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為何項羽不殺劉邦?

魚150478261


本來項羽對劉邦率先入關是極為惱怒的,準備集結軍隊直接把劉邦給滅了!鴻門宴是劉邦是通過項伯爭取過來的,劉邦通過鴻門宴給項羽說不是那麼回事,以求得項羽諒解,而范增是想趁機做掉劉邦,這種錯綜複雜的精彩大戲就這麼開始了!



項伯在鴻門宴整個過程中起到關鍵先生的作用!項伯早年犯事,被張良所救,心存感激!兩軍大戰在即,而恩人張良卻在敵營中,這如何是好?項伯悄悄的溜入敵軍大營,約出張良,把一切都袒露給他,讓他趕緊跟自己走!張良說不能這樣一走了之,要給劉邦告別下,項伯只好等在外面他。一會兒功夫,劉邦跑出來了,邀請項伯進入坐坐,項伯那心裡鬱悶啊,埋怨張良怎麼能把機密告訴劉邦呢?這可是兩軍大戰在即,項伯他這種賣主洩密的行為是要砍頭的。待項伯進入大帳,劉邦趕緊熱乎的對項伯說,自己把咸陽城整的好好的,現在已駐軍霸上,絲毫被動任何邪念,就是等著項將軍來接收咸陽。張良也趕緊說劉邦的好,既然是場誤會,希望不要傷了和氣。項伯腦袋一熱就同意,並說會回去給項羽求情下,讓他通融下,讓劉邦第二天親自請罪。劉邦表示很感激,,頓時說項伯兒子多大,自己有小女待字閨中,可結為兒女親家。項伯則大喜!

第二天,劉邦帶領張良、樊噲特意到項羽大營以消除所謂誤會。劉邦一見到項羽,趕緊向項羽表忠心,緊接著對項羽灌了一通迷魂湯,項羽怪不好意思的,頓時臉紅脖子粗,趕緊說是劉邦收下曹無傷告密的,自己還是很信任劉邦的。既然說開了,皆大歡喜!(主要是項羽、項伯真的打心裡高興),大家就一起吃個飯吧!宴席中,范增一而再的向項羽示意動手,項羽猶豫不決,總覺得這樣做不厚道,范增心裡著急啊!悄悄的出來告訴項莊,來舞劍助興,趁機殺掉劉邦,在項莊伺機而動時,項伯出馬了,暗中保護劉邦。張良趕緊出來告訴樊噲形勢危急,樊噲跑到大帳怒目對著項羽,項羽就問是誰,在劉邦介紹後,樊噲大罵項羽聽信小人之言,劉邦怎麼對項羽忠心的話,又是一通迷魂藥,項羽又一次臉紅心跳個不停,讓樊噲就坐吃生肘子,樊噲拔出佩劍一邊撥一邊生吃,項羽都看傻了,趕緊賜酒。隨後,在張良的示意下,劉邦說要小解,趁機在樊噲的護衛下溜回大本營。張良估摸著項羽軍隊已追不上時就去給項羽、范增告別。項羽茫然,范增則大罵個不停!

鴻門宴一環扣一環,不是項羽不想殺劉邦,就是在他猶豫不決之時,劉邦比泥鰍溜的還快,就範增一個明白人,卻掌控不了整個局勢。項伯這個糊塗蛋心裡樂著呢,卻不知劉邦才是最終的大贏家!

我是歷史小玩家,在手機上碼字不容易,如果覺得好就隨手點個贊鼓勵下唄!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侵權速刪。謝謝!


歷史小玩家


“鴻門宴”上項羽沒有對劉邦下手,可不代表他是個心慈手軟的人,他能屠殺攻破城池內的百姓,也能坑殺投降後的二十萬秦軍,還能怒殺楚懷王和宋義,而且項羽有好多次殺劉邦的機會,那他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宿命大敵提前消滅呢?


原因只有一個:至少在廣武對決之前項羽從來沒有把劉邦當作自己的對手,或者說在項羽看來天下沒有能與自己相匹配的對手。項羽確實有自傲的本錢,不論是他個人的武力還是在當時看來擁有的一支能在最短時間內到達預定地點的快速反應騎兵部隊,而且每戰必勝。劉邦一介布衣,項羽從來沒有把他放在眼裡,也從來沒有對他真正動過殺心。包括鴻門宴也只是給劉邦一個下馬威罷了。這些不殺劉邦的原因其根本是項羽的目光短淺和他的自大,入關後的項羽居然放棄了千萬人嚮往的重要戰略要地咸陽,錦衣夜行更是讓後人感到無語,而且他總不聽范增的建議,明知道範增的說法是對的,但他卻慪氣反其道而行;項羽從小接受項梁灌輸的貴族式教育,尤其在對待劉邦的時候總要顯露一下他虛偽的紳士氣度,說過的話就一定會做到,大家回想一下,項羽這種殺伐果斷的性格是不是唯獨在劉邦面前才會出現婦人之仁呢?


鴻門宴中項羽不殺劉邦的原因是劉邦佔了三個優勢,而這三個優勢要是在項羽面前挑明瞭,以項羽高傲的姿態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舉起屠刀的:首先當初雙方在楚懷王面前承諾過先入關中者為王(就算你項羽不封王,也不會再好意思屠殺功臣);其次劉邦入關後,廢除秦律,約法三章,受到人們愛戴,有了這些前提,愛面子的項羽也要考慮一下社會輿論不是;再次劉邦誠心誠意的到鴻門向項羽認錯,再三表明他絕對是擁護項羽的,而這樣的誤會是受到了小人的挑釁才發生的。


因此鴻門之宴劉邦有驚無險的安全度過!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鴻門宴這個詞對我們太熟悉了,我們也經常說到,其意思就是不懷好意的宴會。

鴻門宴這個詞是那也是有來歷的,具體故事的經過咱就不做贅述了,想看經過的可以搜索一下多的是。

-

那麼鴻門宴上為何項羽不殺劉邦呢?

一開始項羽聽了曹無傷說劉邦有稱王的野心,他很生氣想立馬殺死劉邦的,還有吃了他的心,看看咋說的: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當時項羽有四十萬大軍,而劉邦呢只有區區的十萬,自然項羽有這個底氣,說讓士兵們好好吃飯睡一覺,第二天去殺死劉邦。

結果偏偏當天晚上出來了個項伯,項伯為了報答當年張良救命之恩,快馬加鞭把事情告訴了張良,張良是劉邦的人自然把這事情告訴了劉邦,劉邦當時很害怕的。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

張良引進項伯來見劉邦,劉邦是個回來事之人,馬上以禮相待,盡說些好話。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劉邦是個見機行事的人,直接跟項伯做親家,你看親家有事,你項伯這忙幫還是不幫。項伯也是個大實在人,兩軍大戰來臨還噶戶什麼親家啊,哎。。。。。。

親家這忙得幫啊,於是乎項伯回到營帳對項羽說:

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這項羽本來就是個軟耳朵經過項伯這麼一說,氣就消了一大半。

第二天劉邦親自帶了些許禮物來主動謝罪,也給項羽擺事實講道理:

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項羽也是個耿直BOY直接把曹無傷給供出來了,哎,只能說曹無傷該當命薄,死期已到。

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這個時候項羽已經沒有殺劉備的心了。

那就一起喝酒吧,來了都來了,兄弟們在一起都是幹事業的人一起豪飲吧,劉備哪裡有這個心啊。

范增一看這個項羽不想殺劉備了,於是找來項莊耍個劍吧,助助興,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哪裡是舞劍分明是想要劉邦的小命。

張良找來樊噲鎮鎮場子,關鍵時候粗人發揮了作用,句句在理說得項羽無言以對。

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

樊噲一頓神說把項羽幹沉默了,這個時候劉邦趁這點時間以肚子痛上冊說為理由溜走了。

從此項羽和劉備開始了楚漢之爭。

不難看出成就一番事業性格很重要,項羽有點拖泥帶水,猶猶豫豫,該下狠手的時候不下,不聽范增的話。

劉邦呢大計+小計,各種方式方法都用上,只要能保住性命就可以,能很好的聽從手下的建議。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在項羽和劉備的身上一點都不為過。


阿金大哥,一個愛好文史的顏值大叔。


阿金大哥


一場鴻門宴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這場大戲可以說完美展示出了古代謀士之爭,政治軍事之爭,主角的鬥智鬥勇,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有這幾位事件的主角人物出場決定了劉邦當時是生或是死,是放或是殺。

首先我們看鴻門宴第一位主角劉邦,劉季是何許人也?沛縣一亭之長,打小與市井無賴一起摸爬滾打,練就一身識人辨認用人的本領,貪財好色雖是他的缺點,但是重情義會用人善偽裝是他成功的關鍵。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義軍攻入函谷關,進入關中地區,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劉邦入關後與秦民約法三章,並派人駐守函谷關,以防項羽進關。試問過慣了窮日子誰不想過富有的日子,誰不想入主關中稱王一統天下。這裡我們可以瞭解到劉邦的野心與貪婪,以及收買民心的手段。也正是他的這份想爭天下的野心,為自己醞釀了一場生死大戲——鴻門宴!

再看第二位主角項羽,項羽是楚國名項燕的孫子,在軍事上有勇有謀,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他最經典戰役破釜沉舟,鉅鹿之戰了吧。古人對他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這個評價足以證明項羽的軍事能力是相當的強悍。公元前209年項羽斬殷通隨項梁反秦,經過幾年鬥爭大戰,項家集團實力大增,項羽的名聲更是響徹中原。少年成名,造就了他的勇,霸,傲,自負的性格不把天下人當看在眼裡,如果他能及早看清自己的性格,那麼鴻門宴上就不會失去除掉劉邦的機會。這一點在幾百年後的關羽關二爺身上也發生了遺憾,不然怎麼大意失荊州呢。

第三位主角張良,古代謀士當中,張良是我最喜歡的一位謀士大家,是漢初三傑之一,他祖先五代為韓國丞相,可以說是名門大家之後,師承黃石公習得《太公兵法》出謀化策幫助劉邦打下漢王朝的江山,使大漢王朝得已存在四百多年之久。當然,在鴻門宴上更是發揮出了他過人的膽略及謀略。

第四位主角項伯,他是項羽的叔叔,項梁的弟弟,為楚軍左尹。早年因為犯下殺人罪,被張良所救,所以張良對他有恩,私交甚好。鴻門宴前夕,項伯知道張良此時也在劉邦軍中,故半夜來到漢營,告知張良,項羽準備在鴻門宴請劉邦藉機除掉,讓張良早早離去以免禍及魚池。張良是何等的重情義,怎肯眼看劉邦送死有不幫之理,於是立馬在引薦給劉邦,在中間牽線搭橋尋求解救之法。劉邦聽從張良建議,在與項伯面前偽裝自己攻入咸陽完全是受小人勸說,自己本意是想等項王一起入關的,各種委屈誤會說與項伯聽,並且還與他結個兒女親家拉拉關係。正是這些舉動打動了項伯在鴻門宴上幫劉邦解圍,讓他有機會逃脫。

自古都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都是勝利者的一方來書寫的,鴻門宴這場大戲上,到底是不是如歷史上所寫或者還有我們未得知的驚險,已無法考證,但有一點項羽並非是不想除掉劉邦,只是他傲啊,覺得天下人在他眼裡不過螻蟻,劉邦這貪生怕死,喜財好色之輩,比將比兵沒他多,比財力也沒他多,他能拿什麼跟我爭天下,所以沒必要現在殺他。


戱子畵秋


項羽鴻門宴真正沒有殺了劉邦,我認為第一:劉邦太會偽裝自己,他在項羽跟前裝出軟弱乞求的樣子,百般地討好項羽。第二:項羽做位一個武將有剛強的性格,剛強的人吃軟不吃硬,如果你要順著他,他可以命都給你,劉邦就是摸準了項羽的性格了。第三:項羽太要面子,認為什麼事情都擺在桌面解決,而不是在背後使用陰謀解決問題,他認為劉邦既然躬手向他曲服,再殺了他讓天下英雄恥笑,他要證明給天下諸侯們看,他是真正的漢子,而不是搞陰謀的小人,讓天下人賓服他。


所以范增多次暗示項羽,項羽一直狠不下心來。從這裡看出項羽是位重情重義之人,這也是他的軟肋,才讓劉邦和手下謀臣用計謀打敗他。


七星印月



賽麥大弘


個人觀點是:

當時的楚漢相爭,雖然項羽在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如果殺掉劉邦勢必會遭到劉邦軍隊的報復,同是還會讓全天下共討之伐之。

因為項羽的鉅鹿之戰和劉邦的咸陽之戰雙方都打的疲憊不堪了,沒有精力在組織大的戰役了。在項羽看來劉邦的兵力不會對他構成什麼威脅了,只是想待休整一下再滅掉劉邦的軍隊是遲早的事情。

鴻門宴也是在有意識的炫耀自己的實力是絕對可以輕易的滅掉劉邦的軍隊,同時也是在向劉邦展示自己的霸氣王者榮耀。

如果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很簡單),項羽不想讓外人看到自己心胸狹窄以大欺小。另外在當時的秦國滅掉六國後,其後裔族群也在暗中培養實力,摩拳擦掌等待時機東山再起,還有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的殘餘勢力等等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

如果我們單單看鴻門宴不殺劉邦是項羽的敗筆,使而造就後來漢朝的開國帝劉邦的話,就沒有這些讓後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了。

反觀說:鴻門宴因而造就了項羽“力拔天兮氣蓋世”了。

不能說項羽有勇無謀,和劉邦相對比較起來,項羽後來之所以烏江自刎只能說他不甘不願而已。

劉邦固然是最後贏家,開創漢朝幾百年的歷史,但後人也為項羽的所謂剛愎自用的結局感到的不是惋惜而是驕傲。(以後的朝代及民間也很推薦項羽,比如:史記中間接的用霸王別姬蕩氣迴腸來頌揚項羽,足見項羽的形象了,因為在當朝評論贊揚前朝的人是絕對不可能的)。

最後以個人觀點評論:項羽不是不殺劉邦,或許項羽想用自己的實力與氣勢,迫使劉邦知難而退乖乖就範俯首稱臣。只是劉邦最後忍辱負重成了贏家。


易美吳毅


設計圈套去殺別人的事情正人君子幹不出來。

殺結拜大哥的事情正人君子幹不出來。

這是項羽自身的問題,自大,自滿,婦人之仁,他不認為劉邦會與他為敵,他自己沒有下定決心殺劉邦這是主要原因。

還有次要原因,就是項梁這個豬隊友,不知道是不是遺傳,夠義氣夠朋友,婦人之仁。一來,為了救恩人張良提前去通風報信,讓劉邦有所準備。二來,鴻門宴上項羽猶豫,在范增打算借項莊舞劍殺劉邦的時候,項梁這個豬隊友又出來擋劍。

反之劉邦這人,為了成功什麼事都幹得出來,臉可以不要,兒子可以不要,成大事者不在乎那些細節。


做自己的粉絲


課本上的鴻門宴是司馬遷後來寫的,我認為裡面的細節上做了很多藝術加工,尤其是開頭說,劉邦有天子氣,結尾,范增斷言滅項羽必劉邦,純屬藝術加工,吹捧劉邦,司馬遷寫史記還是希望能流傳下來,寫的太過,惹怒漢武帝,一把火燒了就白費了。最後武帝看過,還是覺得對高祖頗有微詞,此乃後話。

項羽為何不殺劉邦,那是根本就看不起,項羽何許人,楚國貴族,楚國覆滅前,四大家族之首,滅秦後,殺了降王子嬰,搜刮了咸陽的財富,一把火燒了咸陽城,導致秦國蒐集的列國文史典籍付諸一炬,焚書的真正罪魁禍首,棄戰略要地不顧,只談衣錦還鄉,用後世的普遍評價,目光短淺,毫無政治經驗。

秦滅後項羽分封諸王,自封西楚霸王,項家本楚國貴族,項羽也只考慮到封王而不是稱帝,由此可見,他很看重自己的貴族身份,眼界也受自己出身的侷限。

劉邦號稱地痞無賴出身,和項羽這樣的貴族比,項羽應該壓根就看不起他,你給說他將來能打敗我,出身沒我好,實力沒我強,威望沒我高,打敗我?誰信啊,項羽應該骨子裡就看不起劉邦。

而且劉邦當時表現很聽話,直接把關中獻給了項羽,項羽更沒必要殺他。


1759682


鴻門宴上項羽饒了劉邦一條小命導致江山易手,後世讀史者無不扼腕嘆息,如果當時把劉邦宰了哪有後來那麼多事,落得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的悲慘下場,真是何其愚也。其實歷史不能想當然,不能事後諸葛亮,得從當時實際情況設身處地考慮問題。項羽為啥不殺劉邦?三條。

第一,項羽沒有認識到劉邦的危險性。項羽雖然和劉邦一起打天下,但是劉邦打的勝仗相當少,項羽對劉邦的軍事能力知根知底,菜鳥一個。劉邦之所以能和他平起平坐,只是楚懷王為了平衡楚國內部力量搞的政治平衡,並非劉邦有和項羽拼一下的實力,劉邦當時連雍齒都打不過。劉邦能進咸陽,是因為項羽把秦國幾乎所有的軍事力量都吸引了,他是靠買通秦國守將入的關,不是靠打。所以項羽一直看不起劉邦,劉邦也沒有讓項羽看起來的能力。鴻門宴看上去危險,其實有驚無險。項羽出了名的殺人不眨眼,剛起家為了奪權一個人殺了會稽太守上百人,攻城必屠城,怎麼會在意區區一個劉邦。如果他認識到劉邦有危險,早殺了,還用范增叨逼叨。劉邦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為韓信投靠了他。沒有韓信,他一輩子就是個漢王,老死從漢中出不來,跟後世的諸葛亮一樣。所以就劉邦那副熊樣,根本不配項羽來殺。

第二,為了西楚霸業的統戰大局。項羽的設想是建立霸業,而不是王業和帝業。霸業就是諸侯聯邦性質,各諸侯國各自為政,但是承認項羽的老大地位,如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王爺就是楚國位在各諸侯國之上,各諸侯國對楚王俯首稱臣,如西周周王。諸侯王每年上貢,彙報工作,但是各自為政。帝業就是皇帝為全國至高無上的主宰,各地沒有諸侯國,全是郡縣,帝國中央政府派遣官吏統治各地,各地官吏對皇帝絕對服從。基於這個戰略規劃,項羽對其他諸侯國都是相對寬容的。只要你承認我的老大地位,我就不打你。劉邦承認了,叫項羽大哥,給項羽做低伏小,項羽很高興,就放了劉邦一馬。後來項羽所攻擊的諸侯國都是不服項羽霸王地位,挑戰他霸王權威的國家。那些聽話的諸侯國都沒事。不像劉邦是要建立帝國,逮誰滅誰。

第三,項羽集團內部項氏家族和范增是有矛盾的。項羽靠項氏家族起家,他只是家族代言人而不是決裁者。韓信說他就任用項氏親屬不任用外人,其實項羽也是沒辦法,不是不想用外人,而是形勢比人強。項氏家族的溫和派項伯反對項羽殺劉邦,半夜跑去劉邦陣營通風報信,還跟劉邦結為兒女親家。項伯和劉邦一起在項梁手下工作時處的比較好。史書說項伯不認識劉邦只認識張良,不大可能。所以項莊舞劍,項伯起身遮蔽,項羽一看項伯態度明確的反對殺劉邦,所以權衡利弊,放棄了殺劉邦的想法。范增說豎子不足為謀,其實是罵項伯。後來范增不被項羽信任,其實是他跟項伯的鬥爭中失敗了,項羽為了大局只好把他放棄。殺劉邦是范增的意思,項伯偏不讓他得逞。

因此鴻門宴劉邦能活下來並非項羽動了一念之仁,除非項羽瘋了,否則他是不會殺劉邦的。

參考書目:《史記》《楚亡》《秦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