑到巴達維亞向荷蘭東印度公司賠了一百多箱金銀;亞娘鞋之戰更有意思,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保安們兩度零傷亡佔領亞娘鞋炮臺,炸燬炮臺並擄走火炮,重創廣東水師,炮轟沿海城鎮,打的明朝不僅不敢加害滯留廣州的英國商人,還把英國佬行賄的禮金都吐了出來。

不過好在此時來華的都是歐洲武裝商人而不是歐洲正規軍,如果來的是正規軍我還真不知道明朝能被打成什麼樣。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明朝勝利的原因有兩個:明朝海軍的強大,以及西方的相對弱小,或者說沒有把侵略重點放在明朝。

比如1521年明葡屯門之戰,明朝的參戰兵力有一萬人,葡萄牙只有七八百人。



也有規模大的,比如明荷料羅灣海戰,可以說這場戰爭的規模一點不遜色於鴉片戰爭,明朝先後投入150艘戰艦,數萬名士兵;而荷蘭方面,派遣數十艘最新式配有加農炮的戰列艦,雙方在福建金門東南海岸料羅灣展開激戰。

最終的結果是明朝取勝,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海戰大敗西方海軍的戰役。


還有明英戰爭,英國人見葡萄牙和明朝進行貿易往來,也想打開中國市場,不過此時據料羅灣海戰發生不久,明朝對荷蘭人可謂是一點好印象都沒有,而葡萄牙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汙衊英國人是荷蘭人,於是明朝就拒絕了英國人的請求。

後來打了一戰,英國人大敗,賠了2800兩白銀。

至於晚清,個人感覺跟西方人不在一個層面上,加上體制的腐朽,敗給西方人也是很正常。

而誇清貶明,只是個人觀念的不同,畢竟有喜歡明朝的,自然也有喜歡清朝的


金兔歷史


居安思危,歷史的經驗教訓值得探討。

這裡所指的褒貶應該指的是明、清的軍隊,現有人褒清貶明的根本原因是;

貶明:明軍多次動用大量的軍隊才打垮了少量的敵人;如1521年明軍與葡萄牙軍隊交戰時以十三比一的兵力才獲得勝利(近11000比不到800)!

褒清:到了清朝.朝𨑳自高自大,思想封閉.腐敗,不太重視軍隊,特別是咸豐即以後,清軍的軍事裝備與西方相差效大,向軍隊投銀也不足,但是與敵交戰時.清軍誓死保國的精神沒有垮,如1841年2月上旬,英軍向虎門炮臺進攻,清軍水師提督關天培親自率部與英軍交戰,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英勇犧牲,用生命捍衛了中國軍人的尊嚴!



荷韻蘭風


明朝打贏西方殖民者,清朝打不嬴,所以明朝比清朝厲害?
那我還打得過幼兒園時的姚明呢,那是不是今天奧運會籃球比賽該我去?



我真不懂出這個題目的人是真不明白假不明白,明朝後期遇到的葡萄牙,荷蘭殖民者,怎麼能和清朝末期遇到的英法俄列強相比?不談國家體量大小,就看看當時葡萄牙和荷蘭的狀況吧。


先看葡萄牙,1521年明軍與葡萄牙發生戰爭,花了2年明軍才勝利。而雙方參戰兵力明軍1萬人,葡萄牙軍700-800人和四條船。


明軍有10倍以上的兵力優勢,還花了2年時間,一開始明軍在交戰初期還是戰敗的。結果明軍依靠兵力雄厚和本土作戰優勢改速決戰為持久戰,長期圍困將近一年以待敵疲。之後,明軍利用惡劣天氣,在火銃威力不易發揮之際,全線出擊打敗了對手。


可明軍未能殲滅對手,葡萄牙人的四艘船裡有三艘逃脫。


而這場戰爭發生後幾十年,葡萄牙國王率領2萬5千人,跨海遠征北非摩洛哥,結果被摩洛哥5萬人擊敗。史稱馬哈贊河之戰。葡萄牙因此衰落後被西班牙強行合併。


葡萄牙是那個年代的殖民大國不假,可他的實力也就欺負下非洲土著,在整個歐洲,亞洲,非洲,只要略有實力的大國,他都對付不了,舉國之戰也就動員個2.5萬人,還多數是僱傭兵。


可這樣的國家有個不到千人,就敢動明朝的心思,這就是那個年代明朝在歐洲人眼裡的看法。


連歐洲小國葡萄牙都應付得如此吃力,也難怪當時的歐洲強國,西班牙的菲律賓總督向西班牙國王提交了一個驚天的報告——征服中國。


報告裡稱“只需4000至6000人,配備長矛和火槍、艦船、大炮以及所需的彈藥”,“有2000到3000人,便足以佔領所要佔領的省份,用那裡的港口和艦隊,組成海上最大的強國,這是十分容易的,征服一省之後,便足以征服全國。”


我不認為西班牙能得逞,但明朝當時軍事弱到歐洲國家如此輕看,已經說明了問題。


另外明朝擊敗的一個對手荷蘭,情勢也和葡萄牙類似,都是西班牙屬下的歐洲小國,1633年荷蘭與明朝激戰,可荷蘭在1648年才正式從西班牙獨立出來-----他們在正式獨立前,就敢於碰觸明朝了。


最後為了避免有人說我是清粉,再說明白一點:在16-17世紀,無論明朝清朝,軍事上都已經落後歐洲很遠, 無論是清朝人在雅克薩對付俄國人,鄭成功在臺灣對付荷蘭人,打的過程都一樣:用十倍以上兵力圍困,然後耗得對方筋疲力盡放棄。


到了19世紀,由於後勤和國力,軍事進步,歐洲強國派來的軍隊動輒數千上萬(之前都不超過千人),而清朝沒法再靠兵力優勢取勝了。這就是戰果不同的原因。


閉家鎖的紅楓


簡單的說,明朝的皇帝認為明朝的天下就是他朱家的天下,想怎樣做就怎樣做,生殺掠奪全在己手。所以像殉葬·海禁·誅殺功臣·刪改孟子的〝民本學說〞等種種倒行逆施的惡政出現在明朝都不難解釋。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固然一姓之王朝,有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專制思想,但在實錢中,很多開明的皇帝都認識到隨意的〞生殺予奪〞並不能讓王朝長治久安。但明朝皇帝並沒有這種意識,任意誅殺功臣草菅人命幾乎貫穿整個明歷史,也使明朝具有比其它朝代〝安定期短動盪期長〞的特點。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明朝是個典型以小農經濟與主的社會,商業不發達,國家財政收入很少。這些微薄財的財政除了支付官員工資戰爭開支外,還要供養龐大的皇族宗室群體,當宗室群體變得十分龐大的時候,而國家財政收入又跟不上,最後沉重的稅收壓在農民身上讓農民吃不消,激起民變,造成明朝多如牛毛的農民起義。

沒有人美化清朝,歷史就是歷史,清朝可以享國近267年自然會經過強盛和衰弱,儘管清朝後期喪權辱國。明朝也是一樣276年的國祚也經歷了全盛時期和後期的腐敗,不然也不會有100多萬農民跟著李自成打進北京城,歷史需要的事尊重而不是美化,不能因為清朝入主中原而刻意貶低,也不能因為明朝是最後一個漢族人建立的王朝而刻意推崇,漢族是中國的主導民族,但也是中國的一部分,滿族自古也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影視劇中對於清朝的美化。




山外小樓昨夜夢


現代人對明朝那段歷吏最深刻的記憶就是東廠,西廠還有什麼內廠的錦衣衛滿大街追著殺人,

還有專門禍害好人好忠良的死太監而勿略了明朝當時對於科技及新事物的掌握和認知。象當時領先世界的石油井,水底雷,牛逗預防天花病,釆礦技術,火器槍(燧發槍,也叫火槍)等高科技讓大明王朝領先了世界好多年。在對敵作戰中對手又是夷人(外國人紅毛鬼),高科技的武器加上同仇愷的意志肯定是戰無不勝。反觀清朝入主中原後閉關鎖國,固步自封。距絕一切新事物新發明,與世界遂步脫軌,拉大了與列強的距離。遇到外敵入侵,落後的武器落後的思維加上將士不知為誰而戰的思想只定是有戰必敗,敗了就賠錢給人家,到後來外國人都知道清朝軟弱民眾好欺,八國聯軍入侵。大量國寶被搶,大批民眾被殺,香港澳門被割讓,遠東大片國土丟失。清王朝統治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的屈辱史,希望我們的後輩兒孫勿忘國恥,發奮圖強大清朝的屈辱史在今後的中國永遠不再發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巨龍騰飛,民富國強。



宏發超市趙榮青


這種簡單的成敗論是非常可笑的。

明朝時來到中國沿海的西洋各國武裝商船都是手工業時代的產品。雖然其船載大炮的射程和準確度都比明朝小炮優勢很大,但船體仍是木材建造,易被火攻;船大而笨重,其速度和靈活性都比明朝的小型戰船要差,易被小船靠近;都是帆船,無風不能行動,在近海無風時易被明軍划槳小船靠近。另外船載士兵的數量也非常有限。這些弱點,就成了明軍取勝的關鍵。

縱觀明朝與西洋各國在中國沿海的全部戰例,幾乎明軍取勝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火攻。明軍小炮對西洋大船的毀傷能力不足,所以用炮取勝的戰例幾乎沒有(除了對付與洋人合作的中國海盜,海盜船都是小船小炮)。明軍一般會利用黑夜、大霧或其他欺騙手段,以絕對數量優勢的小型戰船偷偷靠近洋人大船,以小炮與其對攻,吸引其炮火,承受著被擊毀的損失,掩護火船迫近。只要有一艘或幾艘火船衝到西洋大船下面就立即開展火攻,燒燬其一艘或幾艘大船就可迫使其剩餘船隻投降或逃跑。而這種戰法,自己的戰船和人員損失也是巨大的。

所以,明軍每一次取勝都很不容易。明軍之所以能夠取勝,是因為那時西洋武裝商船並沒有對明朝小型戰船形成絕對優勢,明軍仍可靠數量優勢和火攻取勝。

但是清朝與英國發生鴉片戰爭時,清軍的戰船水平僅比明朝小有進步,比如出現了鐵模鑄炮、車輪船等,但仍屬於手工業時代產品。而英軍主力戰船已經是工業革命的產物。艦載火炮又小又輕便靈活,但射程更遠,準確度更高,破壞力更大。戰船上還裝備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箭,曾經一枚火箭擊毀一艘清軍沙船。主力戰船都是速度很快的蒸汽動力鐵殼船,清軍小炮擊中其船體也不能造成破壞,又無法靠近其船身進行火攻,只能成為其良好炮靶。

所以,清末時,英國戰船已經與清朝戰船形成巨大代差,體現的是英國近代工業對清朝傳統手工業的絕對碾壓,清軍沒有任何取勝希望。

所以,明朝的勝,與清朝的敗,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的戰爭,沒有任何可比性。


幾無成規


明朝比清朝強大,有很多方面!

明朝是從皇帝到官員在到平民都有個性!

清朝是隻有皇帝可以有個性,人民不可以有個性!

明朝的平民萬虎不是想登上月球,飛天嗎!而且他也付出了行動,可以說是航天先驅了!

明朝的時候,全世界哪個國家敢到明朝去炫耀自己的高科技?清朝就可以,英國拿著自己國家高科技的圖紙和模型去炫耀,結果發現是對牛彈琴,清朝根本就不是一群人類,滿清根本就不理解什麼是先進什麼是落後!根本就不理解落後了之後的結果是什麼?落後之後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說什麼都沒用了,滿清入關了,入關以後就是推卸責任,滿族人就不明白,誰當家誰負責!誰掌權,誰說了算,誰就該承擔責任!不承擔責任,你入關幹啥呀!你都說了算了,你還什麼事都往別人身上賴,這行嗎?權、責、利,滿人光把權和利攬到手,責任全部推掉!這也是我瞧不起滿人的原因!


攻防敏控


明朝時中葡進行了兩場海戰,第一場明朝算殘勝,第二場明軍吸取了裝備落後的教訓,比較輕鬆地擊敗了葡軍,俘獲了船隊司令哥丁霍,繳獲20門葡萄牙弗朗機火炮,哥丁霍最後也被梟首示眾,以儆效尤。後期還打贏過英國荷蘭西班牙。滿清就算了,八里橋以幾千人的代價打死英法聯軍5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1175份恥辱條約,居然還敢拿出來吹,滾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