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希特勒能否攻占英国

法国战役之后,如果希特勒真正要执行”海狮”计划,在东至加莱、多佛尔一线,西至勒阿弗尔、朴茨茅斯一线狭窄范围内实施预定登陆的话,我们可以来看看是否有可能成功:

1、空军

实施登陆的前提是掌握制空权,当时英国皇家空军分为四个航空队,54个中队近700架”飓风”与”喷火”战斗机,其中布兰德少将的第10航空队防守英国西南地区,有4个中队计48架战斗机;帕克少将的第11航空队防守英国东南地区,有22个中队计228架战斗机;马洛里少将的第12航空队防守英国中部地区,有14个中队计168架战斗机;索尔少将的第13航空队防守其余地区,有14个中队计168架战斗机,实行分片包干,其中以第11航空队实力最为雄厚。

德国空军进攻兵力有凯塞林元帅的第2航空队和施佩尔勒元帅的第3航空队组成,共有14个轰炸机大队、11个战斗机大队,大约拥有1200架轰炸机、900架单引擎战斗机及100多架双引擎战斗机,德军飞行员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双方的飞机性能各具优势,不相上下。

二战:希特勒能否攻占英国

德国没有实施登陆,但可以发生的不列颠空战来推断:

A、英国在拥有雷达预先知道敌人动向优势、被击落人员因在国土可重新投入战斗、机器和人员可以最佳时间和角度进行起飞迎战、能在空中战斗中进行停留时间最久、能够及时掌握敌人来犯方向和数量诸方面优势因素的前提下,损失高于德国战斗机,英国虽然在不列颠空战中取得了接近1:2的战损比优势(德军损失1733架、英军损失915架),但是击落的大多是德国几乎无力抵抗的轰炸机。

B、德国在出动情况完全被英军雷达掌握、飞行员被击落后无法返回、飞机因往返英吉利海峡消耗燃料过多而无法在空中停留过多、战斗机在空中战斗停留时间只有10至20分钟且还要保护轰炸机诸方面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仍然给予英国空军沉重的打击,如果不是因意外事件转向轰炸伦敦,实际上就取得了英国的制空权。

如果德国实施登陆,双方在英吉利海峡上方进行空战的话,英国的雷达优势不再具有任何作用,双方被击落人员都无法得到及时施救,双方在空中的战斗停留时间相等,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国所拥有的几个优势荡然无存,德国战斗机无论是编队战术还是人员经验都高出英国皇家空军,而且在没有护航任务牵绊的情况下,即使与英国空军打成1:1的战损比,德国空军也势必会取得英国的制空权,而取得了制空权的德国能否登陆英伦三岛则已毫无疑问。

二战:希特勒能否攻占英国

2、海军

英国皇家海军当时总吨位为130万吨,共有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64艘、驱逐舰119艘、扫雷舰42艘、潜艇58艘,分为三个战斗等级舰队:第一等部队为本土舰队,以斯卡帕湾为基地,负责保卫本土及北大西洋航线,实力最为强大;第二等部队为地中海舰队,以埃及亚历山大港为基地,负责保护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航线;第三等部队为远东舰队,驻扎在新加坡,负责保卫东南亚海域;另有海军预备舰队同属第三等部队,作临时机动之用。

德国海军拥有战列舰5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22艘、扫雷舰32艘、潜艇57艘、鱼雷艇17艘以及其他小型舰只,实力远远弱于英国皇家海军。

但是自开战之后,只要是在德国岸基航空兵作战半径范围内,英国皇家海军就远远避开,尤其是大型舰队从来不会到达德国空军轰炸的范围内,这说明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充分认识到空中打击对海面舰只的制约。

如果德国在狭窄的英吉利海峡实施登陆,面对只有几十英里宽的狭窄海面,英国庞大的舰队如果对运输登陆部队的舰船进行袭击的话,势必遭受上千架德国轰炸机的攻击,没有广阔的海洋作为掩护的大型水面舰艇只能成为德国空军攻击的活靶子而损失殆尽;这对以海军立国的英国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即使德国登陆英伦三岛,只要英国皇家海军还在,英国仍然可以在海外基地进行对德武装斗争,但是一旦英国皇家海军被消灭,英国不但会丧失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英国继续进行对德战争同样也毫无意义,除了增加不必要的伤亡,再无别的价值。

所以德国真正地实施登陆并在运输船只的两侧由德国海军提供掩护,英国也不可能采取让本土舰队自杀的策略进行攻击,更现实的策略是采取潜艇和小型舰只进行袭扰活动。

很多人认为英国海军对德国实施登陆威胁极大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在无法回旋的狭窄的英吉利海峡,面对拥有强大力量的德国空军,英国皇家海军的攻击行动只会导致自己的灭亡,只有在广阔无边的大洋上,英国海军的制海权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价值。

二战:希特勒能否攻占英国

3、陆军

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森损失了约2500门火炮、1.1万挺机枪、7.5万余辆汽车、7.5万吨弹药、16万吨汽油、41.6万吨的储备物资,回到国内的英军丧失了全部重型装备,英国国内只剩下500门火炮和200辆坦克,连10个步兵师都武装不起来,武器十分匮乏,普通士兵只有轻武器、民兵多半只有猎杀工具与登陆德军对抗,根本无力阻挡机械化德军的进攻,孤立无援、元气大伤的英国之孱弱,以下两个事例可见一斑:

二战:希特勒能否攻占英国

A、6月的一天,英国陆军大臣艾登与帝国总参谋长迪尔爵士在约克市的一家酒店召开一次秘密会议,讨论英国陆军能否抵抗登陆的问题,与会成员一致认为,当前局势希望渺茫,陆军很难阻拦德国的登陆,更无法在陆上抵挡德军的进攻,英伦三岛的沦陷是迟早的事,而对丘吉尔号召在海外继续作战的政策,英国陆军上层的观点认为大多数部队不愿去到加拿大继续作战。

B、法国战败之后,任何一艘德军舰艇向英吉利海峡的调动都让丘吉尔胆战心惊,用他对布鲁克的话说:”入侵的军队只要有15万精兵,就能使我们生灵涂炭,十室九空。”在巡视多佛港附近海滩时,丘吉尔碰上守卫此地的一位旅长诘难:”我的旅守卫着三公里长的海岸线,但我只有3门反坦克炮,每门炮有6发炮弹。”同时又调侃丘吉尔:”是否可以让手下的士兵射击一发炮弹,以此练习,至少让士兵们瞧瞧这种坦克炮的威力如何。”丘吉尔冷冷地答道:”不行,我供不起演习的炮弹。”

德国陆军此时拥有100多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师,”海狮”计划规定由龙德施泰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所属两个集团军实施登陆计划,第一梯队由13个师率先进行抢滩登陆,之后还有12个师跟进,这些担任进攻的部队在海军调集的总排水量为70万吨的运输船只上进行了认真的专门训练。

4、预估。从以上对陆海空三军进行的分析当中,如果希特勒在法国战后将注意力转向英国,督促国防军三军全力以赴的话,德军登陆英伦三岛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而英国的沦陷也无法避免。 丘吉尔虽然一方面号召英国人民坚持战斗,在精神上鼓舞民众,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战略家,对于现实的严峻局面,他却不得不做出一旦英国沦陷、继续在海外进行战斗的预防之举:一是把英国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通过海运送到了加拿大,即使本土被占,仍可用此资金继续对德武装斗争;二是为英国皇室成员制订了一旦德军登陆,马上通过海运撤退到加拿大的计划;三是英国政府已启动了在加拿大渥太华转移政府机构的筹备工作,以便在海外继续领导自治领和海军舰队的武装斗争;四是开始准备一旦英伦三岛被占,将本土舰队和预备舰队撤离在海外的安全基地的工作,只要英国皇家海军还在,英国与德国的战争就不会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