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青燈問史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集漢臣所有美德於一身,文韜武略,有膽識有謀略,臨死奉上十年心血之作《皇輿全覽圖》,可謂忠心耿耿,那麼《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呢?

有書君認為周培公是個胸懷大志,心繫天下之人,他的臨終獻圖有以下原因:周培公獻圖意在向康熙表達自己自始至終愛國忠君,意在陳述自己知恩圖報之心,意在表明自己才學過人,意在勸誡清君親滿防漢並非良策,民族和諧才能昌盛永年。

一、周培公獻圖表忠心:報康熙知遇之恩之心

周培公是一個儒生,深諳孔孟之道,懂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周培公本一介草民,家徒四壁,窮困潦倒,但苦於報國無門,他想通過科舉考試,登上仕途,然而在考試時忘了避皇帝的名諱,導致名落孫山,無緣仕途。

正當他顛沛流離之際,因為拿著了老師伍次友的舉薦信替一女子寫狀紙時,被康熙慧眼識中。

從此周培公便平步青雲,抱負盡展,這份知遇之恩是周培公永世難忘的。

周培公認定自己大清的永遠的子民,是康熙的永遠的臣子,即便康熙在他勸降王輔臣,掃平三藩之亂,有功無過時泛駐盛京。

即便在盛京飽受大自然的摧殘,冰天雪地裡令他苦不堪言,手腳凍得麻木,身子冷得打顫,可他仍一片忠心可鑑日月,這真是皇上虐他千百遍,他待皇上如初戀。

周培公身為南方人,在盛京度日如年,但他仍然十多年如一日,精密測繪,耐心細緻繪就《皇輿全覽圖》,並在臨終前獻給康熙,滿懷期待康熙能夠一統天下,頗有寶刀贈英雄的慷慨。

這是他對大清朝的忠心,是對康熙大帝的美好祝願,也報達了康熙大帝知遇之恩。

二、周培公獻圖為自己名揚四海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周培公雄才大略,滿腹經綸,有匡扶天下之宏願,當然期望輔助君王,博得生前身後名,想要成就千秋偉業,譽滿天下。

《皇輿全覽圖》既表達周培公華夏一統,鑄就中華帝國的夢想,也展示了他的才華和能力,體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身在盛京苦寒之地的他,便想到繪製一幅《皇輿全覽圖》留下千古流傳的大手筆,讓自己建功立業,揚名立萬。

當他自知時日不多,便把《皇輿全覽圖》獻給康熙大帝,他知道康熙有一統天下的雄心,便繪圖以待恩主,在為大清和康熙著想的同時,也為自己鑄就了不朽功勳,贏得了生前身後名。

三、周培公獻圖力諫滿漢一心才能昌盛永年

周培公在平三藩時就料定清人排漢思想會讓他功敗垂成,周培公深知貶駐盛京的唯一理由便是因為自己漢臣,引來八旗弟子的嫉恨,他只是當了政治權衡的犧牲品。

所以周培公便用自己的才學和忠心向康熙大帝明證漢臣無論是學識還是忠心都不輸於八旗子弟,不輸於滿人。

這從他舉薦同是漢人的姚啟聖也可以看出端倪,他其實就是要向康熙證明滿人漢人都是華夏子孫,要一統天下就得滿漢一家親。

他在用十年心血繪成《皇輿全覽圖》來勸諫康熙親滿防漢不是最好的政策,搞民族歧視,並沒有好處,而且只有讓佔大清80%漢人都信服大清的統治,大清才能真正昌盛萬年。

所以周培公還是有政治遠見的,他用一張《皇輿全覽圖》向康熙表達了各民族團結,天下才能和平的願望。

周培公只用一張《皇輿全覽圖》便詮釋了自己愛國忠君之舉,知恩圖報之心,揚名立萬之意,民族團結之願,不能不說是一個聰明的舉措。

正因為周培公臨終的獻圖行為讓康熙大帝愧疚不已,親自為他守靈一晚,罷朝一天。周培公用盡心力辦實事贏得了無比的殊榮,為後人所傳頌。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康熙王朝》中最令人唏噓不止的要數週培公的遭遇,這位給他一根棒就能撬動地球的漢人率領三千家奴狂揙了吳三桂後,又拿下了擁兵自重的王輔臣,然而,結果卻是被康熙奪取萬世之功,被貶駐冰天雪地的盛京。因多種原因病逝,但是臨死前,卻將十年繪製的嘔心之作大清皇輿圖獻與康熙,是忠心還是邀寵,抑或是雄心不死呢?我個人認為他獻皇輿圖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但是最後一點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一.忠君思想。周培公雖然出身卑微,也曾謀求科考但是因故落地,便過起了流浪生活,但是他從來都自詡是一個讀書人,讀書人向來為官都具忠君愛國思想,骨子裡有一種清高和狂傲之氣,比如對於伍次友的推薦信,他不願搭上伍次友帝師這條船,領伍次友的情,更願意以身正而得榮耀。在獲得康熙的提拔和重用後,讀書人忠於君主的思維得以真正實現,所以,正所謂“君父無過”,周培公自然也免不了封建社會的愚忠思想,無論境遇順與不順,都時刻效忠。好在他遇上的是康熙帝,要是遇上昏庸的無道君主,也許就是助紂為虐之人了。

二.知遇報恩。周培公的身世實際很悲涼,要不是遇上康熙,估計他這輩子就是討飯的命,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於康熙的知遇之恩,周培公時刻銘記於心。對於康熙的貶黜,康熙問他:你恨不恨朕。周培公的回答可謂情深意切,真實表達了一個流浪兒得到家的心境,這讓康熙十分動容。這本身也符合周培公的遭遇。周培公明白,滿漢之分在康熙的嘴裡雖然不存在,但是卻始終烙在康熙的心間的,這不是康熙之錯,就算是康熙要搞滿漢平等,對於以滿族地主階級為基礎的那些八旗子弟和官僚們也不會允許,這是康熙的無奈之舉,是為了八旗政治的需要,所以,他周培公的犧牲無所謂冤枉與否,一切皆源於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周培公看得透徹,想得明白。

三.打臉康熙,謀求滿漢平等。如果非要說打臉康熙也不為過,因為康熙儘管只是八旗地主階級的代表,但是他本人也確實對於漢人能臣有不信任之心,這事兒還包括後來的姚啟聖、李光地和海霹靂等人。周培公一張皇輿圖狠狠回擊了康熙對漢人的不信任,不僅僅是對於康熙,主要是對於那些八旗地主階級的回擊,這另明珠索額圖之輩十分汗顏。但是好還有重要一點,那就是為滿漢平等進行爭取,周培公用皇輿圖告訴康熙:你康熙是少數民族,來領導人數最多的漢族,若不爭取漢族的大力支持,是很難幹下去的,你看看,像我這樣的漢族,是能幹出很多有利於國家穩定的事情的,不要被滿族八旗的那些偏見思想所誤導,這張圖是以滿漢為基礎的中華土地皇輿圖,不是八旗皇輿圖,搞清楚了。但是周培公不可能直說,全在這張圖裡。康熙要為周培公守靈一晚,大概就是思索這個事情,並非只有哀婉。


青燈問史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率領三千家奴平定察哈爾叛亂,隨後又帶兵西征,擊敗王輔臣,就在即將取得平定“三藩之亂”最終勝利的時候,卻被康熙招了回去,對此周培公也看的很淡,只向圖海說了一句“我終究只是一個漢人。”之後,周培公被康熙任命為盛京提督,遠赴東北,最終也病死在了任上。

在他去世之前,將自己傾注了十年心血所繪製的《康熙皇輿全覽圖》獻給了康熙,而看到皇圖的康熙也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決定為周培公守靈。


“士為知己者死”,周培公也希望報效康熙的知遇之恩。

《康熙王朝》中,康熙與周培公的相遇純粹是偶然,要不是康熙無意間看到了自己老師伍次友嚮明珠推薦周培公的那封信,現在的周培公可能會依然默默無聞。而正是因為有了康熙的信任與厚愛,才給了自己發揮能力的空間,就連身經百戰的圖海,都被康熙安排成為了自己的副將,這才有了周培公靠著三千家奴的雜牌軍立刻察哈爾王的叛軍,又在陝西降服王輔臣,之後連戰連捷,一時間名聲大噪。

作為一名讀書人,深知忠君之道,因而即便是康熙對他存有猜忌,臨陣撤回,周培公也沒有耽擱,遵旨執行,因為相較於周培公的起點,已經是非常好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康熙的提攜,所以不管康熙心中作何感想,作為對康熙知遇之恩的回報,周培公始終把康熙和朝廷放在首位,雖然結局是淒涼的,就連姚啟聖都說“臣比周培公幸運”。


這幅《康熙皇輿全覽圖》是周培公的心血,也是周培公畢生的志向。

周培公將《康熙皇輿全覽圖》送給康熙,頗有點“寶劍贈英雄”的味道。

周培公傾注十年的心血完成此圖,勾畫了大清帝國的完整版圖,而這也是周配送畢生心願與志向的體現,他就是希望大清國國力強盛,令萬邦臣服、四海來朝。

而現在的周培公自知生命將不久遠,因而將這幅圖交給了康熙,也是將自己的希望和寄託交給了康熙,並且通過明珠,轉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些都是英雄間的惺惺相惜,同時也是對於康熙的期望,希望康熙能帶領大清走向新的高峰,也讓自己為之奮鬥的目標能夠實現。


周培公也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康熙真的實現滿漢之臣的平等。

在此之前,周培公還向康熙推薦了姚啟聖,周培公希望姚啟聖能擔當重任,也擔心姚啟聖會步自己的後塵。

姚啟聖和周培公一樣是漢臣,當年的康熙因為對於周培公漢臣身份的忌憚,而臨陣換將,但是周培公沒有怨言,反而是傾心繪圖,就是要通過這幅圖也讓康熙看到,即便是漢臣,一樣是對大清中心耿耿,一樣可以創立不世之功,而他也有希望滿漢平等、民族和諧。


周培公也希望為國家和朝廷留下不朽作,以名垂青史。

明朝的大臣以“文死諫武死戰”為榮,《雍正王朝》中的三爺胤祉也在不停的編書,希望就是為了留下“經國之大典,不朽之盛事”,這都說明了明清時候朝臣都是以能留下或是盛世經典、不朽之作,或是精神氣節、忠君之事,而終能名垂青史,廣為流傳。

周配公也是一樣,他為康熙繪圖,也是希望為康熙盛世留下自己的傳承的經典,也是希望自己的這位主子能夠記住自己曾經的貢獻。


歷史上,《康熙皇輿全覽圖》確實存在,只不過並非周培公所畫,而是由中西方學者也是花費了十年的時間才繪製而成的。《康熙王朝》之所以將這項功績歸於周培公,反映了周培公作為一名漢臣的悲壯與無奈,也凸顯了康熙此時此刻的懊悔與歉意,此時此刻,康熙一定非常希望周培公能活著跟他回北京,有機會親眼見證康熙盛世,而不是帶著遺憾,英年早逝。


雍親王府


周培公用十年“小畫”和十一年獨處雪國以及臨死推薦漢人姚啟聖打臉康熙,他雖為漢人,但是卻做到了不輸滿人的忠心和報國,周培公算的上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典範。

為什麼說周培公的“皇輿全圖”打了康熙帝(玄燁)的臉呢?

有沒有可能是邀寵或者雄心再起的可能呢?

首先邀寵一說已然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周培公了解康熙帝的內心所需,而且周培公本人可以說一直沒有失寵過,哪怕是被“調職”到冰天雪地的盛京也是康熙帝的計劃之一,因為康熙帝想“統一全國”,周培公平“三藩”依然幫康熙帝穩固的江山,依然是人盡其功,安排他去盛京也是康熙帝為了想日後收復臺灣提前做準備,想讓周培公提前去適應和了解臺灣的風土人情,地勢格局,方便日後攻打臺灣,只是周培公年輕氣盛,心有不甘,亦或許是周培公這次並沒有領會到康熙帝的真正用心。

其次關於野心不死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晚了,臣知命,”
“恐怕熬不到天暖了,”

周培公原本為南方人,到了北方極寒之地後,身體自然是不適,在盛京長達十一年之久,外加他心有不甘的“怨氣”,再加上他嘔心瀝血之作“皇輿全圖”,三者合一,讓周培公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終積勞成疾,積怨成疾,加上水土不服,最終鬱鬱而終。

死前打臉康熙帝的不僅僅是“皇輿全圖”還有平三藩和推薦漢人姚啟聖

這兩張圖足以說明漢人周培公從落魄書生到撫遠大將軍,再到被“貶”之盛京,再到他十年嘔心瀝血的佳作,直至臨死前推薦給康熙帝的姚啟聖,每一件事都體現了周培公對大清的忠心,沒有之一,而周培公本人自稱在盛京成為了賦閒之人,花了十年時間給康熙帝花了一幅“小畫”,此畫讓康熙帝羞愧不已,停朝一日,為周培公守靈一宿未睡。

康熙帝在這漫漫長夜痛定思痛,後悔過自己對周培公的所作所為,但是也是實屬無奈之舉,皇族之事,都是舍小取大,顧全大局,但是周培公也是個明白人,知道康熙帝這樣做也是君王之道,雖心有不甘,但是為了表明其對皇帝的忠心和對大清國的愛,傾其晚年之餘,畫了前所未有的“皇輿全圖”。

“臣埋沒自己的清白,獨處雪國,就是為了維護皇上的面子啊。”

周培公心繫大清,深懂帝心,所以臨危不能受命而選擇推薦了漢人姚啟聖。

不論史實,就《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的做法是不是打了康熙的臉,而讓康熙卻欲哭無淚,腸子怕是都悔青了。


追溯歷史傳奇


這個問題很沒水平,當然《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也有很多與史實不符的地方,比如說歷史上周培公這個人就沒有電視劇裡演的那麼牛。

好了,就這部電視劇來說,我怎麼覺得康熙派周培公去鎮守盛京是因為對周培公的信任呢?盛京是什麼地方?是清朝的陪都、舊都,清朝的龍興之地。請問,康熙會不重視盛京的安穩嗎?

而且在《尼布楚條約》之前,清朝的東北邊境也就在牡丹江的寧古塔一帶,而且清初清軍還沒少和沙俄發生軍事衝突,那麼盛京就是邊防重鎮寧古塔的後方基地,如果沒有一個得力大臣去鎮守盛京,康熙怎麼能安心?更何況當時盛京已經取代遼陽成為東北地區的重心,並非什麼蠻荒之地。

當然,由於小冰河期,全世界範圍內都出現了大規模降溫,當然盛京的冬天會比關內冷,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東北的冬天也非常冷,所以康熙讓周培公鎮守盛京是貶謫的說法是說不通的。

當然,有人會把這事扯淡滿漢問題上,但是實際上,東北地區的軍政一把手,也就是那三個將軍們,歷來都是滿人把控的,電視劇想說因為周培公是漢人就讓周培公去鎮守盛京,這根本說不過去。

另外周培公根本不可能送那幅地圖,從地圖的製作來看,這地圖是清朝鼎盛時期的疆域,而康熙時期還沒打下這麼大的江山,尤其是清初尚未控制黑龍江流域。而且這幅地圖完全是按照西方測繪學繪製的地圖,但是問題是測繪學是傳教士帶進來的,他周培公一個傳統知識分子上哪懂測繪?

如果按照電視劇的說法,周培公贈送康熙地圖目的是為了告訴康熙,北疆、西北、東南還不太平,目的是為了塑造周培公忠君愛國的高大形象,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真正盛京將軍是東北地區的老大,另外這個職務直到東北被分為三個省份後,才被東北總督所取代的。康熙皇帝時期東北還沒有分為三個省份,所以在東北除了幾個鐵帽子王爺以外,盛京將軍就是最大的官員。另外,盛京將軍一職在清代中前期就沒有漢族官員擔任的。至於說,周培公擔任盛京將軍一職?本身就是二月河在小說裡的演繹。根本就不是歷史事實!盛京將軍權利極大算是封疆大吏!


愛看愛思考


可以說電視劇裡的周培公對康熙皇帝的知遇之恩可以說非常感激,對大清有絕對的忠臣,從和圖海一起平定三藩到勸降王輔臣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畢竟他是一名漢人,康熙皇帝雖然倡導滿漢一家,但是因為藍齊格格的事恐周培公心生怨恨將他貶到盛京,在臨死時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舉薦了姚啟聖,一件事是奉上了滿清當時最詳細的地圖,以此來表明自己的忠心,告訴康熙自己其實一直都在為大清的國土而努力。


晴空喜歡笑呵呵


在國家大事面前,個人得失就不算什麼了,這是個人格局的問題!


飛龍在天哥


苦在滿漢之分。好在國家為大,不記較個人得失,盡心盡力為國家領土完整,國家富強。康熙好眼,慧得周培公,國家大幸。


愛清341


這都是作者(二月河)劇情需要!歷史上不是這樣的! 不過這部電視劇真的挺好看的!人物 演員 音樂 插曲 都挺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