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絕不等於自殺》 2月24日85歲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的家人公開了他服藥安樂死的最後畫面,因為他長期遭受胰腺癌的病痛折磨,並耗費鉅額醫療費,但仍無回天之力,最終選擇去瑞士執行安樂死。這段令人心碎的視頻和新聞引起熱議,大家紛紛佩服這位老人的勇氣,認為他敢於直面生死,令人敬佩。

《安樂死絕不等於自殺》 2月24日85歲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的家人公開了他服藥安樂死的最後畫面,因為他長期遭受胰腺癌的病痛折磨,並耗費鉅額醫療費,但仍無回天之力,最終選擇去瑞士執行安樂死。這段令人心碎的視頻和新聞引起熱議,大家紛紛佩服這位老人的勇氣,認為他敢於直面生死,令人敬佩。 從專業上講,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通常認為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狀態下,由於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和其親友的要求下,經醫生認可,用人道主義的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結束生命過程才稱為安樂死。 安樂死絕不等於自殺。自殺是個體在複雜心理活動作用下,蓄意或自願採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性命的危險行為,應該進行必要的預防和干預。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只有個別國家將安樂死合法化,少數國家有嚴格限制的安樂死條例,因為至今安樂死仍然存在道德、倫理、醫學、法律等方面的爭議。對於任何年齡的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疾病患者,如果要實施安樂死,都是要在社會規範下選擇結束生命。儘管醫學不是萬能,但是人文關懷和科學救治,依然是醫護人員的天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