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贬驻盛京十分凄惨,为何临死还要献皇图?

青灯问史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集汉臣所有美德于一身,文韬武略,有胆识有谋略,临死奉上十年心血之作《皇舆全览图》,可谓忠心耿耿,那么《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贬驻盛京十分凄惨,为何临死还要献皇图呢?

有书君认为周培公是个胸怀大志,心系天下之人,他的临终献图有以下原因:周培公献图意在向康熙表达自己自始至终爱国忠君,意在陈述自己知恩图报之心,意在表明自己才学过人,意在劝诫清君亲满防汉并非良策,民族和谐才能昌盛永年。

一、周培公献图表忠心:报康熙知遇之恩之心

周培公是一个儒生,深谙孔孟之道,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周培公本一介草民,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但苦于报国无门,他想通过科举考试,登上仕途,然而在考试时忘了避皇帝的名讳,导致名落孙山,无缘仕途。

正当他颠沛流离之际,因为拿着了老师伍次友的举荐信替一女子写状纸时,被康熙慧眼识中。

从此周培公便平步青云,抱负尽展,这份知遇之恩是周培公永世难忘的。

周培公认定自己大清的永远的子民,是康熙的永远的臣子,即便康熙在他劝降王辅臣,扫平三藩之乱,有功无过时泛驻盛京。

即便在盛京饱受大自然的摧残,冰天雪地里令他苦不堪言,手脚冻得麻木,身子冷得打颤,可他仍一片忠心可鉴日月,这真是皇上虐他千百遍,他待皇上如初恋。

周培公身为南方人,在盛京度日如年,但他仍然十多年如一日,精密测绘,耐心细致绘就《皇舆全览图》,并在临终前献给康熙,满怀期待康熙能够一统天下,颇有宝刀赠英雄的慷慨。

这是他对大清朝的忠心,是对康熙大帝的美好祝愿,也报达了康熙大帝知遇之恩。

二、周培公献图为自己名扬四海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周培公雄才大略,满腹经纶,有匡扶天下之宏愿,当然期望辅助君王,博得生前身后名,想要成就千秋伟业,誉满天下。

《皇舆全览图》既表达周培公华夏一统,铸就中华帝国的梦想,也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能力,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身在盛京苦寒之地的他,便想到绘制一幅《皇舆全览图》留下千古流传的大手笔,让自己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当他自知时日不多,便把《皇舆全览图》献给康熙大帝,他知道康熙有一统天下的雄心,便绘图以待恩主,在为大清和康熙着想的同时,也为自己铸就了不朽功勋,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三、周培公献图力谏满汉一心才能昌盛永年

周培公在平三藩时就料定清人排汉思想会让他功败垂成,周培公深知贬驻盛京的唯一理由便是因为自己汉臣,引来八旗弟子的嫉恨,他只是当了政治权衡的牺牲品。

所以周培公便用自己的才学和忠心向康熙大帝明证汉臣无论是学识还是忠心都不输于八旗子弟,不输于满人。

这从他举荐同是汉人的姚启圣也可以看出端倪,他其实就是要向康熙证明满人汉人都是华夏子孙,要一统天下就得满汉一家亲。

他在用十年心血绘成《皇舆全览图》来劝谏康熙亲满防汉不是最好的政策,搞民族歧视,并没有好处,而且只有让占大清80%汉人都信服大清的统治,大清才能真正昌盛万年。

所以周培公还是有政治远见的,他用一张《皇舆全览图》向康熙表达了各民族团结,天下才能和平的愿望。

周培公只用一张《皇舆全览图》便诠释了自己爱国忠君之举,知恩图报之心,扬名立万之意,民族团结之愿,不能不说是一个聪明的举措。

正因为周培公临终的献图行为让康熙大帝愧疚不已,亲自为他守灵一晚,罢朝一天。周培公用尽心力办实事赢得了无比的殊荣,为后人所传颂。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康熙王朝》中最令人唏嘘不止的要数周培公的遭遇,这位给他一根棒就能撬动地球的汉人率领三千家奴狂揙了吴三桂后,又拿下了拥兵自重的王辅臣,然而,结果却是被康熙夺取万世之功,被贬驻冰天雪地的盛京。因多种原因病逝,但是临死前,却将十年绘制的呕心之作大清皇舆图献与康熙,是忠心还是邀宠,抑或是雄心不死呢?我个人认为他献皇舆图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但是最后一点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一.忠君思想。周培公虽然出身卑微,也曾谋求科考但是因故落地,便过起了流浪生活,但是他从来都自诩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向来为官都具忠君爱国思想,骨子里有一种清高和狂傲之气,比如对于伍次友的推荐信,他不愿搭上伍次友帝师这条船,领伍次友的情,更愿意以身正而得荣耀。在获得康熙的提拔和重用后,读书人忠于君主的思维得以真正实现,所以,正所谓“君父无过”,周培公自然也免不了封建社会的愚忠思想,无论境遇顺与不顺,都时刻效忠。好在他遇上的是康熙帝,要是遇上昏庸的无道君主,也许就是助纣为虐之人了。

二.知遇报恩。周培公的身世实际很悲凉,要不是遇上康熙,估计他这辈子就是讨饭的命,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康熙的知遇之恩,周培公时刻铭记于心。对于康熙的贬黜,康熙问他:你恨不恨朕。周培公的回答可谓情深意切,真实表达了一个流浪儿得到家的心境,这让康熙十分动容。这本身也符合周培公的遭遇。周培公明白,满汉之分在康熙的嘴里虽然不存在,但是却始终烙在康熙的心间的,这不是康熙之错,就算是康熙要搞满汉平等,对于以满族地主阶级为基础的那些八旗子弟和官僚们也不会允许,这是康熙的无奈之举,是为了八旗政治的需要,所以,他周培公的牺牲无所谓冤枉与否,一切皆源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周培公看得透彻,想得明白。

三.打脸康熙,谋求满汉平等。如果非要说打脸康熙也不为过,因为康熙尽管只是八旗地主阶级的代表,但是他本人也确实对于汉人能臣有不信任之心,这事儿还包括后来的姚启圣、李光地和海霹雳等人。周培公一张皇舆图狠狠回击了康熙对汉人的不信任,不仅仅是对于康熙,主要是对于那些八旗地主阶级的回击,这另明珠索额图之辈十分汗颜。但是好还有重要一点,那就是为满汉平等进行争取,周培公用皇舆图告诉康熙:你康熙是少数民族,来领导人数最多的汉族,若不争取汉族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干下去的,你看看,像我这样的汉族,是能干出很多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事情的,不要被满族八旗的那些偏见思想所误导,这张图是以满汉为基础的中华土地皇舆图,不是八旗皇舆图,搞清楚了。但是周培公不可能直说,全在这张图里。康熙要为周培公守灵一晚,大概就是思索这个事情,并非只有哀婉。


青灯问史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率领三千家奴平定察哈尔叛乱,随后又带兵西征,击败王辅臣,就在即将取得平定“三藩之乱”最终胜利的时候,却被康熙招了回去,对此周培公也看的很淡,只向图海说了一句“我终究只是一个汉人。”之后,周培公被康熙任命为盛京提督,远赴东北,最终也病死在了任上。

在他去世之前,将自己倾注了十年心血所绘制的《康熙皇舆全览图》献给了康熙,而看到皇图的康熙也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决定为周培公守灵。


“士为知己者死”,周培公也希望报效康熙的知遇之恩。

《康熙王朝》中,康熙与周培公的相遇纯粹是偶然,要不是康熙无意间看到了自己老师伍次友向明珠推荐周培公的那封信,现在的周培公可能会依然默默无闻。而正是因为有了康熙的信任与厚爱,才给了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就连身经百战的图海,都被康熙安排成为了自己的副将,这才有了周培公靠着三千家奴的杂牌军立刻察哈尔王的叛军,又在陕西降服王辅臣,之后连战连捷,一时间名声大噪。

作为一名读书人,深知忠君之道,因而即便是康熙对他存有猜忌,临阵撤回,周培公也没有耽搁,遵旨执行,因为相较于周培公的起点,已经是非常好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康熙的提携,所以不管康熙心中作何感想,作为对康熙知遇之恩的回报,周培公始终把康熙和朝廷放在首位,虽然结局是凄凉的,就连姚启圣都说“臣比周培公幸运”。


这幅《康熙皇舆全览图》是周培公的心血,也是周培公毕生的志向。

周培公将《康熙皇舆全览图》送给康熙,颇有点“宝剑赠英雄”的味道。

周培公倾注十年的心血完成此图,勾画了大清帝国的完整版图,而这也是周配送毕生心愿与志向的体现,他就是希望大清国国力强盛,令万邦臣服、四海来朝。

而现在的周培公自知生命将不久远,因而将这幅图交给了康熙,也是将自己的希望和寄托交给了康熙,并且通过明珠,转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都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同时也是对于康熙的期望,希望康熙能带领大清走向新的高峰,也让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能够实现。


周培公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康熙真的实现满汉之臣的平等。

在此之前,周培公还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周培公希望姚启圣能担当重任,也担心姚启圣会步自己的后尘。

姚启圣和周培公一样是汉臣,当年的康熙因为对于周培公汉臣身份的忌惮,而临阵换将,但是周培公没有怨言,反而是倾心绘图,就是要通过这幅图也让康熙看到,即便是汉臣,一样是对大清中心耿耿,一样可以创立不世之功,而他也有希望满汉平等、民族和谐。


周培公也希望为国家和朝廷留下不朽作,以名垂青史。

明朝的大臣以“文死谏武死战”为荣,《雍正王朝》中的三爷胤祉也在不停的编书,希望就是为了留下“经国之大典,不朽之盛事”,这都说明了明清时候朝臣都是以能留下或是盛世经典、不朽之作,或是精神气节、忠君之事,而终能名垂青史,广为流传。

周配公也是一样,他为康熙绘图,也是希望为康熙盛世留下自己的传承的经典,也是希望自己的这位主子能够记住自己曾经的贡献。


历史上,《康熙皇舆全览图》确实存在,只不过并非周培公所画,而是由中西方学者也是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绘制而成的。《康熙王朝》之所以将这项功绩归于周培公,反映了周培公作为一名汉臣的悲壮与无奈,也凸显了康熙此时此刻的懊悔与歉意,此时此刻,康熙一定非常希望周培公能活着跟他回北京,有机会亲眼见证康熙盛世,而不是带着遗憾,英年早逝。


雍亲王府


周培公用十年“小画”和十一年独处雪国以及临死推荐汉人姚启圣打脸康熙,他虽为汉人,但是却做到了不输满人的忠心和报国,周培公算的上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典范。

为什么说周培公的“皇舆全图”打了康熙帝(玄烨)的脸呢?

有没有可能是邀宠或者雄心再起的可能呢?

首先邀宠一说已然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周培公了解康熙帝的内心所需,而且周培公本人可以说一直没有失宠过,哪怕是被“调职”到冰天雪地的盛京也是康熙帝的计划之一,因为康熙帝想“统一全国”,周培公平“三藩”依然帮康熙帝稳固的江山,依然是人尽其功,安排他去盛京也是康熙帝为了想日后收复台湾提前做准备,想让周培公提前去适应和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地势格局,方便日后攻打台湾,只是周培公年轻气盛,心有不甘,亦或许是周培公这次并没有领会到康熙帝的真正用心。

其次关于野心不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晚了,臣知命,”
“恐怕熬不到天暖了,”

周培公原本为南方人,到了北方极寒之地后,身体自然是不适,在盛京长达十一年之久,外加他心有不甘的“怨气”,再加上他呕心沥血之作“皇舆全图”,三者合一,让周培公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积劳成疾,积怨成疾,加上水土不服,最终郁郁而终。

死前打脸康熙帝的不仅仅是“皇舆全图”还有平三藩和推荐汉人姚启圣

这两张图足以说明汉人周培公从落魄书生到抚远大将军,再到被“贬”之盛京,再到他十年呕心沥血的佳作,直至临死前推荐给康熙帝的姚启圣,每一件事都体现了周培公对大清的忠心,没有之一,而周培公本人自称在盛京成为了赋闲之人,花了十年时间给康熙帝花了一幅“小画”,此画让康熙帝羞愧不已,停朝一日,为周培公守灵一宿未睡。

康熙帝在这漫漫长夜痛定思痛,后悔过自己对周培公的所作所为,但是也是实属无奈之举,皇族之事,都是舍小取大,顾全大局,但是周培公也是个明白人,知道康熙帝这样做也是君王之道,虽心有不甘,但是为了表明其对皇帝的忠心和对大清国的爱,倾其晚年之余,画了前所未有的“皇舆全图”。

“臣埋没自己的清白,独处雪国,就是为了维护皇上的面子啊。”

周培公心系大清,深懂帝心,所以临危不能受命而选择推荐了汉人姚启圣。

不论史实,就《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的做法是不是打了康熙的脸,而让康熙却欲哭无泪,肠子怕是都悔青了。


追溯历史传奇


这个问题很没水平,当然《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也有很多与史实不符的地方,比如说历史上周培公这个人就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么牛。

好了,就这部电视剧来说,我怎么觉得康熙派周培公去镇守盛京是因为对周培公的信任呢?盛京是什么地方?是清朝的陪都、旧都,清朝的龙兴之地。请问,康熙会不重视盛京的安稳吗?

而且在《尼布楚条约》之前,清朝的东北边境也就在牡丹江的宁古塔一带,而且清初清军还没少和沙俄发生军事冲突,那么盛京就是边防重镇宁古塔的后方基地,如果没有一个得力大臣去镇守盛京,康熙怎么能安心?更何况当时盛京已经取代辽阳成为东北地区的重心,并非什么蛮荒之地。

当然,由于小冰河期,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大规模降温,当然盛京的冬天会比关内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东北的冬天也非常冷,所以康熙让周培公镇守盛京是贬谪的说法是说不通的。

当然,有人会把这事扯淡满汉问题上,但是实际上,东北地区的军政一把手,也就是那三个将军们,历来都是满人把控的,电视剧想说因为周培公是汉人就让周培公去镇守盛京,这根本说不过去。

另外周培公根本不可能送那幅地图,从地图的制作来看,这地图是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域,而康熙时期还没打下这么大的江山,尤其是清初尚未控制黑龙江流域。而且这幅地图完全是按照西方测绘学绘制的地图,但是问题是测绘学是传教士带进来的,他周培公一个传统知识分子上哪懂测绘?

如果按照电视剧的说法,周培公赠送康熙地图目的是为了告诉康熙,北疆、西北、东南还不太平,目的是为了塑造周培公忠君爱国的高大形象,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真正盛京将军是东北地区的老大,另外这个职务直到东北被分为三个省份后,才被东北总督所取代的。康熙皇帝时期东北还没有分为三个省份,所以在东北除了几个铁帽子王爷以外,盛京将军就是最大的官员。另外,盛京将军一职在清代中前期就没有汉族官员担任的。至于说,周培公担任盛京将军一职?本身就是二月河在小说里的演绎。根本就不是历史事实!盛京将军权利极大算是封疆大吏!


爱看爱思考


可以说电视剧里的周培公对康熙皇帝的知遇之恩可以说非常感激,对大清有绝对的忠臣,从和图海一起平定三藩到劝降王辅臣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毕竟他是一名汉人,康熙皇帝虽然倡导满汉一家,但是因为蓝齐格格的事恐周培公心生怨恨将他贬到盛京,在临死时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举荐了姚启圣,一件事是奉上了满清当时最详细的地图,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忠心,告诉康熙自己其实一直都在为大清的国土而努力。


晴空喜欢笑呵呵


在国家大事面前,个人得失就不算什么了,这是个人格局的问题!


飞龙在天哥


苦在满汉之分。好在国家为大,不记较个人得失,尽心尽力为国家领土完整,国家富强。康熙好眼,慧得周培公,国家大幸。


爱清341


这都是作者(二月河)剧情需要!历史上不是这样的! 不过这部电视剧真的挺好看的!人物 演员 音乐 插曲 都挺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