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為什麼駐有日本軍隊?

一德格天1


庚子年,也即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以後,俄國卻乘機出兵佔領了東北全境,並把東北劃入了俄羅斯版圖,清王朝打不過俄國,與俄羅斯談判又未果。

於是,在權衡利弊之後,清王朝使出了一招引虎搏狼之計,請求日本政府幫助,許給日本東北鐵路的修築權以及各項權益,引得日本人和毛熊血拼了一場。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軍以犧牲14萬人的代價,將俄羅斯軍隊趕出了東北全境,將東北悉數交還給了清王朝。

為了感謝日本的幫助,清王朝兌現了承諾,把滿洲鐵路以及沿線地區包括旅順、大連等地方劃歸日本管理,允許日本在東北移民屯田開墾,並允許日本在東北駐軍,以防範俄羅斯的再次侵略,這就是日本軍隊到中國東北來的原因。

日俄戰爭,是在中國境內打的,民眾在戰爭中遭了秧,生命財產遭到空前的浩劫,是對一個主權國家的踐踏;但另一方面,再次平衡了中日俄三方在東北的力量,使東北免於被毛熊獨自佔領的更壞結局。

實話實說,一般讀者在歷史教科書中是找不到以上史實的,這就是為什麼小時侯一直困擾個人作為軍迷之所在,說抗日戰爭是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以後才爆發。

但早在1931年9月18日,就爆發了“九·一八事變”,中日就發生了戰爭,為什麼日本軍隊當時已待在瀋陽了,已在中國國土上了。

1932年1月28日,國軍第十九路軍與日本海軍和陸軍在上海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史稱一·二八事變。

這些,都是困擾許多軍迷之所在,日本軍隊究竟是什麼時候踏上中國領土的,為何都秘而不宣,歷屆政府都語焉不詳,教科書都極力迴避,只能靠自己在浩如煙海封存的歷史中尋找答案了。

作文到此,本題的答案事實上已經非常明瞭,張作霖張大帥,真正掌控東北的時候是1918年9月,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靠掌控的陸軍第27師和第28師,並利用日本的勢力控制了奉天(今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成為奉系首領,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當然早就有日本軍隊駐紮了。

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如同今天的敘利亞,在統一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國土時,現政權將42歲以上的軍官全都退役,預示著國內重建工作即將開始,同時也婉轉地發出了請其他外國軍隊可以退出敘利亞的信息,但請神容易退神難,如同當年的日本軍隊被清王朝請進東北,就一直待在那裡,不願回本土了。


國平軍史


文史頻道第70期之關東軍由來

在電視劇《少帥》中,日本人在東北駐軍,非常囂張跋扈,打了張作霖的兒子,張作霖到最後選擇了隱忍。



那麼,日本人什麼時候在中國東北有駐軍的呢?這還要從甲午中日戰爭說起。

1898年甲午海戰中國戰敗,日本趁機在中國獲得了特權。

在《馬關條約》中,有一條款是:割讓臺灣和遼東半島給日本人。

由於遼東半島涉及到德國和俄國的利益,他們強迫日本人放棄了遼東半島。

但俄國卻趁火打劫佔領了東北,他們甚至還設立了政府機構,派遣了官員。



清政府在交涉無果後,請日本人幫忙交涉。

結果日本和俄國因為遼東半島大打出手,這就是歷史上的日俄戰爭。

日本人憑藉著明治維新以後的快速發展,戰勝了俄國。


俄國退出了東北地區,但作為補償日本人還是擁有了滿洲鐵路的主權。

從這個時候開始,日本人在東北關東州駐軍,隨著軍隊數量越來越多,他們統稱為關東軍。


九一八事變,就是由關東州駐屯軍挑起的。

—End—



文史頻道


最早的南滿鐵路是俄國人修建的,當時叫“中清鐵路”,1904年日本打敗了俄國以後以長春為界,長春到旅順歸日本人經營,長春以北還歸俄羅斯經營,那個時候長春城區鐵路以北是俄羅斯的租界,鐵路以南大約一公里多的地區是日本人的租界,再往南也就是現在的上海路以南才是中國居民的居住區,最早的關東軍就是日本的護路隊。張作霖的東北軍實際是在日本人幫助下建立起來的,1928年之所以要炸死張作霖是他想擺脫日本人的控制,東北正式歸入中華民國的管理是在1929年,那個時候張學良才把國旗換成了青天白日旗,在此之前東北是相對獨立的地區,有自己的旗幟,也可說和日本的附屬國差不多,張作霖被炸死、張學良的“易幟”,日本看要失去對東北的控制權,最後才發動9.18事變重新取得對東北的控制權。東北的抗戰時期也是比較相對獨立的,民國政府不出錢不出兵,共產黨當時的能力很有限,不管是東北義勇軍還是後來的東北抗日聯軍都是孤軍奮戰,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東北被蘇聯和民主聯軍接管,當時東北工業發展的相當好,對國共雙方都是一塊肥肉,國民黨也派部隊前往東北,而且宋美齡親自到東北和蘇軍協商後,共產黨才被迫撤出長春、瀋陽等大城市,蘇聯紅軍也撤離了東北,國民政府控制了松花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1948年11月共產黨又全部佔領了東北。


關東漢子6


張作霖統治東三省時代,東北地區之所以有日本軍隊駐紮,實際上是日俄戰爭的“遺產”,追根溯源起來,則和甲午戰爭還有點關係。

(1905年,日俄兩國進行講和談判會議的情景)

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時,日本憑藉馬關條約強佔了包括旅順、大連灣地區在內的遼東大片區域。對此妒火中燒的俄羅斯乘著當時日本羽翼未豐,聯合德國、法國一起向日本提出“勸告”,迫使日本吐出了已經到嘴的遼東。之後1898年,俄羅斯軟硬兼施,逼迫清政府將旅順、大連灣租借給俄國,成為了俄國殖民地。同時將西伯利亞鐵路修進中國境內,連通至大連,即中東鐵路。據此,當時俄國軍隊可以在旅大地區駐軍,同時以保護中東鐵路未有,可以在沿線駐軍。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以俄國的戰敗結束。1905年日俄《朴茨茅斯條約》規定,俄國將對旅大地區的租借權轉讓給日本,同時將中東鐵路的南滿段(長春至旅順)轉讓給日本,由此日本就具有了在旅大以及南滿鐵路沿線駐軍的特權。


海研會


日本人在日俄戰爭之後就在中國東北駐軍了。這部分軍隊後來逐漸演變為“關東軍”,一支惡貫滿盈的部隊。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對外擴張政策大致為:1,征服琉球;2,征服朝鮮和臺灣;3,征服滿洲(中國東北地區);4,征服中國其他地區;5征服全世界。最後日本帝國滅亡於無限制的惡性擴張。由此可見,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我國東北地區是蓄謀已久的計劃,日本駐軍也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小林品歷史


因為日本那時強大,和現在美國到處有駐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