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因為那波轟轟烈烈的“跨年營銷”,《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部文藝片可以說掙得盆滿缽滿,僅首日票房就過了2.6億。

然而因為內容枯澀難懂,被營銷“騙”進影院的影迷們大失所望大,次日票房便超大幅度脫水,貓眼、淘票一邊倒的差評,甚至連3分都沒上。

詳情戳:這部人人喊打的國產片其實並不差,就是太裝了

豆瓣評分強一點,但也只是剛剛及格,現在停留在6.9分。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不僅評分口碑爛大街,還被圈內人實名舉報刷票房——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禍不單行,這還沒結束,最近這部文藝片又被網友扒出大量抄襲

emmmm,又是抄襲?中國電影就不能多點原創嗎???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首先被扒出抄襲的,是電影海報。中國大陸正式海報,原圖來自於《枕女優》的封面。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而法國預告海報,原圖則來自於

夏加爾的《散步》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海報抄完了,就連片名也是抄的。中文片名“地球最後的夜晚”,來自智利小說家博拉尼奧的同名短篇小說集。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而英文片名“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來自美國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同名自傳劇作,中文名為《長夜漫漫路迢迢》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英文片名之二“Roadside Picnic”,是畢贛第一部電影的中文名,來自於塔可夫斯基《潛行者》的改編原著,作者是斯特魯伽茨基兄弟。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偶爾同名,甚至海報創意撞車,都能理解。

但中外片名,中外海報全部能找出原型,就有點解釋不通了吧?

片名海報這種外在的抄完,內容分鏡當然也不會放過。網友扒出,分鏡完全抄襲法國話劇《 Scènes De La Vie Conjugale》《婚姻生活》,電影簡直就是原版話劇的分鏡稿照拍的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電影中多次出現的水草鏡頭、軌道車、多處廢墟場景,來自於塔可夫斯基的《潛行者》。比如這個火車桌子上,水杯被火車震落的鏡頭。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羅紘武和萬綺雯上天落地後,出現一匹拉蘋果的馬,蘋果散落一地,出自於塔可夫斯基的《伊萬的童年》。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羅紘武說要“飛向太空”,來自於塔可夫斯基的同名電影《飛向太空》。

兩人的人體飛昇、旋轉,燃燒的房子等,來自於塔可夫斯基的《鏡子》。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電影裡的廢墟場景、拿火把的鏡頭,來自於塔可夫斯基的《鄉愁》。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塔可夫斯基:你特喵的還有完沒完?


當然,抄也不能只盯著一個人抄,多抄幾個還是要的 ——

白貓對著鏡頭吃完整個蘋果、女人趴在他身上,來自於蔡明亮的《郊遊》。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羅紘武和萬綺雯上下親吻的鏡頭,來自於王家衛的《藍莓之夜》。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反派陳永忠唱歌,來自於大衛林奇的《藍絲絨》。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除此之外,“抄襲”的東西還有更多:莫迪亞諾的小說(關於“記憶”)、胡安·魯爾福 的《佩德羅·巴拉莫》(關於“時間”)……

就連女主的名字“萬綺雯”,也是著名港星的名字。更不要說那一個小時的長鏡頭和深邃的既視感完全是塔可夫斯基遺留的。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有人說《地球最後的夜晚》是“2018年最後一場騙局”:

電影上映前,官方發佈的海報、預告片、短視頻,宣傳這部電影是愛情片、末日題材,最終看到的卻是一部不知所云的文藝片。


這個說法倒是讓票叔想起來《愛情公寓》電影,前期誤導劇情進行營銷的套路簡直一模一樣。細一想,哎?這倆電影抄襲,不,借鑑的本領也如出一轍啊。可若說是“借鑑”“致敬”,照搬如此多鏡頭和創意未免有點過分了吧。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在電影裡一味地搞致敬,但都是簡單的模仿或者胡亂堆砌;在一部電影裡能看到多位大師的手法,但是這些手法都沒有能力去做更好的處理。這樣的作品,最終必然會亂成一團。

有網友說,這部《地球最後的夜晚》,幾乎抄了整整300多部小眾電影。這部片簡直就是訊雷b t下一堆小眾片剪剪抄抄拼湊,再配上畢言贛語,一部《地球最後的夜晚》就拼成了。

當然,畢贛導演也是有厲害之處的——抄了那麼多作品,我居然只認識一個王家衛....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地球最後的夜晚 》竟然全是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