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才女不願受辱投河後,人們在她裙帶裡發現首詩,令人肅然起敬

靖康二年,金兵入了中原,趙宋王朝南逃,南宋失了半壁江山。提起這段往事,總讓人想起千古才女李清照寫的這樣一首詩: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8歲才女不願受辱投河後,人們在她裙帶裡發現首詩,令人肅然起敬

此詩名叫《夏日絕句》,是李清照當年寫來諷刺丈夫趙明誠的。以李清照在當時的名氣,這詩的傳唱度肯定是不低的,不知道居於江南的皇帝讀到這首詩怎麼想。但大家不要以為,宋人真的個個都是軟骨頭,民間的不少才女正是李清照筆下的人傑。

公元1259年,岳陽城破,滿城大亂中人們或許不會注意到一位18歲的女子。此女名叫韓希孟,她是襄陽城內有名的才女,出身名門,是魏公的五世孫女。嫁於賈尚書子賈瓊之後,本過著平靜的生活。岳陽城破後,她與不少女子一樣被擄,蠻軍打算將她獻給主司。

18歲才女不願受辱投河後,人們在她裙帶裡發現首詩,令人肅然起敬

韓希孟是個烈女,在押解途中她投河而亡。宋王自己都逃了,誰能想到一介女流竟如此剛烈。三天後,屍身浮出水面,人們在她的裙帶裡發現了一首詩。詩沒有名字,後世給它命名《練裙帶詩》。這首詩短短几句,卻令人肅然起敬,令不少士大夫汗顏。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練裙帶詩》

南宋.韓希孟

我質本瑚璉,宗廟供蘋蘩。

一朝嬰禍難,失身戎馬間。

寧當血刃死,不做袵席完。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長號赴洪流,激烈摧心肝。

18歲才女不願受辱投河後,人們在她裙帶裡發現首詩,令人肅然起敬

這是韓希孟的絕筆詩,詩的前兩句,一開篇就令人佩服。才女一身傲骨,她認為自己瑚璉之才。“瑚璉”二字出自《論語》,這麼生僻的字都用上了,可見18歲的韓希孟是熟讀了經史典籍的。“宗廟供蘋蘩”中的“蘋蘩”指的是祭品,這是指自己出身名門。雖然被擄,但韓希孟知道自己身上揹負著家族之名,她不願活著受辱.

18歲才女不願受辱投河後,人們在她裙帶裡發現首詩,令人肅然起敬

接下來的4句,寫的是自己一朝被擄的事實,以及內心果絕。一朝臨禍事,寧可成刀下鬼,也不苟活,這是她的決心。筆者認為最妙的是“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兩句,這兩句共用了兩個典故。王猛是東晉時的大將,他曾輔佐苻堅掃平群雄;謝安指的是東晉名士,其人有宰相之風。 寫這兩句詩,才女心中是悲憤的,宋朝的失利讓她一介女流難逃如此命運,怎能不令人痛心?

最後10個字,更是令人心疼。她站在河邊,看著滾滾洪流,家在何方,丈夫親人又在何處?孤苦無依的她,只能長號痛哭。“激烈摧心肝”這是她最真實的情感。

18歲才女不願受辱投河後,人們在她裙帶裡發現首詩,令人肅然起敬

如今讀著這首詩,筆者心中仍久久難以平靜。當年李清照雖然寫了《夏日絕句》,最後還是跟著趙明誠一起南逃了,而韓希孟卻真正的做到了“死亦為鬼雄”,這令當時多少士大夫汗顏。

事實上,在南宋靖康時期,剛烈的才女並非韓希孟一人。恭帝年間,還有一位被後世稱為徐君寶妻的才女,也做出了和韓希孟一樣的選擇,臨死前她在牆上留下了一首《滿庭芳》。除此之外,還有被稱為蔣興祖女的15才女,她也在驛館牆壁上留下了一首《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這些詩詞作品,每一首都從民間普通人的角度,以女性的清秀之筆,寫出了她們心中的愛與恨。這樣的作品,怎能不令人動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