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並非荒誕不經,很可能是古中國人“環遊世界”的遊記!

《山海經》這部書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人眼中,它就是中國古代的“第一奇書”。人們談到它時,常用的一個詞就是“荒誕不經”。一直以來,人們都把它當《西遊記》一樣的神話故事看待,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山海經》憑空臆造的可能性不大,它很可能記載的是一段古代中國人並不熟悉的歷史。

《山海經》並非荒誕不經,很可能是古中國人“環遊世界”的遊記!

《山海經》的成書年代約在戰國中後期至漢代中期,作者並非一人,而是長期集體創作而成。原書共22篇,現存18篇,包括《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約三萬字,內容包含古代地理、民族、物產、生物、巫醫等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遠古神話都典出於此,另外書中提到了眾多的奇珍異獸以及奇怪國家,光怪陸離,確實讓人“腦洞大開”!

《山海經》並非荒誕不經,很可能是古中國人“環遊世界”的遊記!

幾千年來,關於《山海經》的爭論從未止息。司馬遷著《史記》時就說,這部書的內容過於離奇,不敢參考。清朝紀曉嵐編撰《四庫全書》,認為《山海經》“侈談神怪 ,百無一真”,所以清廷將其列為禁書。魯迅先生也認為,《山海經》是“巫覡、方士之書”。

但是很難解釋的是,書中提到的五百多座山巒、三百多條水道,據考證很多都是真實存在的。甚至一些奇國、異獸的記載,也有相當一部分被證明是真實的。

問題是:這些記載中涉及的山川、國度,並不都在古中國境內。

《山海經》並非荒誕不經,很可能是古中國人“環遊世界”的遊記!

如《山海經》記載,有一個方圓六七千裡的地方,那裡的山形都是“方其下而銳其上,而中穿之加金”,說的不就是古埃及金字塔嗎?

另外,還說在西南方很遠的一些國家,人們長得像碳一樣黑,而且有些人極其矮小,身高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如果按照已知的中國古人的世界觀,西南方也就是今天的雲貴川藏等地區,這些地區的人都是黃種人,身高也正常。但如果放眼全世界,那不就很明白了嗎?《山海經》說的分明是非洲人。而且,非洲俾格米人的身高也較符合書中的描述。

《山海經》並非荒誕不經,很可能是古中國人“環遊世界”的遊記!

所以,隨著對《山海經》研究的深入,以及世界各國間交流增加,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懷疑:《山海經》很可能是中國古人環遊世界的“遊記”。但是在遙遠的古代,這可能嗎?如果有更多的證據出現,證明這種假設是合理的,那麼中國乃至全人類的歷史恐怕真的要重寫了!

對於《山海經》這部書,您是怎麼看的呢?歡迎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交流!更多精彩國學內容,歡迎關注“一起讀國學”!

往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