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史
我看了一圈,想談點倭國軍事戰略與元清軍事戰略異同的。發現題目太大,不好深入淺出,我也不擅長。我就講一點:用人
蒙古及元朝用人:
耶律楚材
史天澤
張弘範
劉秉忠
還有郭侃、呂文煥·······契丹、女真的將領我就不說了
清朝用人
范文程
洪承疇
吳三桂
再看看倭國人用人:
翻譯官
偽軍
打入倭軍的中國抗日特工
元清及倭國用人高下立判,元清都是用漢族精英人士,且處於核心決策層,對中央最高決策團有建議權甚至決策權,他們高官厚祿,有的還封王,所以對元清死心塌地。
看看倭國用人:不是歪瓜裂棗就是才能低下,偶爾招募幾個精明能幹的還是我軍打入敵人內部的特工。中國人被排除在最高決策團之外,偶有幾個死心塌地的還不受信任。
所以元清能入主中原,而倭國不能。實在是倭國不會用人。
銫媒體
歷史上只有蒙古人和滿族人曾入主中原,其次是曰本人企圖侵佔中國,而其它西方列強和沙俄都是以掠奪為目的,並沒企圖滅亡中國。
蒙古人的入主,是由於北宋後期內部的腐敗、昏庸、懦弱,致使女真族能侵佔中原及北方地區;女真族步了北宋的後塵,蒙古人兌現了女真族的野心,滅亡了南宋,統一了南北。
滿清的入主,是明王朝的腐朽、昏庸,風燭殘年,加上李自成的洗劫,更是搖搖欲墜,讓滿清風捲殘雲般撿了個現成的江山。
之所以這兩個民族能侵佔中原,是因為朝庭衰弱及國民的宿命意識造成的。
民國以後,西方的思想潮流傳入中國,大批知識分子和國民吸收了這些思想,增強了民族意識和強國意識,為抗擊侵略奠定了基礎。
日本人未能滅亡中國的主要原因是國民的覺醒,民族的團結,國民不再是宋朝或明朝的國民,政府不是宋明政府。特別是共產黨團結和推動了抗戰。
其次,一戰後的世界格局,國際關係也是重要原因。
所以,日本人再先進,它的侵略行為註定失敗。
古鏡5
這個問題很開放,很需要動腦筋
我們把這個問題具體一點
這個問題是想問帝國主義如此發達,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國家工業化如此先進尤其是日本為什麼沒有超過蒙古和滿族女真把我河山奪走,這些遊牧文明又有著什麼能耐呢?
真實問題是?
情勢不同,這是元朝入侵是宋國皇帝懦弱無能,崖山海戰之後宋朝滅亡,而蒙古族也就趁勢而起。滿清雖然遇到崇禎皇帝也還算賢能,但是還是太過剛愎自用和懷疑再加上積重難返,明朝滅亡。滿清真正能夠入主中原其實和其入關採取了正確的國策有關係,例如任用洪承疇,尊重儒家,不失為採取了中原文化。
而日本侵華則必定不能勝利,這是因為正確的戰略佈局和共同抗日的雄心
啟示
所以這從來不是發達與落後站主要矛盾的事件,根本上是戰略領導和佈局是否精準,更重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以上。
日日滌新讀書會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瓜分中國,甲午戰爭日俄輪流侵佔殖民中國遠東東北臺灣及朝鮮半島,及公裂外蒙的歷史。
*俄羅斯是侵佔我國國土的最大既得利益者,是對中國侵害最大的國家,百倍於日本。
毛子侵略成性善於趁火打劫,黃俄之心不死,近150年來,幾乎沒費一槍趁鴉片戰爭侵佔我國外東西北割裂外蒙唐奴瓦罕走廊共近350萬平方公里國土,相當於一個印度,還敲詐勒索滿清大量白銀,直至民國20年才清還。試問用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x100倍可以換得來350萬平方公里土地嗎?!毛子侵佔封殺了我國太平洋日本海出海口,並開採本是我們的油氣礦本資源並倒賣給我們,我國為此付出了多少能源及安全代價?!
這是世上最絕無僅有無本萬利的侵略,最後新中國時期,連一個僅300平方公里的黑瞎子島也不放過。
朝鮮戰爭利用中國血肉之驅對抗老美,讓我們背上近30億武器債務,其後的中蘇蜜月期的156個項目,不過是用中方資源貿易換取其項目機械設備,及妄圖對中國的政治滲透控制。
毛子是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以來,唯一沒有歸還我國國土的國家,佔近代中國損失國土的近98%.
用戶77012039024
很古怪的問題。。。
從來沒有‘越發達,越容易失敗’這種事。只有越腐朽墮落,越容易失敗。
漢朝之後,只有唐朝、元朝、清朝能夠統一中國,是因為這三個朝代都強調自己的華夏‘血統’。唐朝強調‘鮮卑乃有熊之苗裔,世居北夷,號東胡’;元朝強調蒙古人是蒼狼(北狄圖騰,黃帝的部族)、白鹿(西羌圖騰,華胥的部族)的後裔,元朝祭祀黃帝和大禹;清朝強調自己的祖先是女真,是靺鞨,是肅慎,肅慎在大禹的時候就屬於諸夏部落。
近代的日本雖然也強調自己的血統和文化與中國同源,但是時代已經不同了。近代‘一家一姓’的‘帝國’已經名存實亡,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民族國家’。
為了與橫掃全世界的西方列強抗衡,清末的時候,中國就一直在喚醒‘民族意識’。清末提出‘中華民族’或者‘黃族’的設想。民國提出‘五族共和’,五族是指滿蒙回藏漢。共和國建國後,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劃分56個民族。。。華夏從此‘入夷則夷’。
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團結一部分人,也排斥一部分人。近代中國喚醒‘民族主義’是為了抗拒列強的吞併,以保持華夏。但是,,,現代中國披著‘民族主義’外衣的,不是真的蠢,就是為了分裂中國、遏制中國的復興。
你自己想象一下:如果清朝、元朝不屬於中國,那麼所有的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可以獨立了。再加上什麼粵語族、客家族、閩南族、、、彼此廝殺的中國人還能安心搞建設嗎?
夏天的蟲4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對土地人口經濟新的掠奪方式是利益最大化的高級入侵,其本質和封建王朝統治者對疆土人口經濟控制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無形一個有形而已。
元朝遊牧民族特性明顯簡單就是對征服地進行徹底強奪暴力收刮,明朝是家天下統治,對子民橫徵暴斂,物用其盡,清初稅賦要比明元兩朝少的多,但是愚民政策甚於前朝,所以當清末西方帝國主義用武力打開清國市場,用資本主義方式進行掠奪沒有遇到激烈反抗是因為清統治者認為不是朝代更迭改朝換代,對百姓苦無動於衷造成中華民族進入更悲催的半殖民半封建的苦海。
蒼茫大地一棵草
主要是時局問題,元朝清朝建立時期的時局是晚清帝國主義入侵時所不能比擬的。
元朝初期,中國已經經歷了遼宋夏,金宋夏長達幾百年的大分裂,金宋夏彼此混戰已經導致三方精疲力竭,尤其是金宋對峙,中原始終不存在一個統一政權,軍力民力不能統一使用反而南北互相消耗,這是蒙元能統一中國的絕佳時局,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就是如此。
清朝初年,明朝雖成功將滿清軍隊阻止於山海關外,但是國內的張獻忠,李自成已經坐大,尤其是李自成一舉攻破了北京城,逼死了明朝崇禎皇帝,明朝自萬曆晚期,內部農民起義外部女真叛亂此起彼伏,朝廷內部閹黨與東林勢同水火,黨爭不休,即使是半壁江山時期仍不停息,內耗已經拖垮了明王朝,滿清接手了李自成的戰果,一舉統一南北,也是得到了絕佳的時局機會。
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時期,正處於晚清同光中興時期,雖然滿蒙八旗已經腐朽,但是湘淮軍事勢力興起,成功的維護了滿清國家的框架,湘軍在南方成功平定太平天國起義,淮軍在北方成功消滅捻軍起義,湘軍於西南陸地邊界成功擊潰法國入侵,湘軍於西北成功鎮壓陝甘回亂併成功進擊新疆,逼迫俄國及其傀儡吐出大片領土,這都是非常成功的軍事行動,對於英國俄國等外部勢力也是一種震懾。
同時帝國主義本身並非鐵板一塊,他們內部也是為了各自利益,各種勾心鬥角,清廷有識之士同時充分利用了這個局面,採取了引虎驅狼之計大搞勢力平衡策略,日本擊潰清朝本可大撈一筆,但是英俄等國不會讓其佔盡便宜,因而大加遏制,客觀上幫助了清朝,俄國本想獨吞東北,清朝引入日本勢力成功驅逐了俄國勢力,並造成日俄互相制衡,互相誰都不能一家獨大的局面,這個局面為張作霖所繼承,並最終被張學良玩壞了。
此後中國逐漸覺醒,帝國主義之間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成功利用了兩次大戰機會,成功地引入了新思想,獲得了美國與蘇聯的思想與武器援助,並於兩強的縫隙之間崛起。
軍都長弓
把整個中國近代歷史回顧一遍,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對於中國有領土訴求的國家主要是俄國和日本。而英法美這樣的更為發達的列強卻反而對於領土的興趣不大更關注從中國直接攫取經濟利益和政治特權。
根本原因很簡單,就是地理。俄國和中國直接接壤,吞併了中國大量領土。就其本身來說是有吞併整個中國的野心的,但是,有兩個原因制約了它。第一,是多個列強對俄國形成制約,使得俄國不能獨吞中國。第二,是因為一戰以後,蘇聯面對西方強大的壓力,所以沒有辦法在中國實施擴張性的外交和軍事政策。反而為了和中國搞好關係穩定東部地區的邊界,所以主動放棄了政治特權。當然,蘇聯採取了援助和派遣官員和技術人員的方式來對中國政府進行滲透和控制。日本雖然不和中國接壤,但是在歷史上受中國文化很深,有文化淵源關係又隔海相望,交通相對便利。日本不僅有滅亡中國的野心,也付出了行動。不過,由於國力有限,根本不能控制中國,再加上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參戰,導致侵華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
英法美三個國家當中。英法兩國在海外開闢了大片殖民地。美國由於興起較晚,所以殖民地的規模遠不如英法。那麼為什麼這三個國家放棄將中國開闢成殖民地呢?
應該說英法兩國是有這種意圖的,而美國由於在當時國力相對較弱,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有這樣的打算。因此鼓吹門戶開放政策,提倡列強之間分享利益。而英法兩國之所以放棄這種計劃,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管理成本比殖民地收益更高,從經濟上看不合理。印度雖然離英國也很遠,但是莫臥爾王朝統治下的印度是一個鬆散的王國。英國人充分發揮他們的攪屎棍特色,你挑撥離間的方式挑起各地區之間的矛盾,然後以較小的代價實現了對印度的控制。中國則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化的國家。以這種方式應對中國是不可能的。而中國的面積和人口又遠大於印度,距離英國的路程比印度又遠了很多,對於英國來講其管理難度是印度的幾十倍。實際上就印度本身而言,也花費了英國很大的功夫。想殖民中國,對於英國來說力不能及。法國的殖民管理水準比英國還要差一些,當然也沒有能力。
然後我們回過頭來和元代清代的歷程進行一個比較。元代和清代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建立了大一統的少數民族政權。從文化上看,元代和清代雖然是少數民族,但是都認可漢民族的文化優勢地位,並且是以皇帝的身份統治中國,這就意味著他們是以漢民族的定位實現統治的,而不是以殖民地的管理者自居。這兩個王朝的統治中心都是在中國的。他們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殖民地和宗主國的關係則完全不同。宗主國不會融入殖民地,把殖民地作為自身的統治中心。
至於先進和落後,這種理解模式存在著一些問題。入主中原併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本質上是一個能力和意願問題。元和清既有這種意願也有這種能力。而近代的這些外國列強並沒有這種意願,從歷史來看也沒有這種能力。
zyb38537240
因為任何所謂的地圖發達,都是有代價的,秦朝之所以僅兩代,並不是所謂的秦二世無能,這是儒家抹黑。秦朝短暫的原因是統一七國期間人員和財力的損失太大。然後繳械的六國軍隊人員又太多。也就是說統一後的安定年代,吃軍餉的人氾濫了。於是就讓他們修長城,修阿房宮!激起民憤導致被推翻!
包括元朝 唐朝在內的朝代都是如此。
而清朝之所以不短暫,有200多年。是削三番的緣故!!
在安定年代,當兵的戰死沙場比吃空餉,對封建統治者更有力!
如果秦始皇不修長城,而是讓投降過來的軍隊去攻打匈奴,或許秦朝也能維繫200年!歸根結底就是康熙削三藩的時候年輕氣盛,而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老奸巨猾!時勢造英雄~
家東北味道
元清兩朝興起背後的蒙古、女真(滿)族一直是在我中華文明的輻射圈內,也一直是處於我中華帝國的統治區域內,因此他們能統一中國,其性質,就相當於傳統的中原嫡長子繼承製度因為嫡長子闇弱而又庶子掌權,其本質沒變,家業沒改姓,肉還是爛在自己鍋裡。
而帝國主義則是西方文明的代表,他並沒有遵循傳統中國的文明認同,他帶來的只有殺戮、搶劫和破壞,彼此的不認同與陌生,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隔閡,即使他們佔據了優勢,獲得了權利,但不可能永遠把中國置於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